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260734560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人教新课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_人教新课标第 2 页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是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简单介绍三棱柱) ;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立体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难点具体表现为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空间观念,比较它们的不同特征, 并能正确辨认。 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 告诉我

2、们 , 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广漠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本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下探索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效地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正如“课标”中所说的,使每一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尝试力求自己的课能够很好地渗透这个理念。1、面向全体、有效合作在整个教学环节,我始终把学生的体验、探索放在首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说一说、分一分

3、、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数一数、连一连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四种物体的特征,合作交流意识得到提高,同时也突破教学重点。片段 1:分一分师: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学生兴趣盎然,迫不急待的分组操作分类物体。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它们的形状是怎样呢?生: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长长方方的;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方方正正;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圆圆的。第 3 页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学生进行补充)。(从各小组汇报

4、的情况来看,每个小组都会把大小不一样的“球”放在一块儿,也知道把所有的“正方体”物品放在一块儿。但是,各组在形状分别为“圆柱”和“长方体”的物品的分法上不尽相同,有的小组把圆柱形的物体分为细长的和粗短的两类;有的小组把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也分为两类:即把像牙膏盒那样两头是正方形的作为一类,把两头是扁扁的长方体作为一类。那么,这样分对不对呢?老师先不让大家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桌子上的所有物品,然后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生: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都叫长方体。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片段

5、2: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师:从刚才分类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物体是最容易辨认出来的?生: 球和圆柱师马上板书(球和圆柱) 。师:为什么?生:球是圆圆的,可以滚动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再摸一摸、滚一滚你手中的球和圆柱,把你的感觉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球和圆柱分别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生: 球是圆乎乎的, 它没有平平的面, 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到处地滚动。 (学生先观察,然后用手摸一摸并滚一滚桌上的球,亲自感知球的特性。)生: 圆柱是直筒筒的, 上下一样粗,它的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大小一样。如果躺在桌子上,它就能够滚动;但是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

6、能自由滚动了。像这样的物体,不管它是长的,还是短的;是粗的,还是细的,都叫圆柱。(学生用手摸一摸细长的圆柱,再摸一摸、比一比粗短的圆柱,发现它们也是上下一样粗,两头也是平平的圆面。这样,学生很自然地把原来分成两类的圆柱摆第 4 页放到一块儿了。)师:粉笔是圆柱吗?为什么?生 1:是,因为粉笔是直直的,上下有两个圆是平平的,还可以滚动。生 2:不是,因为粉笔一头粗点,而另一头细点。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粉笔虽然直筒筒的,可以躺着滚动,但它的两头的圆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不是圆柱。师: 你们觉得较难辨认的是什么?(正方体、长方体 ) 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你手中的正方体、长方体,又有什么发

7、现呢? 生 1:长方体是长长的,我是看出来的。生 2: 长方体有 6 个面,我是数出来的。生 3: 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 。生 4: 我摸到长方体这里“尖尖的” 。生 5: 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生 6: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是无法自由滚动的。生 7:正方体的面是平的,像正方形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得到发展,并能直观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会初步辨认和区别这些物体和图形。2、精心预设,驾驭生成本课教学难点是正确辨认正方体和长方体,特别是学生对于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容易混淆。因此我对症下药,

8、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片段 3:比一比、想一想,猜想验证教师拿着一个正方体,它的六个面身穿不同颜色衣服,从不同方向转动正方体让学生观察它的每个面,猜一猜有什么特点。生:它的每个面大小是一样。师:你的观察能力真强,思维能力很活沃,掌声鼓励。验证结论:教师把拿着这个正方体,把的每件衣服(六个面面)剪下来重叠起来,学生就很明显发现它们是重合在一起的,让学生直观发现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是一样的,并数一数共有多少个面,从而证明正方体的6 个面大小一第 5 页样, ,再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和验证长方体,发现长方体上下、左右、前后的面大小一样。师生总结如下: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它有平平的6 个面

9、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也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同正方体一样,它也有平平的面,但是,与正方体不同的是,这些面的大小不是一样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教师手拿着一个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图形。(长方体或者说正方体) ,再让不同意见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生 1:我认为是正方体,因为我看到它的面是正方形。(很多学生纷纷点头,认同这个观点。 )生 2:我不同意,因为这个物体虽然有些面是正方形,但你们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发现有些面不是和它一样大的。(我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让这个学生上来操作展示论点,而其它学生带着怀疑的眼神,急于想知道验证的结

10、果。)该名学生仿照老师刚才的操作,把这个类似正方体物体的每件衣服(面)剪下来重叠起来,其它学生直观发现它的面大小是不一样,而是相对的面(上下、左右、前后)大小一样。经过这样的验证过程,那些学生才恍然大悟否定自己的初论,这时我及时表扬这位细心观察、肯于提出个人论点的同学,并介绍这个物体其实它是一个特殊的而类似正方体的长方体,并提醒学生在判断物体时要注意观察物体的面的大小,如果每个面大小都一样才确认为正方体,否则就不是正方体。学生通过刚才的猜想和验证,在碰撞的思维中,直观地掌握正确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成功地驾驭生成,不要禁锢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考虑得广一些、深一些、

11、细一些,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学生就会不被教材所禁锢,大胆讨论交流,否则,学生不敢标新立异,不敢异想天开,就会失去自我,失去创造能力。第 6 页3、课堂游戏充满精彩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操作活动,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巩固。(1)在游戏中学会辨认物体。如老师说图形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对应的物体。接着教师示范摸物体说特征,学生判断是什么图形,再请两名学生摸物体说特征,其它学生判断是什么图形。学生兴趣盎然 , 气氛热烈 , 都想亲身体验。最后请各个小组的同学模仿老师和上来的几位同学共同做的游戏(老师说出图形的名称,请同学从盒子里摸出相应形状的物品) ,然

12、后,每个小组的同学分成两个小小组。一个的同学先报图形的名称,小小组的其它同学在篮子里摸出相应的物品。这些游戏和练习的设计颇具匠心,既加深了对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精练的语言表达能力。(2) 在游戏中学会辨认立体图形。 教师用电脑把所有的物体脱去 “花外衣”,从而抽象出四种立体图形。片段 4:物体抽象成立体图形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各种实物抽象成四种几何图形,学生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一样吗?把它们的样子记起来。再设计一些游戏,初步辩认立体图形,加深知识的理解。选图形。教师出

13、示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的图片( 大小、方向不同 ),学生把它们贴在对应的名称下面。(举一个反例上下不同大小的杯子,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从而加深对圆柱的认识。)连一连。把生活物品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的连一连。数图形。(课本第 36 页第 2 题。 ) ,数一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过程中容易出现动机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到现象,教师用了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游戏法和竞赛法组织教学,通过拿一拿、猜一猜、摸一摸、做一做等游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第 7 页中思、在“赛”中比、在“比”中做,激发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又培养了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在活动中还学会了合作与创新,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存在不足之处:验证长方体各面的特征时,我还做得不够细心,课前应该把长方体上下、左右、前后的面分别用三种颜色来区分开,学生就更容易直观发现相同颜色的上下面大小要一样,以此类推,左右面大小一样,前后面大小一样,从而能正确辨认正方体和长方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