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0911647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朝阳市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朝阳市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朝阳市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朝阳市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朝阳市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在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中,收入分为五百麦斗、三百麦斗、二百麦斗、不及二百麦斗四个公民等级,这种按照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规定始自 ( ) A梭伦改革 B戴克里先 C 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利克里时期参考答案:A2. 对下图所示法律文献的表述,正确的是A.这部法律文献是由梭伦颁布的B.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人C.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D.它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参考答案:C【详解】上图是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古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成果,故C正确;梭伦是雅典人,排除A;十

2、二铜表法适用于古罗马境内的公民,B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成文法,D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十二铜表法”,联系所学十二铜表法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分析解答。3.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排除世家子弟入仕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提升社会文化水平D.选拔最优秀的官吏参考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向学风气,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A选项排除;科举制下选拔的官员道德水平不一定高,B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

3、除。4. 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A生产力的发展B礼乐制度崩溃C社会动荡不安参考答案: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高考中对西周的分封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西周的分封制的内容,西周的分封制的评价解答:西周的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得到了瓦解,表现是礼乐制度的崩溃,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社会转型,礼乐制度崩溃是表现,不是根源,故A正确,B错误;社会动荡不安是表现,不是根源,故C错误故选A5. 柳宗元说

4、:“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参考答案:A6. 观察下图,图中的对应的行业应该是A.工业B.农业C.交通D.教育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文字及图片关键信息“一五计划”、“处于最高值”等,本题实际上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关内容“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建设。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CD三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进一步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

5、选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建设7. 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右图宣传画应创作于( )A北伐战争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参考答案:B考点:解题关键:图片标题“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新中国初期“一五计划”的特点是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8.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九二

6、共识”的确定D.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香港回归,所以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就是香港顺利回归祖国,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香港回归而非单纯的“一国两制”的提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香港已经回归而非联合声明的签署,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香港已经回归而非“九二共识”,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9. 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前期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参考

7、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外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古代西周与古代希腊在政治上的相似地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周代中国实行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随着周天子权威的下降,诸侯争霸,列国分立;古代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政体由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民主制,而与周代同时期是贵族制,A的表述符合题意;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与两国当时的政治不合;C“小国寡民”仅符合古希腊政治的特点;D“分封诸侯”仅符合中国西周政治的特点。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特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10. 探究历史知识内在逻辑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思维技能。根据提

8、示,下表中应填入A.耕耙耱技术的普及B.垄作法的应用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代田法的推广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本题是从唯物史观是角度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根据材料“私田开垦,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合法性得到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等信息可知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C项属于生产力进步的表现,选C。耙是指将土地犁出沟,耱是将土地表层碾磨成粉末;耕耙耱技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采用耕耙技术,与材料不符,排除A。垄作法属于耕作方式,利于集中施肥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但与材料不符,排除B。代田法是西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

9、广的一种耕作方法,与材料不符,排除D。11. 墨索里尼曾透露,如果当时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就只好退出。在此意大利侵略了A.埃塞俄比亚 B.西班牙 C.埃及 D.利比亚参考答案:A12. “小球转动大球”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段佳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苏建交 B、中印建交 C、中美关系解冻 D、中日建交 参考答案:C13. 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选择的素材应该是( )A黄海海战 B台湾保卫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参考答案:A14. 下图反映了1790-1860年美国大陆人口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美国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A

10、.工业产品的市场日益广阔B.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C.工业化具备了充足劳动力D.对外移民的增长速度在加快参考答案:A从图表看出,1790-1860年是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大陆人口不断增长,为工业品提供了日益广阔的市场,A正确;B表述过于绝对,错误;美国大陆人口不断增长,有一部分是黑人奴隶,不能说明工业化具备了充足劳动力,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大陆人口不断增长,不是对外移民的增长,D错误。15.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要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材料显示该法A确保私有财产不可侵

11、犯 B以经济原则量刑C严格等级制度 D倡导人身自由至上参考答案:C16.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应诏统筹全局折 D.海国图志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说明此书对西方世界了解深入,况且此书应出自曾国藩敌对势力手中,所以应该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纲领资政新篇,答案选B,A C D三项与所述题意特征不符。考

12、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的理解,天朝田亩制度推行土地平均分配的措施,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望,但犯了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资政新篇试图用资产阶级的方案变革中国的现实,但并未能得到实施。17.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参考答案:B福州船政局采取“协造”方式生产,显然是出于经费困难,这样做主要是缓解造船经费问

13、题,B正确;洋务运动军事工业仍然是官办企业,A错误;洋务运动军工产品不对市场开放,C错误;近代轮船制造业并没有走出经济的困境,D错误。18.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董仲舒主张绝对服从天子,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主张没有体现对君主暴政的制约,故B项错误;“争霸战争”不符合西汉时期的社会状况,故D项错误。题干中孟子的思想主张对君主有制约作用,而董仲舒的主张则没有,由此可看出他

14、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故C项正确。19. 毛泽东说:“1927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彻底改革土地制度的办法,实现了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下列有关土地革命的说明错误的是()A“八七会议”上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B土地革命推翻了私有制,实行公有制C没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就不能巩固D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1927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彻底改革土地制度的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七会议”上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故A正确,排除。土地革命推翻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故B错误,符合题意。土地革命,巩固了革命根据地,故C正确,排除。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故D正确,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土地革命20.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浦东的开放开发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