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件:第一节固定资产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60549346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课件:第一节固定资产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会计学课件:第一节固定资产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会计学课件:第一节固定资产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会计学课件:第一节固定资产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会计学课件:第一节固定资产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课件:第一节固定资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课件:第一节固定资产(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资产(二)第一节固定资产第二节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固定资产的特征(1)以经营使用为目的,而不是为了出售。与存货区别(2)是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区别(3)使用期限较长。与流动资产相区别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1)该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风险和报酬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注意:1)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2)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的确认问题各部分可以独立提取折旧时,应将各部分看作独立的固定资产。3)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

2、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经济用途 、使用情况 、所有权 、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 1)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职工食堂、浴室等使用的房屋、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2)按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类,可分为在用固定资产(包括由于季节性经营或大修理等原因暂时停止使用和企业出租经营性出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内部替换使用的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指已完工或已购建的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以及因进行改建、扩建等原因暂停使用

3、的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本企业多余或不适用,需要调配处理的固定资产。3)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分类可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包括自用和租出)和租入固定资产。4)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可(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3)租出固定资产(4)不需要用固定资产(5)未使用固定资产(6)土地:指过去已经估价单独入帐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帐。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四)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指确定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历史成本计价 原始成本计价它是指

4、企业在取得某项固定资产的同时,为购置和建造这些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全部支出。这一方法客观、操作方便,但不能反映资产的技术寿命动态变化过程,只能适用于与技术关联程度不大的固定资产。重置成本计价重置成本,是指按现付市场价格重新购置某固定资产所要支付的金额。这种方法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但日常实务操作比较困难,计价成本较高,它适用于企业购入旧的固定资产、盘盈,接受投资的资产。账面净值计价固定资产净值也称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已经折旧后的净额。这种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毁损而导致的财产盈余或损失。固定资产的价值构成 固定资产的价值构成是指固定资产价值所包括的范围。 它

5、应包括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既有直接发生的,如购置固定资产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有间接发生的,如应分摊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合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等。由于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同,其价值构成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差异。固定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购入:买价、相关税费、其他费用(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等)自行建造: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与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投资者投入:合同或协议的约定价值。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初始入账成本+弃置费用。二、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固定资产在建工程1、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1)不

6、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包括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借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贷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等例1例1:某企业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发票价格50 000元,增值税额8 500元,发生的运费2 500元,款项全部付清。编制会计借固定资产52500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8500贷银行存款61000(2)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借 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发生的安装费用:借 在建工程 贷 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7、等固定资产完工:借 固定资产 贷 在建工程例2例2: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 5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 000元。安装设备时,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价值1 500元,购进该批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额为255元,支付安装工人的工资2 5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购入设备及支付运费分录:借 在建工程 51 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8 500贷 银行存款59500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借 在建工程 1 755 贷 原材料1500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55支付安装工人的工资:借 在建工程 2 500 贷 应付职工

8、薪酬 2 500借应付职工薪酬 2 500贷银行存款2500固定资产完工结转:借 固定资产 55 255 贷 在建工程55255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1)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入帐价值的确定 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按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所消耗的材料、人工、其他费用和交纳的有关税金等)确定其价值。(1)自营工程通过“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工程物资企业购入的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增值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实际成本。剩余物资可转为企业库存材料,如果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应按减去增值税进项税额。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

9、过失人赔偿后的差额,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例:某企业自行建造仓库一座,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专用物资等200 0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34 000元,实际领用工程物资(含增值税)210 600元,剩余物资转作企业存货;另外还领用了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0 000元,应转出的增值税5 100元;支付工程人员工资50 000元,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10 000元。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借 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234 000 贷 银行存款 234 000工程领用物资借 在建

10、工程建筑工程(仓库) 210 600 贷 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210 600工程领用原材料借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仓库) 35 100 贷 原材料 30 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 100支付工程人员工资借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仓库) 50 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 50 000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劳务支出借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仓库) 10 000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0 000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借 固定资产仓库 305 700 贷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仓库) 305 700剩余工程物资转作企业存货借 原材料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11、400 贷 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23 400(2)出包工程企业按规定预付承包单位的工程价款时,借在建工程工程贷银行存款工程完工收到承包单位帐单,补付或补记工程价款时,借在建工程工程贷银行存款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工程。例5 2012年3月2日,甲公司将一幢新建厂房工程出包给乙公司承建,按规定先向承包单位预付工程价款400 000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2012年7月2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收到承包单位的有关工程结算单据,补付工程款172 000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2012年7月3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经验收后交付使用。 预付工程价款:借在建

12、工程厂房400000贷银行存款400000补付工程款:借在建工程厂房172000贷银行存款172000厂房完工交付使用时:借固定资产572000贷在建工程厂房572000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企业对投资者投资转入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一方面反映本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加,另一方面要反映投资者投资额的增加。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记帐。借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例4: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投入的固定资产一台,乙公司记录的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100 000元,已提折旧 10 000元;甲公司接受投资时,双方同意按原固定资产的净值确认投资额借固定资产90000贷实收资本90000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

13、一)折旧的性质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积金额。(或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1、折旧的基数,即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固定资产的帐面净值;(其大小决定了每期计提折旧的数额)2、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指预计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固定资产原值与净残值之比,决定了实际计提折旧的净额)3、

14、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经济寿命-决定了每期固定资产折旧数额的相对数)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3、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1、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2、按月计提;3、提足折旧继续使用与提前报废;4、达到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固定资产(四)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方法有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直线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也称

15、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平均年限法(1)定义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这类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2)公式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100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3)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综合折旧率(4)优点:计算简便、分布均衡(5)缺点:前后期效率与效益的不对称;实际中后期费用超过前期

16、费用。例:某企业有一厂房,原价为500 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按照有关规定,该厂房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要求:计算该厂房年折旧率和月折旧额。 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100预计使用年限 1-2% =-=4.9% 20月折旧额=500 000*(1-2%)*4.9%/12=2 0002)工作量法(1)定义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适用于在各个会计期间不大使用的固定资产及大型专用设备、车辆、飞机、船舶的折旧。(2)公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3)优点:效能与效益的配比(4)缺点:总工作量难以估计例: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 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其报废时的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 000公里。要求计算该辆汽车的月折旧额。每公里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60000*(1-5%)/500000=0.114元月折旧额=0.114*4 000=456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1)定义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