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课件:第14章 激励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60815894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课件:第14章 激励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管理学原理课件:第14章 激励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管理学原理课件:第14章 激励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管理学原理课件:第14章 激励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管理学原理课件:第14章 激励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课件:第14章 激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课件:第14章 激励(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激 励学习要点n第一节 人性与激励n第二节 激励理论n第三节 激励实务第一节 人性与激励n一、西方人性论n(一)“经济人”n1、“完全自私经济人”n“完全自私经济人假设”包含三个基本命题。n(1)经济活动中的人是自私的,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n(2)经济活动中的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具有完备或较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视市场和自身状况而使所追求的个人利益最大化。n(3)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n2、“利己和利他经济人”n对应“完全自私经济人假设”,也包含三个基本命题。n(1)经济活动中的人有利己和利他两

2、种倾向性或性质。n(2)经济活动中的人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状态。n(3)良好的制度会使经济活动中的人在增进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最大化。(二)“社会人”n“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来的。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其基本命题是:n1、交往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n2、必须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寻找安慰。n3、非正式组织对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n4、组织领导者应当通过满足职工归属、交往和友谊的需要来提高工作效率。n对“社会人”的管理,更应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应提倡团队精神和集体

3、奖励制度。(三)“自我实现人”n“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 man)是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四)“复杂人” “复杂人”假设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来的。埃德加沙因等人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以往的人性假设,如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各自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适合于某些人和某些场合,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失于简单和绝对化。事实上,人是复杂的、多变的,不能把所有的人归为一类。由此提出了“复杂人”假设。二

4、、中国古代人性论n我国古代对人的系统认识是从“人性”开始的。n孔子最先提出“人性”问题,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习相远也”。n此后,诸子“皆言性有善有恶”(论衡本性),人性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探求的一个中心问题。n按照孟子的观点,仁义礼智“四端”与生俱来,是善的开端、萌芽,是人与禽兽的分水岭,即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n荀子在批判继承诸子人性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性恶”理论,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一著名命题。 三、激励的涵义n在管理实践中,“激励”指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即为了特定目的而影响或满足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的行为的过程。n激励一般有五个方面

5、的特性。n1、激励过程与行为过程合一。 n2、激励带来努力。 n3、激励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n4、激励旨在影响人们的自觉行为。n5、激励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 四、激励的过程积 极 反馈不满足感未实现实现满足感心理紧张引发缺乏导致动机达到行为目标消极反馈(撤退、抑制或绝望)激励的基本过程 五、激励的效用n(一)将个人目标导向组织目标n(二)影响和引导组织成员的动机n(三)增强组织的凝聚力n(四)为组织成员提供行动条件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三、公平理论 四、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n (一)需要层次n 马斯洛是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43

6、年出版著作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到1954年在他的动机与个性著作中,在原有五个需要层次中,增加了求知需要和求美需要两个层次,如图14-3所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在西方各国广为流传,成为揭示需要规律的主要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抱负、潜能、成就审美需要匀称、整齐、美丽求知需要知识、了解、探索尊重需要影响力、声望、能力得到承认社交需要与别人交往、被接受、有所归属安全需要免受伤害、威胁,控制不确定性,减少风险生理需要衣食住行的保证,家庭的温暖马斯洛需要层次示意图 (二)基本评价n1、主导需要决定人的行为 n2、需要取决于缺少什么

7、n3、需要追求各有差别 n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二、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所有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中保健因素(占69%) 所有导致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中激励因素(占81%) 制度性因素监督与主管关系工作条件薪酬同事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关系地位安全保障 成就受重视度工作挑战性责任晋升机会 成长 赫茨伯格激励保健双因素分析不满意满意激励因素满意不满意没有满意没有不满意保健因素 传统观点与赫兹伯格观点的比较三、公平理论n n亚当斯认为雇员的公平感是拿自己的“结果/投入”比率与“他人”的“结果/投入”比率、自己前期的“结果/投入”比率与自己后期“结

8、果/投入”比率进行比较之后的产物。当这两个比率相等时,雇员就会产生公平感,反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n雇员减少不公平感的行为方式有五种:n一、降低自己的投入n二、提高自己的结果n三、对“他人(如雇主或管理者)”采取行动,使其投入增加n四、对“他人”采取行动,使其结果减少五、离开那个地方四、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奖励的价值完成特定任务能力觉察的公平奖励努力达成绩效满意内在的奖励外在的奖励觉察的努力和获得奖励的概率对所需完成任务的了解程度 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n 波特和劳勒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导出了更完备的激励模式,较好地说明了整个激励过程 n (一)努力激励是指个人所受到的激励强度和由此产生的对工作付

9、出的努力程度。 n (二)工作绩效是指工作表现和取得的实际成果。 n (三)奖酬来自于工作成果和绩效,它包括内在奖酬和外在奖酬。 n (四)满意感是个人的一种内在的认知状态,表明个人在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和报酬所得的满意的感觉。 第三节 激励实务n一、了解人心演变规律是激励的前提n二、升迁是激励的最好形式n三、有效薪酬设计是激励的关键n四、激励的同时加强监管n五、思想教育工作是激励的保证思考与讨论题思考与讨论题n1、如何理解需要、动机、行为和激励之间的关系?n2、比较中西方人性理论之间的异同?n3、谈谈需要层次论的现实意义?n4、结合公平理论,谈谈管理中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n5、为什么掌握人

10、心演变规律是激励的前提条件?n6、股权激励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本章案例解读: 刘邦封将n 西汉高祖刘邦经过5年的征战,终于打败了强敌项羽,建立了稳固的西汉王朝。在论功行赏的时候,群臣互相争功,争执不休。汉高祖因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他为侯,赏赐给他的封邑最多。因此,有的武将就说:“我们的功劳都是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这些人身上披着坚固的铠甲,手中拿着锐利的武器,冲锋陷阵,南征北战,多的打过百余次战争,少的也打过几十次仗,攻打城池,占领地盘,战功大小虽然不同,可都有战功。但萧何呢?他的汗马功劳在哪里?仅仅是凭着一支笔、一张嘴发发议论,写几个字,没参加一次战斗,地位反而居于我们这些人之上,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不服!”n 于是,刘邦就对他们说:“你们都知道打猎吧!”武将们赶紧回答说知道。刘邦又问:“那你们知道猎狗吗?”武将们连连点头说知道。n 刘邦接下来说:“打猎的时候,追杀猎物的是猎狗,而发现猎物的踪迹,指示猎物所在的地方,指挥猎狗行动的却是人。萧何就像一个出色的猎人一样,发现敌人的踪迹,指示军事行动的方向。而你们诸位呢?就好比猎狗,在猎人萧何的指挥下,轻易地得到奔跑的猎物。所以,你们的功劳都比不上萧何。况且,你们都只是一个人跟随我,多的也不过是父子两三人。而萧何则全族几十个人都跟着我,尽心尽职做事,这功劳你们比得上吗?我可不能忘了他的功劳!”n 讨论:n刘邦封将封侯是否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期货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