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渝东南地区萤石重晶石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4.41KB
约9页
文档ID:260417771
渝东南地区萤石重晶石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_第1页
1/9

          渝东南地区萤石重晶石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摘要:重庆市渝东南地区萤石矿、重晶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矿体受张扭性断裂与地层双重控制,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期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及成矿地质条件等几方面分析探讨其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关键词:渝东南 萤石 重晶石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渝东南地区是重庆重晶石、萤石重要产地近年来的勘查工作表明,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具较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本文将对其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与成矿环境的依控关系进行研究,为该区域矿山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参考1 成矿特征1.1 赋矿地层构造重庆渝东南地区,萤石、重晶石矿受地层岩性和断裂构造控制十分明显萤石、重晶石矿产于上寒武统毛田组至上奥陶统五峰组之间,以统桐梓组、红花园组为主,通常位于大湾组页岩与毛田组灰质白云岩之间红花园组:厚61.2-75.5米,为灰至深灰色厚层至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含白云质灰岩、含硅质灰岩,夹燧石团块或燧石层,层间常夹薄层页岩是主要容矿层位,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可单独形成矿床,萤石占总储量的60-100%,重晶石占总储量59-74%。

桐梓组:厚204-254.1米,为灰至深灰色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夹燧石薄层、团块和页岩是主要的含矿层位,往往因断裂联通与红花园组联合控矿,萤石约占总储量的20-36%;重晶石占总储量的14-25%上奥陶统临湘、五峰组仅有个别萤石、重晶石矿化现象大湾组碎屑岩层主要对成矿起遮挡作用,当成矿断裂延伸至该组中下部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层时,可形成具工业价值的萤石、重晶石矿体毛田组局部见萤石、重晶石矿化,多为铜、铅、锌多金属矿产之蚀变或者伴生矿物萤石、重晶石矿主要产于较纯的生物碎屑灰岩内,少数与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灰岩有关,质纯而性脆的灰岩利于容矿空间的产生以及与含矿溶液的相互作用,利于萤石、重晶石的形成有利的岩性和有利的控矿构造两者交切的空间场合才有可能成矿背斜倾伏端、褶曲断裂交切部位、背斜轴向扭曲部位的张扭性断层、裂隙构造部位利于萤石、重晶石的形成构造控制着矿床的分布,有利地层、岩性与构造共同制约着矿化的规模、富集程度与矿体的形态等1.2 矿体特征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控矿构造限制,多沿断层、裂隙充填成脉状,局部沿断裂旁侧的缓倾斜断裂和层间破碎带形成似层状矿体矿体以脉状、透镜状为主,其次为树枝状、不规则状,矿脉常呈雁行斜列式成组产出。

单个矿脉长20~662m,厚0.3~37m,延深15~70m1.3 矿石特征矿石类型以萤石重晶石共生型为主,单一萤石、重晶石型少矿物成分简单,以萤石、重晶石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粘土、绿泥石、黄铁矿及褐铁矿为次矿物共生组合以萤石—重晶石型为主,石英—重晶石、石英—萤石、方解石—萤石—重晶石型为次主要化学组分:重晶石型:BaSO4在60~80%,CaF2在0.32~4.91%萤石型: CaF2在48.25~66.03%,BaSO4在4.1~8%萤石重晶石型:BaSO4及CaF2均达工业指标,BaSO4在52~59.18%,CaF2在25.05~46.7%矿石具自形~半自形粗晶粒状、伟晶板柱状、镶嵌状结构,它形微细粒状交代及交代残余结构次之矿石具块状、团块状集合体构造,放射束状、条纹、条带状及角砾状构造次之围岩蚀变以硅化、方解石化为主,黄铁矿化为次,近矿围岩蚀变还有褪色化2 成矿规律2.1 成矿地质环境渝东南地区萤石、重晶石矿分布于老厂坪背斜、芙蓉江背斜、郁山背斜、筲箕滩背斜、天馆背斜、桐麻岭背斜和秀山背斜,尤其是郁山、筲箕滩、天馆背斜较为集中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上扬子陆块—扬子陆块南部边缘褶冲带—武隆凹褶束、黔江凹褶束,西北界限为七曜山隐伏断裂,东部大致以咸丰背斜西翼为界。

