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盼盼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1047615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营口市盼盼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营口市盼盼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营口市盼盼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营口市盼盼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营口市盼盼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鸦片战争后,服饰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官定服饰变革B. 民间服饰变革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C官定服饰变革民间服饰变革穿西装D. 官定服饰变革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参考答案:A2. 有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促进了世界贸易 A、 B、 C、 D、参考答案:D略3. 下表是关于某部法典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法典出自A.古代希腊B.古代中国C.古代罗马D.古巴比伦王国参考答案:C【

2、详解】由题干目录中的“法的渊源”“平民会决议”和“元老院决议”可以判断这是罗马法。从列举目录可以反映出这是罗马法的完善阶段,由此可推断是民法大全,故排除ABD,选C。4. 中国近代史上“实业救国”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A实业救国实质上是走资本主义老路B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C社会性质所决定D科技水平滞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参考答案:考点:A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既有矛盾,又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解答: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即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

3、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也是资本主义道路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故C正确;ABD三项表述正确,但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排除故选C5.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成荫”应指()A.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D.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参考答案:B“柳成荫”应该是“无心”而做的,也就是选择洋务运动时期倡导者主观想到而达到的结果。具体来说,洋务派当时出于维护清朝统治而采取的洋务运动这一举措,而维护清朝统治就要解决当时面临的内忧外患,据此来判断,CD是洋务运动期待达到的目标,A并没有达到,故排除ACD;民族资本主义因为洋务运动而产生

4、和发展,其发展会对清政府的统治产生威胁,所以这是洋务运动最初所没有想到的,故选B。6.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缴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余粮 A必须全部上缴国家 B农民无权支配 C必须限量交易 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参考答案:D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

5、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需要依据材料的时间反映出来的背景来分析解决。材料中的时间是1948年8月,此时的解放战争将要进入到战略决战的阶段,解放战争正在逐步走向胜利,因此中共希望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所以答案选择A项。B项为错误项,这不符合主要目的。CD两项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件,所以排除这两项。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建立。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6、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世袭制度确立C.分封制度形成D.禅让制度确立参考答案:A【详解】由材料“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可知,第一次“革命”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故A正确;世袭制度确立是夏朝开始,分封制度形成是在西周时期,禅让制度确立是在尧舜禹时期,B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9. “几小时以前我还是英国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使该警察身份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香港回归祖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C.中

7、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几小时以前我还是英国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可以知道与香港回归有直接关系,故选A;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20世纪80年代初,“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由邓小平提出,三项均出现在香港回归之前,对香港回归有促进作用,但不符合“直接原因”的限定,排除BCD。10.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水资源多目标开发工程,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假如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

8、,我们遇到资金上的问题,可以向下列哪个国际组织求援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参考答案:B战后国际经济组织。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世界银行的职责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中 国是使用世界银行贷款最多的国家。 11. 下列事件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B.C.D.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铁农具、牛耕出现是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B项错误;井田制是一种名义上国有而实际上归国王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C项错误;封建土地所有制有三种形式,即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D项错误。故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名师点睛】在中国古代史上

9、,土地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2)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12.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

10、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是临时工人A BC D参考答案:B13. 阅读下表。其中导致1975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考答案:C1975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要突出积极报道的增多,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导致的,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均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时间上是均不符合题意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C

11、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是由中美关系而导致的。14.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参考答案:B15. 刘少奇在 1954 年 9 月说:“这个宪法草案是我国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产物,是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产物。”下列各项中,对这个宪法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面总结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验

12、教训B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D是 1954 年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 参考答案:A16.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至今,共经历了13位英国首相。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称女王是“政治不粘锅”,这表明A.女王掌握着国家实权 B.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女王不关心政治 D.女王毫无政治权力可言参考答案:B17. 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D18.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邰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时人预感“夫皆富,

13、政将在家”。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B.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C.经济地位的变化推动封建社会的迅速转型D.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诸侯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参考答案:B根据题干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富可敌国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夫皆富,政将在家”,即政治权力和地位也会发生变化,B正确。材料没有表示会引起争霸战争,A错误。C项属于过度推断,不符合材料,排除。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应是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级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变化,而不是诸侯国之间经济地位的变化,D错误。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的主旨。材料通篇在讲一个“富”字,结

14、尾处又说“政将在家”,明显是在说经济地位的变化对政治变化的影响,抓住主题,即可分析出正确答案。19. 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社会调查中,在江西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山村,发现一座十分破烂的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墙上有几个暗红大字,班驳模糊,第一、第二字笔画残缺,第六个字已辨认不清:“丁十豪,分田”。正当大伙为这些文字的含义与书写年代而争论不休时,有一个同学又发现墙缝中夹着的一张发黄的照片,由此他们得到一致的结论是:A太平军的战斗檄文 B国民革命运动时工农运动发展留下的标语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斗争的见证 D抗战时期留下的土地改革的标语参考答案:C20.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屈辱条约,其危害有 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政府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ABCD参考答案:D21.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业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 ( )A商周铁器 唐宋陶器 明清瓷器B商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