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题解答(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260916679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题解答(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题解答(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题解答(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题解答(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题解答(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题解答(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后练习题解答(附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练习题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古诗三首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小练笔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2.祖父的园子1.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草船借箭1.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2.读下面的句子, 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3.读课文前,你对

2、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4.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的段落,感受语言的特点。6.景 阳 冈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哨棒”,可以猜一猜意思。2.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3.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4.对于课文中的武松, 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8.红楼春趣阅读链接请比较林庚的风筝和本课9.古诗三首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0.青山处处埋忠骨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

3、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11.军神2.沃克医生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3.从下面的句子中, 体会刘伯承的心理活动,再有感情地读一读。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13.人物描写一组1.默读课文。说一说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来的。2.举例说说三个片段分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1

4、4.刷 子 李1.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2.画出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15.自相矛盾2.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16.田忌赛马2.默读课文。 把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选做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马”这样以弱胜强的故事,找一找,和同学交流。17.跳水1.默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再讲讲这个故事。2.课文多次描写水手们,把相关

5、的语句找出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3.想一想: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18.威尼斯的小艇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小艇有哪些特点,再体会加点部分的好处。3.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你一天生活的情景,和同学交流。4.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想想在介绍威尼斯时,三位作家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19.牧场之国2.作者眼中 “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3.课文中的牛、马、羊等动物都别有一番情趣。 如,“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再把它们抄下来。21.杨

6、氏之子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22.手指1.默读课文。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2.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写下来。3.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小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附:参考答案1.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的意思,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诗的画面,最后抓住三首诗的具体景物将三首诗背诵下来。默写古诗时要关注生字,注意较难

7、字。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1)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钲。(3)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小练笔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示例:村晚改写夏末秋初,乡村的傍晚真美!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

8、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柳荫下,慢悠悠地走来了一头黄牛,它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的美丽景色呢!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披一件小褂子,腰间系一条棕色腰带,合身的短裤和那双草鞋搭配得恰到好处。忽然,一阵稚嫩却悦耳的笛声传来,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似乎不成曲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跳着,奔向前方。小牧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飞翔。 2.祖父的园子1.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我”还在园子里摘

9、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睡觉。特别之处:祖父的园子里不但动植物齐全,而且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1)我感受到了一切都是充满活力的,都有梦幻般的色彩,一切都是那样美好。(2)黄瓜是有灵性的,能做得了自己的主,是自由快乐、不受约束的。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

10、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童年生活是快乐、自由的,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长大后即使再回到故地,因为没有了祖父,所以也没有了童年时的快乐,可以说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祖父给予的。作者怀念、留恋童年的生活,同时也留恋祖父、怀念祖父。5.草船借箭1.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超过自己。2.读下面的句子, 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诸葛亮一是从

11、大局着想,不愿破坏联吴抗曹的大局;二是夜观天象知道两天后的晚上大雾弥江,草船借箭之计已然胸有成竹。周瑜认为三天造十万支箭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而诸葛亮又立下了军令状,这样,周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治诸葛亮的罪。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膝这些材料。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阅读课文前,我知道诸葛亮和周瑜都是足智多谋、不可多得的人才;阅读课文后,我发现周瑜虽然聪明,足智多谋,但是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顾大局,而诸葛亮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心胸宽广,大

12、局观强。我还想了解“煮酒论英雄”的故事。4.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的段落,感受语言的特点。阅读链接对应的是课文最后的三个自然段,链接中的语言更加凝练,读起来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也让故事的结构变得紧凑。6.景 阳 冈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哨棒”,可以猜一猜意思。筛酒:斟酒。本文指从壶里往杯子或者碗里倒酒。哨棒:古代防狼的器具,一头是空心的,可以吹,发出像虎叫的声音,另一头是棒子。2.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喝酒(上冈)(打虎)(下冈)本文主要写了武松路过景阳冈,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过冈,遇到老虎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然后下冈的

13、故事。3.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武松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然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瞬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断了。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哨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

14、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4.对于课文中的武松, 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文中刻画了武松临危不惊、镇定自若的气魄和为民除害的壮举。人人都应当学习这种精神,也应当发扬这种精神,现代社会中就缺乏这种面对恶势力时的勇气和胆量。8.红楼春趣阅读链接林庚的风筝主要回忆了儿时如何放风筝和各种风筝的样子,与红楼趣事一文比较没有语言描写,没有神态描写。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我们生动地展现了放风筝的画面。9.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反复诵读,边诵读边想象画面,并借助画面,深入理解课文。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你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