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地质灾害(精减版)幻灯片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260544193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崩塌地质灾害(精减版)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崩塌地质灾害(精减版)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崩塌地质灾害(精减版)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崩塌地质灾害(精减版)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崩塌地质灾害(精减版)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崩塌地质灾害(精减版)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崩塌地质灾害(精减版)幻灯片(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崩塌调查评价2007年7月28日晚上11点,北川羌族自治县白什乡后山发生大规模崩塌,大约有40万立方米山体崩塌,造成山谷中白水河淤塞,崩塌造成三个自然村1700多名村民外出困难崩塌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以滚动、跳跃、坠落等方式运动的过程。2021/8/61第一节崩塌的形成条件1、岩性条件v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变质岩及沉积岩类的碳酸盐岩、石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结构密实的黄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崩塌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往往以小型坠落和剥落为主。2021/8/62岩性花岗岗岩灰岩、砂岩等辉辉长长岩厚板岩千枚岩页页岩崩塌数393811642百分比()39

2、3811642宝成线宝鸡上西坝近宝成线宝鸡上西坝近100100处崩塌点统计,处崩塌点统计,坚硬岩更易发生崩塌。坚硬岩更易发生崩塌。2021/8/632021/8/642、地质构造v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面、岩层界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母体(山体)的边界条件。 如:坡体中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于平行的陡倾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的形成。2021/8/652021/8/663、地形地貌v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边坡及其各类人工边坡都是有利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45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

3、成的有利地形。2021/8/67边边坡坡度Sx,在垂直方向运动为主u无依附面,飞跃而下,其运动形式主要为跳跃、滚动和弹跳,规律复杂u爆发突然u其动能形式为:E=/mv+/,I-转动惯量,-角速度2021/8/623第三节崩塌调查评价要点及方法v一、崩塌调查的内容及技术方法2021/8/624崩塌调查内容v地质环境调查 v崩塌地质体调查调查陡崖的形态、岩性组合、岩体结构、结构面性状、危岩体被裂隙切割的程度、基座变形情况,调查危岩的形态、类型、规模及崩塌影响范围,可按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及相关规范的要求。2021/8/6252021/8/626崩塌灾害调查要求v对县城

4、、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崩塌灾害高发区的所有居民点须进行现场崩塌调查。v崩塌灾害野外调查须采用以实地量测为主的调查方法。v崩塌调查点应实测代表性剖面线,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v调查填卡记录须逐一填写,不得遗漏泥石流灾害要素。v应调查崩塌及崩塌堆积体造成的灾害损失,分析预测崩塌堆积体失稳可能造成灾害的影响范围,圈定危险区,确定受威胁对象,预测损失程度。2021/8/627每千平方公里基本工作量表(1:50000)2021/8/628重点调查区应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遥感和野外调查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点数不应少于1点/km2,观测路线间距15km。对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大比例尺地

5、面和剖面测绘,辅以必要的物探、钻探、山地工程等验证。一般调查区可采用遥感调查和线路核实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野外线路核实调查点数不应少于遥感解译总数的80%,核查路线间距宜为510km。对危及县城、集镇、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安全的灾害点须全部核查,并进行大比例尺剖面测绘。2021/8/629主要调查方法 遥感图像解译 地质测绘 地球物理勘探 钻探 山地工程 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模型试验和模拟试验等 动态监测2021/8/630、遥感解译()遥感解译的具体要求: 区域性解译采用1:50,0001:67,000的航片,对于崩塌(危岩)体,选用大比例尺(1:100001:1000)航片。 主要采用TM/E

6、TM 和高分辨率(SPOT-5、IKONOS、Quick Bird等)卫星或航空数据资料作为主要遥感信息源 一般采用常规的目视解译,尽可能对航片、卫片进行光学处理和数字处理,以突出有效信息,提高解译水平和效果。 结合勘查进行解译验证,建立起较准确的解译标志。 解译灾害地质图(:)、解译报告等。2021/8/631()解译内容: 地貌解译划分区内不同的地貌单元,确定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微地貌分布及发育特征;确定地貌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确定崩塌体产出的地貌单元,分析判断崩塌与地貌的关系。 岩性解译划分岩土体的类型及其分布范围,重点解译崩塌体产出的地层岩性特征。 构造解译确

