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更换尾绳工艺改进及应用分析 摘要:原换绳工艺较复杂,且必须连续工作,影响主井提煤时间较长,除大修期间外,日常更换极大影响生产;改进后的更换工艺将利用每日检修时间进行更换尾绳,且满足矿井生产需要关键词:主井;更换尾绳;工艺改进;应用引言我矿主井两台绞车均为某矿山机械厂JKD4×4摩擦式绞车,其尾绳为6×37-60.5-155-II-乙镀,单重9.5吨,使用年限不超过四年,每次更换其中一台绞车尾绳时,因施工人员在井筒中作业,另一台车也不能运行,在非停产检修期间,极大的影响矿井的产量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经反复推理、试验,我们改进了更换尾绳的施工工艺,在满足矿井生产的同时,且快速、安全的更换尾绳现以传统尾绳更换工艺与改进后的更换尾绳工艺对比为例,逐一说明一、前期准备工作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现场,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到每位参加施工人员并签字,全面清理尾绳挡梁上方余煤及杂物,认真检修地面16t及井塔六层两台10t稳车,确保电气控制完善、制动灵敏、固定牢靠,轮缘伸向井口200mm,防止新绳被井壁剐碰,备齐施工所必须用的各种工器具(包括起吊用具)和材料,所有施工用具必须由专人检查合格并有保险绳,防止坠入井筒,完善井塔各平台及上下井口照明,保证照度充足,16吨稳车处、井下主井装载峒室、尾绳挡梁等处与上、下井口及车房应有直通信号,并备好充满电的对讲机。
在地面提前将新绳盘到16吨稳车上,要求盘绳均匀、松紧适中,新绳和滚筒连接处必须紧固可靠,并由专人负责检查滚筒夹板固定螺栓松紧,使16t稳车、导向轮、需更换的尾绳在一条直线上二、传统尾绳更换工艺做1#新绳头(6小时,不影响生产)→收旧绳(6小时,影响2台车)→放新绳(8小时,影响2台车)→连1#新绳头(3小时,影响2台车)→做2#新绳头并连接(9小时,影响2台车)→试运转、施工完毕三、改进后的换绳工艺做1#新绳头(6小时,不影响生产)→放新绳并固定在井壁(6小时,影响2台车)→收旧绳(4小时,影响台车)→做2#新绳头(6小时,影响一台车)→连接1#、2#新绳头(5小时,影响2台车)→试运转、施工完毕四、工艺对比工序传统换绳改进换绳对比及注意事项1、做1#新绳头不影响生产不影响生产将新绳套入卸力绳环,扎牢绳头后,绳端钢丝全部松散,在60mm处扭曲每一根钢丝,先用汽油清洗,再用盐酸清洗,待镀层变色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引入绳环,打入楔铁,浇巴氏合金,充分加热使绳头内气泡出来,待自然冷却成型,清洗钢丝过程中,绳头要向下垂,防止盐酸灌入绳心腐蚀钢丝,施工人员应注意做好防护2、收旧绳采用边放边收的方法,主井2台车均影响,计6时待新绳全部放入,再收旧绳,2台车影响共4小时传统工艺收旧绳采用箕斗缓慢下落,新绳连接在旧尾绳上,并配合地面绕绳稳车同步速度进行,而绞车、稳车速度同步不易控制;新工艺只利用箕斗的速度进行旧尾绳的回收,安全、快捷。
开动绞车,继续以0、3m/s速度下放箕斗,同时组织人员将主勾下的余绳收至-530大巷,直至箕斗达到-530处停车,派专人将主勾下的尾绳从卸力根部切除,并将剩余的余绳也收至-530大巷3、放新绳采用箕斗连接新绳,缓慢,影响2台车,共计8小时将欲提前做好1#绳头的钢丝绳利用稳车放入井筒内,并固定在井筒梁上,共计6小时传统工艺放完新绳后,必须进行下一步工序;新工艺放完新绳后,2根旧尾绳均连接完好,故可安排绞车继续提煤,下一步的工序可放置在明日检修班进行,不影响矿井正常提升放绳过程中要有人坐另一台车相对应的箕斗跟随,防止尾绳从其它梁穿过,以同种速度(0、3m/s)同时开动绞车及16吨稳车,直至新绳头在-600m(井下装载硐室)合适施工的位置停下,用钢丝绳绳扣及千不拉留牢在横梁上,拆除自制的板卡后以0、3m/s速度下放主勾箕斗至-600m处,将做好的新绳头与卸力连接牢固,并专人量取、调整绳环高度为2.7m4、连接1#新绳头人在-600井筒内连接,2台车均影响,共计3小时新工艺则利用这段时间将2#新绳头在地面做好并冷却 传统工艺将1#新绳头连接好,再进行量取长度、做2#新绳头等工序;而新工艺则将量取长度后,在地面将2#新绳做好、冷却,再利用检修班进行1#、2#绳头的连接,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确认新绳连接无误后,再用一副10t千不拉将新绳留住,防止16t稳车在缠绳量少的时候出现新绳下滑,然后以0、05m/s速度缓慢同步开动稳车,由专人量准新绳尺度,确认无误后,将井筒中的2付10t千不拉与新绳连接(连接处用六付大板卡卡牢新绳,用2个马蹬连接在2付10t千不拉上)确认连接牢固并挺上劲后,通知施工人员割断新绳,按做1#绳头的法做2#绳头5、做2#新绳头并连接新绳头由巴氏合金浇注成型,冷却时间需5小时,再连接2#新绳头3小时,需影响2台车均不能运转,共计9小时施工人员下至主井下口,进行1#新绳头的连接,完毕后在地面连接2#新绳头,检修时施工,不影响生产6、试远转不影响生产不影响生产拆除完井筒中各种起吊用具,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带后,由施工负责人安排绞车分别以0、5m/s、2m/s、6m/s速度试运转,试运行过程中安排专人持对讲机在装载硐室及上井口二平台观察尾绳卸力转动情况,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运转五、实施效果评价5.1节约时间和时间分配灵活原施工工艺一旦开始施工必须一次性施工完毕,一直到换完尾绳为止,影响生产时间长,新工艺流程分隔三天完成,影响生产的环节均安排在煤提空后检修时间内进行施工,对产量的影响降至最低,对于尾绳出现断丝、锈蚀严重等异常情况时,可立即进行更换,可以有效的减少影响时间,共可以节约8小时。
5.2安全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原施工工艺为连续施工,节奏快,人员多,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大,新工艺则为分段作业,人员避免了疲劳施工,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降低人员在井筒内的施工时间,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参考文献[1]李炳文、万丽荣、柴光远. 矿山机械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2]张丽珍、董祖伟.新型尾绳防扭结分绳装置的设计.中国科技信息 2015(08)[3]陈新永.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尾绳快速更换法.中国西部科技 2011(23)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