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8章第1节经济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60546040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PTX 页数:127 大小:1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第8章第1节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财务管理第8章第1节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财务管理第8章第1节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财务管理第8章第1节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财务管理第8章第1节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第8章第1节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第8章第1节经济(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八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50年代学习苏联的经济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特点: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主要的经济活动按计划规定进行,国家计划不仅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而且覆盖社会主义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微观经济活动。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计划经济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具有非常强的资源动员能力,它能够利

2、用行政手段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 计划经济体制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缺乏效率,高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获得;技术创新速度缓慢,许多产品几十年不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商品短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计划经济的改革历程: 5050年代初,毛泽东对苏联体制的年代初,毛泽东对苏联体制的弊端有所察觉,首先提出质疑弊端有所察觉,首先提出质疑。 19195858年郑州会议,毛泽东指出年郑州会议,毛泽东指出“ “商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 ”。“ “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出商品生产与资本主

3、义相联系,就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出社会主义。出社会主义。”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计划经济的改革历程: 第一次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 “体制下放” 改革,权力逐级下放到地方政府,调动各方积极性。“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调整不但没有形成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反而强化了计划经济体制。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78 1978年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企业有更多:让企业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的经营自主权 。 1984 1984年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

4、会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公有制基础: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 1992年年党的十四大党的十四大:“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把企业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把企业推向市场推向市场。”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7年十五大:“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在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了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第一节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002年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混合所有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保护公私财产权等。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突破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概念。 第二阶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长期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6、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想。 第四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7、,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绘制了一幅蓝图。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在市场经济理论方面有重大突破,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怎样结合这一历史性难题,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向了全面的攻坚阶段。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和加强

8、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为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宏观调控上,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把市场调节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既充满活力,又协调稳定。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第一节建设中

9、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二,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保证市场机制作用得以全面发挥的重要条件,也是连接政府和企业等各类经济主体的枢纽。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三,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也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

10、人收入分配制度。这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的有力手段,也是保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对于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心环节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第一,这是由国有企业的地位所决定。国有大中

11、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固定资产(净值)在国有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第二,由企业的现状决定的。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营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效益不高,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的生活。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

12、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978-1984,扩权让利,重点是调整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关系1985-1992,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1993年至今,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最早试行扩权的四川化工总厂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大中型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革的方向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

13、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市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的企业产经济条件下,以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为主体,以企业承担有权制度为主体,以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限责任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度。第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第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实现了股东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产权清晰特征之一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

14、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通过法律法规确立出资人通过法律法规确立出资人和企业法人对企业财产分别拥和企业法人对企业财产分别拥有的权利、承担的责任。有的权利、承担的责任。权责明确特征之二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实行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分实行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分开,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开,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应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企分开特征之三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现代企业制度

15、的基本特征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合的经营机制。管理科学特征之四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初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建立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步建立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国有企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机制转换,国有企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控制力显著增强,国有资产总提高,控制力显著增强,国有资产总量在量在200120

16、01年底达年底达109316109316亿元,比亿元,比19951995年增长年增长91.4%91.4%,实现利润从,实现利润从19891989年的年的743743亿元增加到亿元增加到20012001年的年的2388.562388.56亿亿元。元。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市场的有机统一体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系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农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北京金融一条街银行一条街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金融市场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银行向同行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 国债市场债券市场(企业债券)股票市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下岗女工再就业归国学子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81届广交会“菜篮子”工程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特性“发达”是指市场规模宏大,发育成熟、运行高效;“完备”是指市场种类齐全;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