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课件:第四章 旅游资源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60549262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0.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学概论课件:第四章 旅游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第四章 旅游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第四章 旅游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第四章 旅游资源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第四章 旅游资源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学概论课件:第四章 旅游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学概论课件:第四章 旅游资源(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旅游资源n学习目的:n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n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n熟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内容和原则n重点:旅游资源概念、特点及旅游资源开发原则n难点:开发与保护的内容和原则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念、特点及分类n一、旅游资源的定义n(一)南开版教材:n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客观事物均可构成旅游资源。n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标准)你能说出哪些种类的资源?海底海底天空天空大地大地中国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把资源划分

2、为十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二、旅游资源的特点(一)观赏性(二)地域性及不可移动性(三)易损性(需维护得当) (四)季节性及动态性(五)重复使用性与可创新性(六)共享性三、旅游资源的分类n最常见的划分:n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分为两大类型:n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n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n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活动留下的,是人工创造出来的。n三类划分:n(一)自然旅游资源n(二)人文旅游资源n(三)社会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旅游资源细分为8主类、31亚类、

3、155基本类型n1.地文景观n2.水域风光n3.生物景观n4.天象与气候景观n以上属自然旅游资源类n5.遗址遗迹n6.建筑与设施n7.旅游商品 n8.人文活动 n以上属人文旅游资源类 宇宇宙宙星星空空大大漠漠荒荒原原海海涛涛雷雷鸣鸣霞霞光光云云雾雾高高原原雪雪域域阳阳光光雨雨露露野野生生生生物物田田园园风风光光山山川川原原野野江江河河湖湖海海落落霞霞飞飞雁雁钱钱塘塘观观潮潮美国国会山美国国会山北京天安门北京天安门埃及金字塔齐长城遗址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n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n旅游资源的开发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n现实旅游资源:指那些已经具备接待条件

4、,并且正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n潜在旅游资源:指那些本身具有一定吸引力,但由于不具备交通及其他接待条件,或者是由于缺乏宣传还不大为外人所知,目前还没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的旅游资源。二.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n特定空间的旅游资源要变为现实旅游地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具备一定数量的吸引力较强的旅游资源。2)具有一定的可进入性。3)一定规模的设施接待能力。n开发内容:n1)旅游资源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n2)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n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n3)建设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如宾馆饭店、旅游商店、娱乐场所等。n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n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的旅

5、游服务人员。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n1、保护性原则n1)尽可能保护自然和历史原貌。n2)注重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平衡丽江古城杭州西湖泰泰山山天天下下雄雄黄黄山山天天下下奇奇华华山山天天下下险险峨峨眉眉天天下下秀秀武陵天下妙武陵天下妙青城天下幽青城天下幽2、独特性原则1)尽量挖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2)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趣味思考:泰山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的一块摩崖刻石n3、经济性原则n1)经济贡献。n2)竞争影响。n3)尽量利用本土资源。景区原住民景区原住民生态文明特色旅游乡村示范点 4、市场性原则1)旅游者需求 因素2)地方政策和 发展战略世界旅游旅行业对中国市场抱有极大信心世界旅游旅行理

6、事会总裁让克洛德_鲍姆加滕说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四、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资源评价n(一) 评价标准n1、美学标准:n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的美学质量的高低或特色进行评价。n2、社会标准:n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能否体现当地现今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特色进行评价。n3、历史标准:n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能否反映当地过去的历史文化风貌进行评价。n4、市场标准:n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所吸引的客源对象、吸引程度和客源规模进行评价。n5、综合标准:n从市场观念出发,同时也涉及美学、社会及历史等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二)评价的内容n1、旅游资源价值评价:n美学观赏价值n历史文化价值n科学考察价值n个性特色价值n规模与组合价值n经

7、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价值n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n旅游自然环境n旅游经济环境n旅游社会环境n旅游环境容量(生态,经济,社会,心理)n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n区位条件;客源条件;投资条件;n施工条件;开发现状条件。(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方法1.1 一般体验性评价法1.2 “六字七标准”评价法1.3 “三三六”评价法“三三六”评价法:该方法由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亭教授提出, “三三六”是指“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具体地说: “三大价值”是指历史文化、艺术观赏和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 是指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六大条件”是指地理位置及交通、景观地域组合、旅游

