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课件资料.

上传人:没有****飞上 文档编号:260544699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PT 页数:161 大小:55.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学课件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医学影像学课件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医学影像学课件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医学影像学课件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医学影像学课件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学课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学课件资料.(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 医学影像学 2 2 学习医学影像学课程的要求: 1、熟悉各种检查方法、图像特点。 2、掌握临床常见病影像诊断要点。 3、了解各系统各脏器的影像解剖 。3 3 医学影像学-是借助各种医学成像设备和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影像学概念:4 4 医学影像学范围包括:1、影像诊断学: X线诊断(CR、DR、DSA) CT诊断 MRI诊断 超声诊断(US) 2、介入放射学: 介入诊断学 介入治疗学3、核医学影像诊断(ECT、PET、SPECT) 5 5 第一章 影像诊断学总论6 6 X线的发现: 1895年伦琴发现X线后,X线就用于人体检查,疾病的

2、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7 7 影像技术的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超声成象,核素-闪烁显像。7080年代出现了CT、MRI、PET、SPECT 。近30年来,影像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更新,使影像诊断从单一的形态成象发展为形态成象、功能成象和代谢成象并用的综合诊断。8 8 放射诊断学领域的扩展: 随着上述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宽了原有放射诊断学领域,形成了包括常规X线诊断、超声诊断、核素显像诊断、CT和MRI诊断在内的医学影像诊断学。9 9数字化成像的发展与优势: 数字化成像已由CT、MRI等扩展至X线成像,如CR、DR。数字化成像有利于图像信息的保存和传输。PACS系统使影像科数字

3、化、无胶片化成为了可能,也实现了快速远程会诊 。 介入放射学自70年代以来,开始为临床的治疗与诊断作出了贡献,与外科、内科一起并列为三大治疗体系。1010 学习医学影像学应注意: 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或信息来源是图像。 影像诊断主要是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而作出的。 不同成象技术在诊断中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影像诊断价值是肯定的,也是有限度的。1111 第一节 X线成象一、X线成像原理 X线是波长极短,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0.000650nm。 0.000650nm13(一)X线的产生: X线是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钼靶)面时产生的。 X线发生装置:X线管、变压

4、器、操作台1414X X线发生装置:线发生装置:X 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线管、变压器、操作台151516161717 (二)X线的特征 1、穿透性: X线成象的基础。 2、荧光效应:X线透视的基础。 3、感光效应:X线摄影的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防护和放射治疗的基础。 1、穿透性:X线成象的基础。 X线波长短,穿透力强,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穿透的程度与物体的密度、厚度和电压相关。 2、荧光效应:X线透视的基础。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成波长长的可见荧光。X线透视 (3)感光效应:X线摄影的基础。 经X线照射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产生潜影,经显、定影处理,感光的溴化

5、银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沉积于胶片的胶膜内,产生黑白灰度不同的影像。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的基础。 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X线射入人体,也产生电离效应,可引起生物学方面的改变,即生物效应。 空气的电离程度与空气所吸收的X线的量成正比,通过测量空气电离的程度可测X线的量。24(三)X线成像原理2525二、二、X X线成象设备、性能线成象设备、性能(一)传统X线设备、性能 通用型X线机、胃肠X线机、心血管造影X线机、床旁X线机、乳腺X线机、牙科X线机等。 优点:空间分辨力高;整体显示较大范围;辐射剂量低;费用低。 缺点:密度分辨力低;影像重叠影像显示;灰度与摄片条件有关,不可调

6、;胶片利用、管理不便。2626 (二)数字化X线设备、性能 CR(计算机X线成像),以IP板为载体,可 与传统X机组合。 DR(数字X线成像),用平板探测器为载体 优点:摄影条件的宽容范围较大;提高了图像质量;有图像处理功能;图像信息可摄成照片或由光盘存储;可输入PACS中。27272828 (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性能 DSA-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重叠的骨骼和软组织影,突出血管影像的成像技术。常以时间减影法,形成血管影像。目前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也是血管内介入治疗不可缺少的成像手段。 2929颈内动脉造影30303131 三、X线检查的方法(一)普通检查: 1、

