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等教育结构重点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微观结构的是( )A.层次结构 B.形式结构 C.课程结构 D.地域结构 2.以下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宏观结构的是( )A.能级结构 B.学科专业结构 C.教材结构 D.队伍结构3.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从( )开始的A.18世纪50年代 B.20世纪50、6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A.湖南 B.福建 C.云南 D.湖北8.下列选项不属于一体化教育结构模式的特征的是( )A.可以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B.为科研提供更广阔的基础C.英才教育部门有更大的自主权 D.有利于学生重新选择学习机会9.高等教育( )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主要表现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A.地区结构 B.形式结构 C.层次结构 D.科类结构10.高等教育( )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A.地区结构 B.形式结构 C.层级结构 D.科类结构11.教育一体化模式是在哪一时期达到高潮的?( )A.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B.19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C.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D.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二、填空题1.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大致可分为( )和( )两大部分。
2.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心在( ),而在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安排在( )层次3.科学技术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 )和( )上4.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 ),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5.高等教育的( )应该与一定的经济结构及相应的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相适应6.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形式1.简述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的关系2.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和能级结构4.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布局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模式有哪些?5.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因素有哪些?四、论述题1.试述世界教育结构改革的两种基本趋势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若干启示2.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其中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以及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
因此,答案选C 2.A解析:略3.B解析: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区学院大规模兴起后才开始的因此,答案为B4.C解析:高等教育系统战略性调整的特征是创新性、前瞻性、效益性和长期性因此,答案选C5.D解析: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和传统因素、教育因素、科学和技术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答案为D8.C解析:教育一体化模式指把以前地位不同的教育机构联合在一起或建立新的包括多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机构这种模式有众多优点,A、B、D选项都包括在内,而C选项反映的是多样化模式的特点因此,答案为C9.C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高等教育结构可分为层次结构、科类、专业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以及地区结构层次结构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主要表现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地区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形式结构是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因此,答案为C10.A解析:略11.A解析:教育一体化模式是指把以前地位不同的教育机构联合在一起或建立新的包括多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机构。
一体化模式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达到高潮因此,答案选A二、填空题1.宏观结构;微观结构2.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3.层次结构;科类结构4.水平结构5.科类专业结构6.公立;私立1.简述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答: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从内部联系、外部关系两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特性,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没有结构的功能是不存在的,反之,也不存在没有功能的结构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过程中,各国通常借助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要发挥应有的功能,就应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随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进行结构调整2)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虽联系紧密,但并不存在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相同的功能常常可由不同的结构来实现如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重心在中等教育阶段,而在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安排在高等教育层次,基本由社区学院来完成中等学校教师的培养,在中国是由师范大学或学院单独完成的,但在许多国家,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参与师资的培养因此,高等教育结构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实的和历史的,经济的和政治、文化的。
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各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也决定了一国无法照搬他国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2.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答: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主要有:(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和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起的高级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等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2)文化、传统因素文化、传统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的总体水平,由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及观念等文化因素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却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因而其影响和意义深远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结构上所存在的差异性往往带有各国文化传统的烙印3.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和能级结构答:(1)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不同,可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形式;根据办学及授课时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日制大学以及函授大学、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目前,一个结构不断合理的公立与民办高等教育,全日制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并举的局面正在我国形成。
2)我国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设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和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学校我国目前实施的“211工程”、国家重点支持少数高水平大学办学的策略,以及对众多原来行业办院校权力下放的举措,其目的都在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合理能级结构的形成4.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布局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模式有哪些?答: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布局形成的较为突出的模式包括以下两种:(1)梯度结构模式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也呈现一种梯度结构第一层次为经济发达的和原来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市,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辽宁、山东、湖北等;第二层次为一些原先高校数目不多,但发展较快的省市,包括:浙江、福建、河南、黑龙江、吉林等,这些地方一般有高校30~40所;第三层次主要包括一些边远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其中有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域结构因此呈现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梯度层次,这一结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伴随我国经济区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因而有其合理性。
但同时必须考虑的严峻问题有:一是各地问高等教育落差的过度扩大;二是人才资源在地域配置上的“马太效应”2)中心城市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然后以中心城市带动周围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从而使高等教育布局更趋合理其优势表现在:地方政府调整战略,优惠政策向与地方发展直接相关的院校倾斜,同时规整有关学校的隶属关系,使资源得以更集中、合理地利用,有利于调动中心城市的办学积极性,集中使用教育经费,提高办学效率5.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术的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形成少数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单科性院校并存的格局,各类高校也基本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学术风格,因此,在考虑综合化发展时,结构调整应慎重处理历史遗留问题2)体制的因素受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分布格局依旧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因此,深化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合理协调中央政府、政府各部门以及地方主管部门间的关系,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3)区域发展水平的因素由于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已有的高等教育基础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调整,只能从各地实际出发,有所区别对待四、论述题1.试述世界教育结构改革的两种基本趋势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若干启示答:(1)世界教育结构改革的两种基本趋势①一体化模式一体化模式指把以前地位不同的教育机构联合在一起或建立新的包括多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机构一体化模式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达到高潮,提倡一体化模式的主要理由是: 第一,减少机构间的质量等级差距一体化模式提倡者认为,年复一年建立起来的多样化结构有导致“纵向结构”和把各种教育途径分割开来的倾向,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集中在低一级的机构并被剥夺了进入更有吸引力的教育部门的机会第二,一体化的机构能特别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设备、图书馆、教室、教师等第三,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第四,把以前相互割裂的学术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思想结合起来第五,为科研提供更广阔的基础,所有高教机构的教师都能参与科研活动第六,一体化模式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某种程序上是充足的,如果提供适当的教育机会,学生之间学习成就的差异就可以得到控制第七,有利于学生重新选择学习机会在一体化模式中,前一阶段成绩不佳但有学习潜力,或前一教育阶段学业成绩较好但对学术性课程缺乏兴趣的学生有机会进行第二次选择。
②多样化模式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模式大致有以下的典型特征:第一,多样化模式的目标是为学习能力、动机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提供与之相应的教育环境,它重视的是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而不是设法消除差异第二,在一个多样化的系统中,不同结构在声誉、学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等级或差别第三,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英才教育部门与其他教育部门在管理上有区别,英才部门有更大的自主权,以保证其英才教育的传统特征第四,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课程项目不仅存在纵向的等级差别,而且在性质、目标、课程内容方面存在横向的区别二战后,许多国家通过在高级职业学校或中专中建立新的组织和课程计划来建立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西德的高等专科学校、挪威的地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和技术教育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