2.2 地层岩性控矿萤石、重晶石矿床成因为地下水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重晶石、萤石的成矿受上寒武统~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建造及构造的联合控制成矿时代为燕山期含矿地层为上寒武统至奥陶系,主要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和分乡组,其次为南津关组早古生代,扬子陆块被动边缘拉张裂陷伸展和热沉降,许多成矿作用都发生在伸展阶段的盆地中寒武纪~志留纪,扬子陆块被动边缘发生拉张裂陷伸展和热沉降,本区处于被动陆缘环境,陆棚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相、盆地边缘相灰岩、白云质灰岩、生物屑灰岩、泥质灰岩、粉砂质页岩、细砂岩建造中Pb、Zn、Cu、Ba、Hg、As、F、S含量较高,为萤石重晶石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2.2 构造控矿成矿与构造关系十分密切,背斜与同期走向断裂控制着矿带延伸,层间破碎带、断裂、张扭性裂隙多为容矿构造后期构造运动,地下水热的改造作用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聚集成矿赋矿层中富含泥质的岩层对矿化富集起屏蔽作用燕山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北北东向的褶皱构造,伴生了北东向及北北西、北西向张性、张扭性断裂发育,为地下水运移提供了通道受长期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循环影响,地表水沿断层裂隙及岩溶通道渗流到地下深部的过程中,逐渐萃取碳酸盐岩围岩中的成矿元素,形成含矿热卤水(热液),随着温度、压力的增加,含矿热卤水的矿质浓度也逐渐增加,达到一定的饱和状态。

含矿热液沿断层裂隙运移到地表浅部相对开放的空间位置,在温度、压力改变的条件下(通常为开放状态下温度、压力降低),成矿物质从热液中析出,沿构造裂隙充填及交代形成萤石、重晶石矿体本区萤石重晶石大多赋存于地表浅部,其形成之后应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矿体不被风化剥蚀,得以保存下来3 找矿标志构造标志:区域上背斜构造控制着萤石重晶矿床的分布,背斜轴部及两翼近轴部是萤石重晶石成矿的有利部位,背斜的倾没端及轴向转弯地带是萤石重晶石成矿的有利部位背斜构造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层位标志:下奥陶统桐梓组和红花园组是萤石重晶石重要的找矿标志岩性标志:细晶灰岩、生物介壳灰岩、生物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硅质灰岩岩性组合,是萤石重晶石找矿的标志之一断裂标志:萤石重晶石常常受北西向、北北西向断裂或裂隙的控制,北西向、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是找矿的主要标志围岩蚀变标志:萤石重晶石矿围岩常常伴有方解石化、硅化、萤石化和重晶石化化探异常标志: W-Ba-F、Ba-Be-FeO、Ba-Hg-P综合异常是找矿的间接标志4 结论通过对重庆渝东南地区重晶石—萤石矿的控矿因素和成因研究,得到如下结论a.重庆渝东南地区重晶石—萤石矿受地层、构造两大因素的共同控制。

以统桐梓组、红花园组为主要赋矿层位;张扭性断裂提供了容矿空间b.重庆渝东南地区重晶石—萤石矿的矿物成分相对简单,矿石矿物为萤石和重晶石,脉石矿物以方解石为主;成矿围岩蚀变以硅化、方解石化为主c.重庆渝东南地区重晶石—萤石矿成矿过程复杂,其过程为:地层水及大气降水将不同地层中成矿元素富集、汇聚到成矿热流体场中,然后成矿热液在构造作用力和地层温压梯度的共同作用下,沿断裂带向上运动,而后受到厚层泥页岩的遮挡而停止向上运移,最后在灰岩地层中结晶、成矿参考文献[1]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市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市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及矿产预测成果报告[R].重庆,2013.[2]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市地勘局107地质队.重庆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萤石重晶石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R].重庆,2012.[3]邹灏,徐旃章 等.重庆彭水火石垭重晶石—萤石矿床控矿因素与成因[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徐志涛,黄蔚,胡新中,等.重庆市酉阳—彭水地区萤石、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