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启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0904836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启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省遵义市启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启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启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遵义市启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寂寞恩江彭文斌从一座千古不朽的“醉翁亭”,我们知道了一个千古不朽的名字。醉翁流芳千年,文章流传千年,恩江奔流千年。小城的深处,跳动着游子那颗不变的心。我习惯了这种宁静的寻找。小巷尽头,便是日夜不息的恩江。两座桥梁越江飞架,沐浴在阳光里,通体焕发着活力。沙滩上,儿童戏水的笑声从简易的浮桥上迅疾滑落,化为浅浅的浪花。阳光如同一匹暖暖的金帛,披在河床上,折射出一片耀眼的鳞光。一切安详从容,小城独有的静谧中,透着一点儿淡淡的怅惘。永叔公园就在堤岸上,几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守望着静静的恩江,听凭流水

2、寂寞地发出微微的叹息。这该是永丰城里最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我知道,此刻,我正向那个久仰的先贤走近,也许,这是一场特殊的考试,试题便是心灵、品格,是山的巍峨、水的清流。翻越千年的崇山峻岭,我终于可以近距离读一个人。远远的,一座文官打扮的雕像耸立在公园的广场上,其后,矗立着报恩塔。忽然间,红尘、噪音、名利、愁绪悉数被抖落在萋萋芳草中,一切变得豁然、宁静、清纯。我忍不住仰视着他,然而,欧阳修依然只是深情地眺望着恩江。附近的碑亭里,仿制着那篇名动朝野的泷冈阡表。据说,这篇纪念父亲欧阳观、母亲郑夫人的文章,欧阳修数易其稿,历时近二十年。碑文就琐事琐谈率意而写,不事描绘,情真意切,影响深远,被选入古文观止

3、。我们熟悉的还有“画荻教子”的故事。而今,这个动人的典故以雕像的形式再现于恩江之畔。“四岁而孤”的欧阳修凝视着母亲,专注地聆听着教诲。父亲为官清廉,死后没有遗产,但这阻拦不住郑氏“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的决心,阻拦不住欧阳修成为“宋学”开创者的道路。他一生勤政正直,治学严谨,扶掖新人,学识、文章、操守素为人景仰。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提出洗涤革新骈文和西昆体的绮靡之风,让文章回归朴实。那个在沙滩上以芦荻画沙的孩子,终于在历史的江面上击打出了一片绚丽水花。虽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但欧阳修保持着文人的气节。在他迁任京城馆阁校勘之时,范仲淹遭贬,见风使舵、逢迎拍马者趁机落井

4、下石。义愤填膺的欧阳修不畏权贵,当即写了著名的与高司谏书,痛斥高氏不辨是非、与权臣狼狈为奸。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4月,欧阳修回永丰沙溪祭祖,不想惊扰地方官员,而从水道悄悄回到故里。一酒店老板想试探其人品,故意刁难,他却毫不介意,从而折服乡人。这就是欧阳修,一位“以文章道德为一世学者宗师”的先贤。公园的一翼,坐落着一处园林式建筑。“欧阳修纪念馆”宠辱不惊地守着一派苍茫和寂寞。那楹联道:“社稷贤臣千古传颂,文坛宗师百世流芳。”馆门敞开,院内修葺得整齐简洁。有鸟鸣声缓缓地滴落下来。遗憾的是,几个展厅全部是“铁将军”把门,慕名而来的人们无不叹息而去。我自然也一阵惆怅。沿着走廊,透过门缝,我粗略地

5、看了展厅的概貌。虽然光线昏暗,依然可见主厅里那尊傲首问天的汉白玉雕像。“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百世师”,或许,这短短的十四字,已高度浓缩了欧阳修波澜壮阔、坎坷跋涉的一生。而身后的寂寞,不知又有谁去悠然咀嚼? 公元1072年,欧阳修合上了疲惫的双眼,留下欧阳文忠公集153卷。恩江依然紧一阵慢一阵地绕城吟唱。故纸堆里的诗文、小城里的旧事、渐行渐远的身影,仿佛苍穹下的数缕烟尘,迷濛苍凉。就让我在这宁静的恩江边,专心地怀念一个人。10、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每题3分,共6分)、小城的深处,跳动着游子那颗不变的心。(3分)答: 、那个在沙滩上以芦荻画沙的孩子,终于在历史的江面上击打出

