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盘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1041118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盘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漳州市盘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盘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市盘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漳州市盘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巧 合聂烈在距离九月初九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张老师就开始紧张而有条理地忙开了。张老师并非为重阳节作准备。登高饮酒,赏菊吟诗,那是古时候的事,那是诗词中的事,张老师不会烦那个臭神。张老师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他父亲的七十大寿。张老师的父亲给他起了个叫靖节的名字,培养他上了大学。别人不一定知道这个名字的学问,作为语文教师的张老师还是知道的。张老师象古代文人雅士准备过重阳佳节一样精心地准备着父亲的生日。离生日还有一个星期时,张老师就万事俱备只等重阳

2、了。张老师甚至连祝寿词都打好了腹稿,他要敬祝父亲大人身体健康,万寿无疆。并非没有一点难处。比如请不请学校里的领导、同事就使张老师颇费了一番踌躇。但一想到因自己私事让同事,尤其是让领导花钱花工夫,张老师还是觉得不请为好。重阳不在星期天,要不要请假也让张老师动了一番脑筋。请假吧,等于间接请客,不请吧,家人怎么交待。即便如此,张老师还是很机智地解决了。到那天,把课私下调到一二节先上掉,下午去打个照面就行了。重阳节如期而至,张老师依计而行。下午四点多钟,张老师悄悄跟相处较密的王老师打了个招呼,说有点私事先走一步,如果有人问他,打一下马虎眼。王老师表情怪怪地说,今天万事大吉,没有人会问你。你准备搞什么惊

3、人之举。张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到好不容易摸着头脑的时候,张老师急得直抓头脑了。原来九月初九亦即今天也是校长太太的四十岁生日。全校老师都去,你能不去吗?要是你父亲真的过生日,这么大的事,怎么之前没听你吭一声呢?难怪校长太太叫秋香。没有人出头收人情钱,找人代礼都困难。张老师随同大家来到了镇上的菊花饭店。桌上已赫然陈列着一个硕大的生日蛋糕。大家兴高采烈,只有张老师的笑容显得生碰硬撞。在热闹的喧哗声中,校长的手机骤然响起,全场立即寂然。校长的声音突然夸张地高了八度。大家都听得出是镇党委书记的电话。校长哼了几声后便走到门外。再进来的时候,校长一把拉着张老师走出了饭店。原来,九月初九亦即今天也是书记

4、千金的二十岁生日。书记在县城的爱陶居大酒店为掌上明珠大摆宴席。母亲看女儿秀眉微皱,细问方知,来客全是陌生人。女儿要求请几个同学,几个老师。初中时代的老师代表就点了张老师,而张老师最难找。书记要校长负责通知到位,送人到位。张老师想起了名叫秋菊的文文静静的学生,曾经做过他的语文课代表。心中一热,可两眼犯难。张老师嗫嚅着,怎么去,这么迟了?就算了吧!校长打开了手机,一会儿,一辆私人面的轻轻地停在他们的身边。张老师的到来使小寿星更加高兴。书记夫妇亲自下位,亲自给张老师敬酒。紧跟着,各部门的一把手纷然有序地给张老师敬酒。张老师平生没有近距离接触如此众多的领导,受宠若惊得杯杯满,杯杯清,一杯接一杯。大家似

5、乎只愿喝酒不想吃菜。张老师越喝越觉得肚饿心慌,越喝越觉得头重脚轻,越喝越觉得如梦如幻。突然,掌声四起,小寿星秋菊给父母敬酒了。秋菊祝爸爸妈妈今年四十,明年三十八,越活越年轻。大家正欢呼叫好,突然,张老师端着酒杯,摇摇晃晃地挤到了书记面前。张老师大喊一声:“我来迟了,我是不孝之子。我敬祝父亲大人身体健康,万寿无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4.小说以“巧合”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15.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小说中的人物名字有什么特点和意味?(4分)16.小说结尾处,张老师的敬酒祝词虽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请试作分析。(6分)17.试探究小说的深刻意蕴。(6分)参考答案: 16张老师喝醉了,处于

6、半醉半醒的状态之中。今天也是父亲的生日,为父亲做生日祝寿的愿望许久以来一直深藏在心中。小寿星给父母祝酒,提醒,引发了张老师深藏内心的愿望。给父亲的祝寿词早就打好了腹稿,在半醉半醒时就脱口而出了。(答出一点得两分。意思对即可。)17人性卑微,本能的讨好,取悦领导。人性的懦弱,不敢得罪领导。领导意志决定一切的官本位现实。揭示出人没有自主意识,依附性强,独立性弱,自我缺失的现实。(答对一点得两分,意思对即可。)略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橘颂当为屈原晚年所作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

7、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甚至可能是他最早的作品;有的则认为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而曹大中先生则曾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

8、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义的认识上,缺乏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

9、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涵义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生志行的总结、肯定和自勉。6本文作者对赵逵夫的观点提出异议,最重要的一点依据是A屈原写橘颂借鉴士冠辞,未必在行冠礼之后。 B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区别。C从橘颂及屈原其它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来看,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D屈原完全可以在

10、晚年回顾生平,总结志行。7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王逸的观点是为了说明其对后世贡献之大。B关于橘颂的创作时间,作者的结论与曹大中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C赵逵夫寻找外证的研究方法是应该肯定的。D作者虽不同意赵逵夫的结论,但承认橘颂确实受了士冠辞的影响。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古代著名学者的观点也要多方分析参照,不可盲从。 B在研究学术问题遇到困难时,思想方法,应该灵活。 C在学术问题上有不同见解是正常的,但是应该在发表己见时能够持之有据,言之成理。D本文在认真研究前人观点、各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肯定了“晚年”说,其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9橘颂创

11、作时间众说纷纭,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参考答案:6、C7、C (A引用王逸的观点说明了众说纷纭原因之一是对屈原思想感情特点及发展变化有把握不准、不够深入的地方,并非说王对后世的贡献B二人观点不一致,作者认为是晚年之作,曹大中认为是屈原的绝笔D作者认为橘颂“可能”受了士冠辞的影响,而并非“确实”)8、D (“晚年”说本是作者一家之言,说“不容置疑”绝对化了)9、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对此认识就很模糊。 屈原距今时代久远,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可靠的史料太少。 至今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或有认识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的地方。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17分)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北

13、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

14、教育。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

15、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乖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