7、透视:操作方便,费用低,缺客观记录,清晰度差。 2、摄影:对比度及清晰度均较好,永久记录,最常用。3232 (二)特殊检查(1)软线摄影(钼靶摄影):检查软组织(乳腺)。(2)高千伏摄影:胸部(特别是尘肺)。(3)体层摄影、放大摄影、荧光摄影等被CT取代。3333 (三)X线造影检查 造影检查-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即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也称造影剂。34341、对比剂高密度对比剂:钡剂、碘剂 钡剂:硫酸钡 碘剂:离子型(泛影葡胺):易过敏 非离子型(碘海醇):CT增强常用。低密度对比剂:气体(空气

8、、氧气),已少用。35352、造影方法直接引入: 口服:上消化道钡餐 灌注:钡灌肠、逆行尿路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 穿刺注入法:心血管造影、脊髓造影间接引入:利用生理代谢过程(静脉尿路造影)。36363、检查前准备及造影反应的处理 了解过敏史及肾功能情况,让患者知情同意。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材,严防意外发生。对比剂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循环衰竭,喉头水肿,哮喘等,应立即停止造影,积极抗休克、抗过敏治疗。3737 四、X线检查的安全性 1、X线的危害 X线照射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接触过量辐射,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甚至放射损害。 2、防护对象 从事放射诊断与治疗的工作人员,接触X线的患者,尤其应重视孕

9、妇、小儿患者和介入放射工作者。3838 3、防护方法与措施 可采取屏蔽防护、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 393940404141 五、X线图像特点 1、用密度的高低表达图像的明暗程度(灰度)。(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的X线量多,在图像上呈白影。反之,物质的密度低,比重小,吸收的X线量少,在图像上呈黑影 。 2、空间分辨力高。 42424343第二节第二节 X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一、一、CT CT 成像基本原理、设备、性能成像基本原理、设备、性能(一)(一)【设备设备】 多层螺旋多层螺旋CTCT(MSCTMSCT) 双源双源CTCT:两个球管、两组探测器两个球管、两组探测器 能谱能

10、谱CTCT:可以消减图像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可以消减图像伪影,提高图像质量。4444 2、CT机的基本结构: 由X线源(球管)、探测器、计算机(数据处理)及显示器、存储器等几部分组成。4545SCT (二)CT成像的主要优势: 1、密度分辨力高:能清晰显示密度差别小的软组织结构和器官(脑、腹盆部等) 2、可行密度量化分析:以CT值表示CT图像密度高低,具有量的概念。 4747 3、组织结构影像无重叠 CT图像是断层图像,无重叠,明显提高病变检出率。 常用横断面,可以重建成冠状面和矢状面的断层图像。 4、可行多种图像后处理。4848 (三)成像局限性 1、不能整体显示器官结构和病变; 2、CT检查

11、使用X线,具有辐射性损伤; 3、CT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 受限; 4、CT对疾病的定性诊断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度。4949 三、CT检查方法 1、平 扫 :不用对比剂的扫描。 2、增 强 :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扫描。 分为:普通增强 多期增强 CT血管成像(CTA) 灌注成像5050平扫平扫 增强5151冠状动脉成像52525353 3、CT能谱检查: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提供了多种定量分析方法与多参数成像为基础的综合诊断模式,如物质图像、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等。其独特的多参数成像模式与常用的CT诊断模式有所不同,熟悉其成像原理、影像表现与应用价值会对CT诊断和应用带来很大的帮助。5454 (四)图像后