8、资源环境容量、客源市场条件、投资条件与施工难易度。n2、定量评价方法n2.1 单因子技术性评价n集中考虑某些典型因子,一般局限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对专项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海水浴场、温泉浴场、滑雪、登山等尤为适用。地形的适宜性评价n地形因素对于运动型的旅游活动至关重要,是关键的旅游资源因子。n各种参与型的旅游活动对地形的倾斜程度(坡度)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如滑雪要求的坡度,必须在35以下,但滑雪区缓坡(10以下)所占面积太大,又会影响滑雪者的体验水准,难以吸引大量滑雪者。海滩及海水浴场评价标准 (乔戈拉斯,1970) 1)用于阳光浴等消极活动,要求海滩沙质细洁,至少长91米,宽15米沙滩在全年中

9、应有80以上的时间免于暴晒;后腹地有遮掩、树木,而且环境幽雅,无人工废物和自然灾害物,坡度小于15,具开发潜力。n2)用于游泳等积极活动,要求水底无或很少有淤泥,水质五色无味,大肠杆菌群数含量小于100个lOOml,无生物垃圾,高潮时深8英尺的海底无珊瑚和尖石,无危险激流,与水域邻接之海滩坡度不大于8,海滩性质同上,但要求更长更宽。一年中应有9个月的时间适于游泳。n2.2 多因子综合性评价n具有更大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其中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模糊数学评价法、观赏型旅游地综合评价法、以及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共有因子评价法等。n多因子

10、综合评价:在考虑多个因子的基础上运用数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旅游资源自身及外部环境和开发条件进行评估的一种定量方法。该方法的评价目的是对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进行比较,以及对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度进行排序;评价内容不仅包括旅游资源本身要素,还包括旅游资源的外部环境和开发条件;对于同类型旅游资源一般采用统一的评估系统;评价结果多是数量化的指数值。层次分析法n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定量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就是将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内在因素通过划分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再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就每一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其权重值,并通过排列结果,分析和解决问题。

11、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图n模型树的建立,实际上将旅游资源的复杂问题分解成了若干层次。n评价中涉及的众多指标因素对于评价目标的重要性程度是不同的。在资源定量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对这些指标按重要性排序。n邀请相关学科(如地理学、旅游学、建筑学、园林学)的专家学者和旅游行政管理人员10-20位,以填表方式,按照(重要性相同为1,稍重要为3,重要为5,明显重要为7,极端重要为9)判断级别,对同一层次中的各因素间相对于上一层次的某项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判断,提出个人意见。然后用计算机进行整理、综合、检验,最后排出结果。n对评价项目层和评价因子层,也按同一方法计算出权重,根据权重排序结果,再以100分

12、赋予各个因素以分值,就可得每一项目和每一因子在100分中占据多少分值。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因素权重分配表n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后,还需对每一因素按一定分级给定记分标准。例如采用模糊数学十分制记分法,记分标准如下表。对于各个评价单元的模糊得分,通过专家评分法来求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基本指标模糊计分表n最后利用得出的各个层次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及旅游资源各项指标得分值,利用公式(如下)计算,得出最终的综合结果。n公式:En式中:E为旅游资源综合性评估结果值;nQ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nP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值;nn为评价因子的数目。国标使用的评价方法2003年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

13、分类、调查与评价n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 、“资源影响力” 、“附加值”。n“资源要素价值”(85分)n“观赏、游憩、使用价值”n“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n“珍稀、奇特程度”n“规模、丰度与几率”n“完整性”资源要素价值(85分)n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n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022n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13n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26n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51n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n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

14、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520n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913n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26n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51n珍稀、奇特程度(15分)n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1513n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129n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84n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31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n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

15、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108n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75n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43n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21n完整性(5分)n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54n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3n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2n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1n“资源影响力”(

16、15分)n“知名度和影响力”n“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1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世界范围内知名,世界承认的名牌。108全国范围内知名,全国性的名牌。75本省范围内知名,省内的名牌。43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本地区名牌。21n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n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54n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3n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2n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1n“附加值”n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计分与等级 n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n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n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n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n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n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n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n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五、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n1、含义:指对有关开发项目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就该项目的开发在经济上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期货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