7、定区内地质构造轮廓和主要构造形迹,包括褶皱、断层和浅埋的线性体的分布和规模,解译崩塌与构造的关系。2021/8/632 水文解译水文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条件,重点解译地表水、地下水对崩塌的产生,崩塌堆积体的稳定性的作用及影响。圈定地表水体分布范围、了解水系发育特征。初步分析地下水的补、径、排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换特征。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解译范围、规模,分析其与崩塌灾害的关系。 崩塌危岩体解译已崩塌岩体边界、厚度、体积、形成机制和类型;危岩体将来发生崩塌的体积、范围、方位、运移距离、成灾范围、派生灾害、初步进行灾情评估2021/8/6332. 地质测绘 基本要求: 初勘为1:10,0001:1,0

8、00;详勘及可行性阶段为1:2,000 1:500 测绘范围:范围应为其初步判断长宽的1.53倍. 测绘精度,实测地质体的最小尺寸为相应图上的2mm。地质点位与地质界线误差,不超过相应比例尺图上的2mm 正式测绘前,首先测制代表性地层剖面,建立典型的地层岩性柱状图和标志层,确定填图单元 测绘方法采用穿越和追索相结合 观测点的间距为2cm2021/8/634测绘内容 岩体工程地质测绘:查明区内岩体的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特征和接触关系等。 土体工程地质测绘鉴别土的颜色、颗粒组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密实程度和含水状况;确定土体的结构特征;确定土体的成因类型和地质年代。 地貌和斜坡

9、结构调查微地貌的组合特征、过渡关系及相对时代;重点调查崩塌体产生的地貌单元,侧重于沟谷地貌和斜坡地貌的调查。2021/8/635 地质构造调查测区构造轮廓,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时代,各种构造形迹的特点、主要构造线的展布方向等。 新构造运动、现今构造活动性和地震调研新构造运动和地震、地震烈度区划、场地地震烈度等,应以收集地震资料为准。 水文地质调查 岩石风化调查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调查 崩塌危岩体的调查 相关环境地质体的调查2021/8/6363. 地球物理勘探常用物探方法及其解决的问题2021/8/637、钻探()钻孔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v一般性钻孔深度应穿过崩塌体底面35m,控制性钻孔应深入稳定地

10、层以下510m。v钻孔口径110mm,采取原状岩土样的钻孔口径130mm。v在遇滑带或软层时,宜采用无水钻进,每回次钻进不超过0.5m,岩芯采取率应达到70%以上,v钻孔斜度偏差应控制在2之内。2021/8/638()钻探的应用范围 查明崩塌(危岩体)岩土体的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断层、褶皱、节理、破碎带、软夹层、风化带、岩溶、崩塌体的边界、裂缝、崩塌体的底界、崩滑带、和崩塌体的形态特征及规模。 查明崩塌堆积体的厚度、结构、形体特征和崩积床的形态、地质构成与崩积体的界面特征。 探查崩塌体(危岩体)和崩塌堆积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位,获取地下水水样。2021/8/639 探测隐伏裂缝和

11、地表裂缝及其深度、发育特征、充填情况、充水情况及连通情况。 钻孔取样进行室内岩土体物理力学试验,水文地质野外测试(钻孔压水、抽水、注水、扩散试验等)和长期观测,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及查证崩滑带位置及特征。 验证物探成果,提高其成果的准确性。 崩塌变形长期监测(采用钻孔倾斜仪等)和施工期变形监测。2021/8/6405、山地工程v以探槽和浅井为主,应配合野外调查进行。v对危及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点,应布置适量山地工程工作量v探槽、浅井的深度分别为小于米、米v对探槽、浅井揭露的地质现象都须及时进行详细编录和制作大比例尺(一般为1:201:100)的展视图或剖面图,内

