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

上传人:mg****ms 文档编号:260640678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第二课时一、导入1、读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2、激情再读。喜欢这荷花吗?带着喜爱之情再美美地读一读。3、引读第1自然段。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

2、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让我们也跟随着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边看一看吧。二、品读1、打开书,用心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2、指名交流。3、我们先来看看荷叶吧。(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荷叶怎么样?从哪些词儿感受到的?(2)交流:A、大指名说。(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挨挨挤挤。你来读好这个词。评:哦,这真是一片挨着一片啊。再指名,评:哦,这是一片挤着一片哪。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呢。啊,还一片叠着一片呢!可真多啊!一起读指名读句子。这荷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个个都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一起来读好这句话。B、绿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指名说。(碧绿)是啊,绿得鲜艳,绿得发

3、亮,多美呀!来,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C、(大、圆)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指名说。(又大又圆)用你的朗读把这又大又圆的荷叶展现在我们眼前。(3)这就像杨万里诗中所说的,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4)碧绿的荷叶一张紧挨着一张,铺满了整个池塘。怎能不说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呢?男子汉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男生齐读)此时正值清晨,那荷叶上还滚动着晶莹透亮露珠,好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怎能不说它美呢?女生一起读读吧!(女生齐读)4、赏荷花A、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1)引读:白荷花。(2)冒出来是什么意思啊?(3)那么,这句话可以改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吗?自己对比着两句话多读几遍,细细体

4、会一下。(4)指名说。想想,怎样地长才能叫冒?(使劲地长、不停地长、迫不及待地长)(随机指导朗读,评:看,这一朵白荷花冒出来啦。这一朵也冒出来啦。又一朵冒出来了。)小学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本文的3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教学难点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

5、关泰戈尔的资料。学生准备:自己预习课文,想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四、学写生字:五、课堂小结:你读了花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六、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一幅“花的学校”。七、板书设计:老师把要写的字范写在黑板上。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四、介绍,: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优美而富有童趣,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动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六、作业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篇3教学目标1交流阅读名著的收获,小学语文5年下

6、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2积累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3了解西游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一)交流讨论1在本组学习过程中,你喜欢那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分小组就共同感兴趣的人物交流分析:这个人物的外貌、性格、语言等等3喜欢他是为什么?除了课文中的这些情节,你在课外阅读时,还有哪些有关于他的描写?4全班交流5性格比较:廉颇与蔺相如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有什么特点?除了书上的这个故事,你平时阅读中还发现他们俩有什么特点?6是怎样围绕这样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学习的写作方法)(二)小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他的经历不同,对

7、书中任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5年下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渎课文歇后语。2与同桌互读,争取背诵。3谈谈自己对歇后语的理解。4情景造句练习。5列举自己知道的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三、课外书屋1介绍西游记2交流自己对西游记的认识。3教师介绍西游记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东亚、东南亚的影响。4谈谈自己在看西游记过程中的趣事。小学语文教案篇4设计和反思教学要求: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教学重

8、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仪休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3、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教学过程:一、通过对比,了解戏剧。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剧吗?老师给大家看一段戏剧,想想看,要演好一场戏,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化妆、服装、道具、布景、演员、灯光)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剧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出示课题)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括号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师述:

9、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的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出示)剧本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朗读时,只需读人物对话。舞台说明不要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根据剧本长短和情节的繁简,戏剧分独幕剧和多幕剧,只有一幕的戏叫独幕剧,一幕以上叫多幕剧。本剧是独幕剧。二、感知课文,学习字词。1、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生字,指名读,领读。拒收鲁国宰相幕起麻烦务必腥味呕吐违犯法纪哇无可奈何恍然大悟日夜操劳心满意足(2)讨论理解词语。(3)写字指导。(4)描红。(5)再读课文基础上,

10、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创设情境,感悟人物。1、自学讨论。在询问台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归纳出示:a)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b)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c)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1)放古乐,学生自学。(2)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但一些同学也碰到一些难题,让我们在小组中来交流、补充。小组学习交流。2、精读感悟。(1)、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过渡:公仪休喜

11、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2)、(看动画,听读。)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拒收的话。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样说?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回绝。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练读。(过渡: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3)、学生读出,出示一段话。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

12、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才会一直吃到鲜鱼。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3、分角色朗读课文。四、小结课文,提出要求。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

13、感悟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人物形象。2、学习独幕剧表演。课前准备:帽子、鱼等道具。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2、我们今天要演的一部戏是公仪休拒收礼物,想想怎样才能把这本独幕剧给演好了?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戏要演得好,不仅要做到形似,还要做到神似。剧本中的故事是由人物对话展开的,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等都隐藏在对话之中。所以,为了演得逼真,要请你:(板书)认真去读人物对话,仔细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反复朗读体验他的内心活动。学生自由读书。二、交流感受,表演评议。1、你对谁感兴趣?为什么?(同桌互说)2、四人小组演剧本。3、一小组上台演。4、评议(让学生充分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导朗读。)5、在评议的基础上小组再演。6、安排活动。分别采访公仪休、管家和子明,在采访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人物情感,领悟人物形象。三、通过刚才这样读、演、评、采访等活动,我想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更近了一步,现在有没有兴趣和信心演得更好。1、指名四位同学再次上台表演。激励性评价。2、课后你想做些什么?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0公仪休拒收礼物爱吃鱼拒收鱼法纪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后所思依据自己精心准备的设计组织教学,我感觉得心应手,课堂上高潮迭起,学生学得也较扎实,效果较好!课后想想,成功的原因也许就在这里:一:以中心问题组织教学。中心问题“我们看到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