辽宁省辽阳市灯塔西大窑镇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1049261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阳市灯塔西大窑镇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阳市灯塔西大窑镇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阳市灯塔西大窑镇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阳市灯塔西大窑镇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辽阳市灯塔西大窑镇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对香港租借的时间到期B.“一国两制”政策的灵活性C.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D正确;ABC是香港回归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2. 右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样。图样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B、 C、 D、参考答案:A3. 西汉武帝元封年间全国有一百零八个郡国一级政区,这些政区由中央直接管理

2、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为了加强中央对这些政区的管理,汉武帝创建了A.中朝制度B.刺史制度C.三省六部制D.三司制度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郡国的管理创建了刺史制度,故B项正确;中朝制度是为了削弱三公九卿的权力,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三司制度有两种,一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的财政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二是明代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故D项错误。【点睛】由时间排除CD,由“全国有一百零八个郡国一级政区”排除A项4. 列强在19世纪上半期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列强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B.西方资本主义迅

3、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C.当时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D.中国是当时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参考答案: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列强之所以发动侵华战争,其根本目的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后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故B项正确;A是主要原因;CD是客观原因。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判定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造成结果的最本质的原因主要原因,由此判定答案。5. 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4、”。这表明中国A.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对外成就,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表述中国在新时期致力于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这主要是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中美建设性战略关系不是地区性国际组织,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联合国的行为要求,排除C项;D项中的“周边国家”表述错误。6. 下图是1913年章太炎在报纸上刊登的征婚广告,该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

5、西方的新式婚礼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C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参考答案:C略7.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参考答案:C8.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B全体男性皆为

6、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参考答案:D9. 1990年,我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作为开放龙头的是A.上海浦东B.广东珠海C.湖北武汉D.福建厦门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对外开放。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目的是要由它来带动整个长江沿岸城市的发展。A项正确。珠海和厦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设立的经济特区,故不选B、D两项;武汉是1992年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故不选C项。本题选A项。10. 英国艺术家威廉希斯常以漫画表达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下图怪物汤描绘了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

7、后的惊恐。这幅漫画反映了A.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B.技术革新带来社会问题C.工业革命造成大众恐慌D.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参考答案:B【详解】“机器进入人们生活”“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正确;材料只是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并没有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环境导致民众恐慌,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贫富分化的信息,错误。11.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参考答案:A12. 下幅图片数据表明,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A.农业在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一半

8、以上B.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继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得到大力促进C.产业结构基本实现由工业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D.随着“重点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农业所占比例迅速提高参考答案:B由表中数据可知,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A说法不正确;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上升趋势,B符合题意;第一产业农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说法不正确,C不正确;D与表中数据不符。点睛: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表中数据的分析,本题相对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和表中数据的变化,用排除法加以作答即可。13.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某班同学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9、总结了四句话,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倒了,清朝完了B.民权有了,国家强了C.国号变了,时代换了D.习惯改了,风俗新了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辛亥革命后,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革命胜利果实不久就被袁世凯窃取,人民没有享有真正民权,国家没有强大,故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B。辛亥革命推翻了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辛亥革命建立新政府,国号改成中华民国,历史进入新的时代,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改变,例如断发易服,改称呼等等。故A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14.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

10、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A反对泛滥的直接民主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C赞扬专制制度D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治国应该由专业政治家进行管理,如果采用直接民主政治就犹若雇佣一位蹩脚的舵手和建筑师,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答案选A,BC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考点:古代世界史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15.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

11、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长江C.挺进大西南D.战略大决战参考答案:A材料中“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是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行动攻占了国统区的腹地中心,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故A项正确;BCD项的军事行动与材料无关。点睛:材料“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是指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从而得出正确答案。16.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参考答案:A

12、试题分析:紧密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考点: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生产)17. 被称为“欧洲之父”的是( )A、让?莫内 B、舒曼 C、蒙代尔 D、尼尔?巴雷

13、特参考答案:A18. 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对小农经济的理解。A项强调的是施肥,农作技术的提高;C项描绘的是农作物生长状况;D项强调的是农业生产要应时制宜;均不符合题意。“各顾各”强调的是相对封闭性,符合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B。19. 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

14、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参考答案:考点:67: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分析:本题考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是19 世纪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它是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行的争取同土地贵族重新分配政治统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改良运动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0. 经济学家顾准认为新中国在某次大饥荒之后,由于“贯彻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1963年各地蔬菜供应大增,1964年肉蛋鱼供应大增,油菜籽和蔗糖成倍增产。”这里“正确的政策措施”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B.“农业合作化”的政策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参考答案:C材料中某次饥荒是1959-10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61年底,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出现好转,材料中现象正是这一政策结果,故C正确;是建国初期一五计划;属于建国初期农村生产关系改革;是年以后农村实行。21.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发展社会生产力B.缓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