12、容包括:地层岩性界线、结构、构造特征、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特征、取样位置等,对重要地段(滑面带等)须进行拍照或录象。2021/8/641、测试与试验测试项目v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指标包括:密度、天然重度、干重度、孔隙率、孔隙比、吸水率、饱和吸水率、抗剪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单轴抗压。、室内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指标包括:密度、天然重度、干重度、天然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颗粒成份、压缩系数、凝聚力、内摩擦角。粘性土应增测塑性指标(塑限、液限、计算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和含水比)、无侧限抗压强度等。砂土应增测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颗粒不均匀系数、相对密度、渗透系数等。v

13、裂缝充填物矿物成份及含量分析v崩塌堆积体的年龄测定2021/8/642、动态监测动态监测的任务查明崩塌体正在变形破坏的主要块体、主要部位、主要破坏方式(如倾倒、滑移、转动、下沉、张开等)、主要变形方向和变形速率。分析研究监测资料的,进一步认识崩滑体的形体特征(如滑面形态、活动块体边界、底界等),分析其变形规律及发展趋势、形成机制,分析评价崩榻体的稳定性和论证防治工程设计。监测崩塌相关成灾因素(如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和人类活动等)及其强度,分析评价它们对崩场体稳定性的影响。2021/8/643监测内容、监测方法1.绝对位移监测监测崩测体测点的三维座标,得出测点的三维变形位移率、位移方位与位移速率

14、,可分为地表和地下监测。 (1)大地测量法 (2)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 (3)近景摄影测量法、相对位移监测设点量测崩滑体重点变形部位点与点之间相对位移变化(张开、闭合、下沉、拾升或错动等) ,主要用于裂缝、崩滑带和采空区顶。2021/8/6443. 倾斜监测4. 声发射监测:5. 地应力观测6. 地下水监测7. 地表水监测8. 常规气象监测9. 地震监测10. 人类活动监测2021/8/645二二. .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现状评估(1)掌握崩塌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2021/8/646(2)查明斜坡特征,包括:1)斜坡地层岩性、产状

15、;2)断裂、裂隙发育特征;3)软弱夹层岩性与产状;4)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5)坡度、坡向、地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 2021/8/647(3)基本查明诱发因素。1)调查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的影响;2)人类活动对斜坡破坏情况;3)对可能构成崩塌结构面的边界、坡体异常情况作调查分析,以判断崩塌稳定性。 2021/8/648(4)查明崩塌危岩体的位置、规模、可能失稳条件、危害范围及损失2021/8/6492、崩塌灾害预评估v崩塌稳定性评价v危险性分析2021/8/650v地质历史分析法v刚体极限平衡法v数值模拟法v地质力学模拟试验法v长期监测法崩塌稳定性评

16、价方法2021/8/651 岩体稳定结构分析法 结构面之间、结构面与临空面之间的组合关系,判定不稳定块体可能移动的方向和破坏方式。 结构分析法主要采用图解分析法。包括摩擦圆法、赤平极射投影法、平面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等。 工程地质类比分析法 依据相似性原则,根据发生过的崩滑的地质体,分析潜在崩塌体的稳定性。 类比的相似性原则: 崩滑体岩体性质、主控结构面、岩土体结构、斜坡结构和崩滑体介质结构条件等的相似性。 崩滑体赋存条件的相似性。 动力因素的相似性。 发育阶段的相似性等。u 地质历史分析法2021/8/652 变形史分析法 依据崩塌发育规律中的发生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追溯潜在崩塌体的变形发育史,判定其现今所处阶段,进而分析其稳定性。 地质综合分析 对潜在崩滑体的形体特征、地质构成、成灾条件、成灾动力、成灾因素、成灾机理、变形破坏形式和特征、失稳条件和机制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进而评价崩塌体现阶段的稳定性,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评价其失稳的必要条件、相关因素、失稳的可能性和失稳的规模、方式、方向,预测失稳的时间。2021/8/653v稳定系数(F):用来指示斜坡失稳的可能性。从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