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60549344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Money and Monetary System)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为货币银行学的基础。应重点掌握和理解货币是如何产生的,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把握其演变规律,同时了解一些货币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此基础上研究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历史演变、货币层次的划分等问题,为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 货币概说2.1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2.2 货币的职能2.3 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2.4 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2.5 货币的层次划分2.1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2.1.1 货币的产生2.1.2 货币的本质2.1.1 市场经济与交换行为 1.市场经济是

2、一种交换经济(Exchange Economy)。 2.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Division of Labor)。 3.社会分工的存在导致任何人都只能对一部分资源拥有所有权,要想获得别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源,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交换制度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交换的两种形式:物物交换(Barter)与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物物交换向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的演变 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 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 1.需求的双重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 2.交换系列的无限延长 3.难以建立相互一致的交叉兑换比率 4.缺少普遍接受的价值储存手段 时间的双重巧合(Double

3、 Coincidence of Time) 地域的限制(Restriction of Region) :郑和下西洋与丝绸之路货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简化交换的方式,扩大交换的范围。 2.提高经济效率和挖掘生产潜力。 3.为整个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经济范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4.促成商品跨时间的交换。 解决了需求上的双重巧合问题。 解决了时间上的双重巧合问题。 拓展了交易的地域。 使购买力一般化,有利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货币选票(Money Vote)2.1.2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货币是从商品中游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4、特殊商品。 货币是商品。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2.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2.2 货币的职能 (Functions of Money) 2.2.1 价值尺度(Unit of Account) 2.2.2 流通手段(Medium of Exchange) 2.2.3 贮藏手段(Store of Value) 2.2.4 支付手段(Repayment of Debt) 2.2.5 世界货币(International Money)2.2.1

5、价值尺度 1.概念: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3.价格标准(Price Standard):货币计量单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如:1两黄金,1两又分为10钱。 4.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 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 区别:前者代表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后者代表一定的技术重量,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前者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后者是由国家用法律加以规定的。前者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后者一经规定就比较稳定。

6、2.2.2 流通手段 1.概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着流通手段职能。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数/货币流通速度2.2.3 贮藏手段 1.概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2.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真实的、具有完全价值的货币。 3.货币流通的调节器:举例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又有实际价值(自身内含的价值量)。假设社会上有1000件等价值的商品,一件商品内含的价值量与一枚金币内含的价值量一样,同时假设一枚货

7、币在一年只流通一次,则社会上需要1000枚金币。 反证:假设发行了11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的实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低于一件商品,理性的人必然将金币从流通中撤出一部分,以金属条块的形式保持价值。 假设发行了9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的实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高于一件商品,理性的人必然会将原先收藏起来的金币或金属条块重新投入流通。 总结:因此,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抉择机制使货币贮藏手段职能发挥着货币流通的调节器的功能,货币过多时会自动趋于减少,在过少时会自动趋于增加,货币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恰好满足流通的需要,既不过多,也

8、不过少。 拓展: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是否存在,WHY 货币失去实际价值,只有名义价值。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下降(通货膨胀)都只会促使人们加速出让自己手中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是减少反而是增加;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上升(通货紧缩)都只会促使人们推迟货币的支付,货币数量不是增加反而是减少。 “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2.2.4 支付手段 1.概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2.表现形式: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回流出现分离 活学活用: 在现行工资制度下,货币在工资的发放中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9、还是流通手段职能? 分析的出发点:二者的区别在于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回流之间是否存在时间间隔。流通手段下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商品让渡与货币回流之间不存在时间间隔;支付手段下商品让渡和货币回流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在现行工资制度下,无论是月工资制度还是周工资制度,劳动是每天每时每秒进行的,而工资只在某一天发放,因此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而非流通手段职能。2.2.5 世界货币 1.概念: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2.表现 (1)国际间的支付手段 (2)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 (3)国际间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一点总结 在五大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货

10、币两个最早的、最基本的职能,而价值尺度又先于流通手段职能。补充:西方货币银行学中的货币的职能 Money is something act as medium of exchange and store of value. Money is anything that is generally accepted in payment for goods or services or in the repayment of debts. 1.货币作为交换媒介(Medium of Value):首要功能 2.货币作为记账单位(Unit of Account) 3.货币作为价值的贮藏(Store o

11、f Value) 4.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标准(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下列阐述分别描述的是货币的什么职能:这个人很有钱。价值贮藏他一个月挣1万多元。支付手段张三从商业银行贷款10万元购买住房。支付手段李四花了1万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流通手段王五今天在大连市商业银行存入了2万元。 贮藏手段物价上涨了,钱毛了。价值尺度现在商场都在打折,皮尔卡丹西服才卖2000多元。价值尺度2.3 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2.3.1 支付制度的变化2.3.2 货币的形态2.3.3 货币形式的最新发展电子货币 2.3.1 支付制度的变化1.以贵金属为基础的支付制度2.纸币的使用3

12、.支票的使用4.资金调拨电子系统2.3. 2 货币的形态 1.实物货币(Commodity Money) 2.金属货币(Gold Standard) 3.纸币(Fiat Money) 4.存款货币(Credit Money) 货币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货币必须具有实际价值即必须是商品的属性日益减弱,货币的普遍接受性特征日益增强。补充:信用货币 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概念: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 信用货币流通的基础:信用货币的流通是建立在一种信念的基础之上的,即持有者相信信用货币能够购买到其所载明的价值量。这一信念一旦破灭,整个货币体系和信用体系将彻底崩溃。因

13、此,现代中央银行的最重要职责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形态:流通中的现金(Currency) ,即辅币和纸币;银行存款(Bank Deposit) ,主要是银行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 Sight Deposit) Fiat money is a wondersome thing. Today a person is willing to accept dollars for a cow because she believes that tomorrow she can use those dollars to buy a pig because she believes th

14、at the owner of the pig believes that he in turn can use the dollars he gets for the pig to purchase a bunch of chickens because she believes that he believes that the owner of the chickens believes Fundamentally, the value of the money relies on a vast of system of iterated beliefs: it is common kn

15、owledge (everybody believes everybody believesad infiniturn) that little green pieces of paper are a store of value. Susanne Lohmann, Why Do Institutions Matter? 20012.3.3 货币形式的最新发展电子货币 (E-money) 1.概念:所谓电子货币,在目前的情况下,一般是对“通过电子信息的交换完成结算的系统”的总称。 2.特征: 基本特征:用一定数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

16、直接支付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 其他特征:技术方面的特征(使用了电子化方法并采用了安全对策),结算方式的特征(分为预付型、即付型和后付型),流通规律的特征(既有允许一次换手,也有可多次换手的形式),电子化的结算可以分为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支付方法的电子化。2.4 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Monetary System)2.4.1 货币制度的形成2.4.2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2.4.3 货币制度的演变2.4.1 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2.4.2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货币金属(Monetary Metal) :货币由何种金属铸造,金属货币制度的最基本要素。 货币单位(Monetary Unit) :规定名称和所含的货币金属量 2.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本位币(Standard Money)与辅币 (Fractional Money ) 3.金准备制度:增强公众对信用货币的信心 本位币(Standard Money) (1)含义: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主币 (2)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