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0904296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BACB CCBA DBCA 参考答案:C2.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应:Ca(HCO3)2+2H+ = Ca2+2H2O+2CO2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 = Al(OH)3+3NH4+C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

2、2+ = BaSO4DFe3O4溶于稀硫酸:Fe3O4+8H+ = 3Fe3+4H2O参考答案:B略3. 在下列4种化合物:NaHCO3,Al2O3,(NH4)2S,NH2CH2COOH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A只有、B只有、C只有、D、参考答案:D4.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Cl2+2KII2+2KCl 2FeCl3+2HII2+2FeCl2+2HCl2FeCl2+Cl22FeCl3 I2+SO2+2H2O2HI+H2SO4A. Cl2I2Fe3+SO2 B. Fe3+Cl2I2SO2C. Cl2Fe3+I2SO2 D. Cl2Fe3+SO

3、2I2参考答案:C5. 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32Th和233U互为同素异形体 B. 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C. 232Th 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 D. 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参考答案:DA、232Th和233U都为元素,不为单质,不可能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A错误。B、只知道Th的两种核素的质量数,不清楚在自然界中两核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则不能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选项B错误;C、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不变,232Th变为233U,原子核发生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研究的范围,

4、选项C错误;D、同位素原子化学性质相同,选项D正确。答案选D。6. 如图所示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然后打开止水夹,下列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A. NH3(H2O含紫色石蕊试液),红色喷泉B. SO2(NaOH溶液),无色喷泉C. HCl(H2O含紫色石蕊试液),蓝色喷泉D. NO(NaOH溶液),无色喷泉参考答案:B因氨气极易溶于水,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氨水溶液显碱性,石蕊遇碱变蓝,故形成蓝色喷泉,A错误;因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溶液为无色,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

5、,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无色喷泉, B正确;因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盐酸溶液显酸性,石蕊遇酸变红,故形成红色喷泉, C错误;NO为中性氧化物,与碱不反应,无法形成喷泉,D错误;正确选项B。7. 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 B.关停小火电企业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参考答案:D略8. 下列不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的是 A玻璃 B水泥 C光导纤维 D陶瓷 参考答案:C9. 电子表所用电源常为微型银锌原电池,其电极为Ag2O和Zn,电解

6、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分别为:Zn2e2OH=Zn(OH)2;Ag2OH2O2e=2Ag2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Zn为正极,Ag2O为负极 B放电时,电池负极附近溶液的pH变大 C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Zn极方向移动 D放电时,电流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参考答案:C10. 在下列元素中,最高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A. Na B. Mg C. Cl D. S参考答案:C略11.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乙醇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 B新制Cu(OH)2悬浊液 C 石蕊试液 D Na2CO3溶液参考答案:B略12. 将20mLNO2和NH

7、3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是:6NO28NH37N212H2O。已知参加反应的NO2比NH3少2mL(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32B23C37D34参考答案:AC13. 与铂同族的贵金属钯(Pd)有多种同位素。下列关于Pd、Pd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不同 B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质量数不同,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参考答案:B略14. 下列关于实验室用MnO2制取Cl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MnO2与浓盐酸共热B缓慢加热反应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l2D多余氯气常用较浓的碱液吸收参考

8、答案:C解析: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故必须缓慢加热以减少HCl的挥发;Cl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Cl2极易与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故应用较浓的碱液吸收多余的Cl2。15. 能用H+OH- H2O表示的是 ( )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 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 DMg(OH)2和盐酸的反应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第29届奥运会祥云火炬的外壳材料是高强度的铝镁合金。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对铝镁合金进行研究,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他们利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设计了

9、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方案一: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二: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三:铝镁合金溶液称量灼烧产物的质量。(1)实验小组根据方案二设计了两个实验装置,如下圈(图中的铁架台已省略)。你认为选择 (选填甲或乙)装置进行实验更合理,误差更小。(2)用方案三进行实验时,除了称量灼烧产物质量外,还需称量的是 。(3)拓展研究:在向铝镁合金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体积的关系可用数轴关系表示:请你判断,根据上图数轴申的数据能否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选填“能”或“不能”)下列两题选一题作答。若不能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请说明理由 。若能求出合金中

10、镁的质量分数,则镁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1)乙 (2)合金样品的质量 (3)能 30.8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已知: NO + NO2 + 2NaOH2NaNO2 + H2O; 2NO2 + 2NaOHNaNO3 + NaNO2 + H2O 将51.2 g Cu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中,若生成的气体只含有NO、NO2,且这些气体恰好被500 mL2.0 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得到只含NaNO2和NaNO3的溶液。求: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参考答案:0.3mol、0.7mol【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原子守恒进行解答;【详解】

11、根据题意知:n(Cu)=0.8mol ,n(NaOH)=0.5mol2. 0mol/L=1.0mol 设反应生成的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根据Cu与硝酸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可得: 3 x + y=20.8mol 因为气体恰好能被500 mL2.0 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只含NaNO2和NaNO3的溶液,所以生成的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和与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即 x + y = 1.0mol 方程联立求解解得:x= 0.3mol,y= 0.7mol 所以反应生成的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mol、0.7mol;答案:0.3mol、0.7mol。18. 常

12、温下,将150mL 22% NaNO3 溶液加100克蒸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参考答案:设原NaNO3溶液的质量为x,则22%x=(100+x)14%,解得x=175g 3分 所以,m(NaNO3) = 175g22% = 38.5g c(NaNO3) = n(NaNO3)/V(aq) = 3.02mol/L . 3分19. 把1 mol X气体和0.5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2 min末生成0.4 mol W,若测得以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

13、in) ,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前2 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2)2 min末时Y的转化率。(3)化学方程式中Z的化学计量数n。参考答案:(1) v(X)= 0.15 molL-1min-1;(2)40%;(3)n = 2解析:生成的Z为:0.1mol/(Lmin)(2L2min)=0.4mol利用三段式法计算: 3X(g)+Y(g)=nZ(g)+2W(g)起始:1mol 0.5mol 0 0转化:0.6mol 0.2mol 0.4mol 0.4mol平衡:0.4mol 0.3mol 0.4mol 0.4mol (1)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X)=3/2v(W)= =0.15 molL-1min-1;,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