6、了一片绚丽水花。(3分)答: 11、“欧阳修纪念馆宠辱不惊地守着一派苍茫和寂寞”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答: 12、文章最后一段中的“一个人”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值得做着这么深情地怀念?(3分)答: 13、文章题为“寂寞恩江”,作者是如何表现“寂寞”二字的? (5分)答: 参考答案:10、(每小题3分,共6分)、“我”仰慕欧阳修的道德文章,在永丰城里执着地寻找先贤欧阳修的历史遗迹,感受他的精神风貌。、欧阳修凭着他的勤奋、才学和操守,终于出人头地,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显身手。(意思对即可)11、承上启下。由上文介绍欧阳修的气节、操守,转入下文对欧阳修纪念馆的冷清、寂寞的描写,暗示欧阳修波澜壮阔

7、、坎坷跋涉的一生,表达了我对欧阳修的景仰与怀念,流露出对今人不够重视文化名人欧阳修的惆怅与遗憾之情。(意思对即可)(4分)12、指欧阳修。他一生勤政正直,治学严谨,扶掖新人,学识、文章、操守素为人景仰。(3分)13、通过描写永丰小城的淡淡怅惘、恩江流水的微微叹息、永叔公园的静静守望和欧阳修纪念馆“铁将军”把门等情景,具体生动表现了欧阳修“身后的寂寞”与作者的深沉感喟。(意思对即可)(5分)略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共9分,3小题,每小题3分)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形而下的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

8、抽象为形而上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调和、协和、和谐、和睦、和平、平和等思想观念。“和”成为涵盖自然(天地人)、社会(群家己)、内心(情欲意)等层面与音乐、绘画、饮食和养生等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可以说,一个“和”字,差不多道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先贤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用今人的流行话语说,“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而“同”则不然,它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整齐划一。“同”的这种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最终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直至灭亡;而“和”对多样性的坚守,

9、不同事物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并存与交融,两者相成相济,互动互补,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古人对“和”与“同”的异同与优劣有着深刻的洞识。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国晏婴与齐景公论“和”“同”之别,他指出:“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声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相反,“同之不可也如是”,一种调料难免乏味,一种声音让人厌烦。在此基础上,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并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与中庸所载的孔子“君子和而不流”的说法,意义相近。孔子将事事苟同、不讲原则的人讥为“乡愿”,即好好先生,他批评说:“乡愿,德之贼也

10、。”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中说:“所谓中庸,实无异于乡愿若夫逢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则一国皆称愿人。所谓中庸者,是国愿,是有甚于乡愿者也。”章太炎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他提出儒家虽然力图划清“中庸”与“乡愿”之界限,但是“中庸”的随时而动,与“乡愿”的见风使舵实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应该说,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并不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而是指它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他所批评的孔子,也并非孔子本人,乃是专制政治的符号性存在。孔子及其价值理念,在后世没能摆脱被毒化与同化的厄运。在精神层面,“和而不同”的理念,从被动的方面看,含有反抗政治强权或文化霸

11、权的压迫与同化之意;从积极意义看,则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文章有删改)6下列有关“和”与“同”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而“同”则排斥异己,消灭差别。B“和”完全涵盖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而“同”则忽略个性存在。C“和”强调事物的相成相济、互动互补,而“同”则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甚至灭亡。D“和”强调多样性的统一,强调多样性的坚守,而“同”体现出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7下列有关古人对“和”的认识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晏婴与齐景公分别以美味佳肴与动听的音乐为喻,强调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B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的

12、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君子与小人最根本的区分标准。C古人对于“和”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也往往与道德或政治产生某种必然的联系。D在章太炎看来,不论其实质,还是危害程度,“中庸”与“乡愿”没有本质区别。8下列各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和”字的汉字构成与最初意义来看,“和”主要应该与某种具体的器物有关。B“和”所强调的多样性坚守正是万物相互交融的门径,也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C“和而不同”既有反抗压迫、反抗同化的内涵,又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要义。D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参考答案:6B(B对“和”

13、的表述扩大了范围,原文是“差不多道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7C(A“晏婴与齐景公分别以本质区别”的说法不正确,从文中的表述看,应是“晏婴以本质区别”;B.孔子提出的两个结论性的观点不带有明确的目的关系;D.章太炎认为,两者在危害程度上是不同的。)8B原文是说“和对多样性的坚守,不同事物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并存与交融,两者相成相济,互动互补,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春声和春深林斤澜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

14、骨节作响 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噜嗦什么呢,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也。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他说有。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