12、处理技术可重建出高质量任意层面二维、三维立体图像、CTA图像、官腔器官的CT仿真内窥镜成像等。5555 二维显示(二维显示(cor-2Dcor-2D)肩胛骨软骨瘤5757CTA三维重建:显示肿瘤与血管、颅骨的关系5858腰椎腰椎三维三维重建(重建(SSDSSD、VRTVRT)5959 支气管镜6161四、四、 CTCT图像特点图像特点 (一) CT图像特点 1、用密度的高低表达图像的明暗程度. 2、密度分辨力高。提高病变检出率。 3、能够进行密度的量化分析(CT值)。 4、CT图像是断层图像,无重叠。 5、能进行多种后处理。如SSD、MIP、MPR、CTA等。62626363颅骨重建SSD64

13、64CT灌注成像显示左侧脑梗死半暗区脑灌注成像6565脑动脉瘤6666普通(5mm)高分辨(1mm)6767不同检查技术成像显示冠状动脉(不同检查技术成像显示冠状动脉(CTACTA与与DSADSA)比较)比较6868CT尿路成像(CTU)6969区分新旧骨折区分新旧骨折7070 第三节 超声成像 超声是指声源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征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征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进行接受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形、曲线或数据,以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7171一、超声成象的基本原理与设备一、超声成象的基本原理与设备 (

14、一)超声波的物理特征 1、方向性或指向性: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在介质中传播呈直线,具有良好的方向性或指向性。 2、反射、折射和散射: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与介质的声阻抗密切相关。7272 3、吸收与衰减: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声能逐渐减少,称为衰减。 4、多普勒效应:超声束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其反射波的频率将发生改变。如心脏血管的检测。7373 二、 超声检查技术 超声成像主要有二维(B型)、M型和D型。 1、B型超声:灰度调制型 2、M型超声:幅度灰度型 3、D型超声:多普勒超声 4、腔内超声:特殊超声,经直肠等 近年来,超声发展迅速,三维、四维超声,弹性成像等新技术。n超声弹性成像(亦称实时

15、应变成像)比较加压(用超声探头紧压病变)前后乳腺病变弹性信息的超声图像。施加一个外力后,比较柔软的正常组织变形超过坚硬的肿瘤组织。加压前后病变有无改变说明病变的僵硬度,后者是鉴别病变性质的重要参数。 7474 三、 超声图特点与限度 1、断层图像:探头所扫查的部位构成的断层图像。 2、以明暗之间不同灰度反应回声强弱。 3、可动态观察血流方向、速度及血流性质无创性血管造影 4、图像受气体和皮下脂肪干扰。7575 四、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无创伤、无痛苦、无电离辐射、(无)对比剂。特别是观察胆道系统、妇科、心血管有独特优势。还有腔内超声、术中超声。 图像分析:了解切面方位,认识局部的解剖结

16、构。 外形、边界、内部特征、后方回声、周围回声的强度、毗邻关系、脏器活动情况、脏器结构的连续性、血流的定性分析、血流的定量分析等。7676一、成像原理与设备 MRI与X线、CT成像截然不同,无电离效应,是利用人体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射频(RF)脉冲的激励发生磁共振(MR)现象,产生MR信号,经信号采集及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的成像技术。第四节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7777 成像过程: 正常人体内的氢核杂乱无章沿自身的轴不断自旋,当进入外加磁场后受检部位的每个氢核都经历了5个阶段变化: 杂乱无章的自旋运动; 净磁化; 外加RF后吸收能量; 外加RF停止后释放能量; 释放的电磁波转化为MR信号。7878 MRI检查步骤可以简单描述为: 把病人放入磁体内(净磁化); 发射无线电波(吸收能量); 关掉无线电波(释放能量); 病人发出一个信号,该信号被接收并用作图象重建(能量转换)。79把病人置入外磁场,沿外磁场方向产生一个新的磁矢量施加RF脉冲后,产生一个新的横向磁化,而纵向磁化减少在RF 脉冲作用下,纵向磁化甚至可完全消失 总结磁共振成象的原理: 将患者摆入强的均匀的外磁场中,人体内广泛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