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基础练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60200852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基础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基础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基础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基础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基础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基础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基础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在“大庆之年”组织了“绿洲行动600名小学生进故宫”“紫禁城记忆文脉600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600名中学生进故宫”等文化交流公益活动。此举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复兴,跻身世界文化强国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ABCD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

2、全社会的好风气。材料说明()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良好家风对子孙后代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统帅着全社会好风气的形成良好家风会促进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ABCD32020年元旦期间,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纷纷动员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下基层,开展惠民、为民、乐民的文化服务项目,创作开展适合城乡基层需求的特色文化文艺产品和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文明进步的浓厚节日氛围,凝聚起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该做法()通过文化环境和活动潜移默化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满足大众各种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发展公益文化事

3、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ABCD4(2021八省联考福建卷)2020年12月6日,2020“亲亲闽台缘”两岸非遗文化云交流活动在厦门集美拉开帷幕。两岸非遗传承人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儿,再续两岸文化情缘,多名在闽台青、台商、台生现场观看,多平台直播也吸引了两岸网友线上观看。这说明()非遗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两岸民心科技创新是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文化共同体ABCD5“读书,绝不只是为了混一张大学文凭,而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这句话说明()读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读好书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精

4、神世界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受文化读书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ABCD6“远离都市车马喧,偷得浮生半日闲。”近年来,很多寺庙开展住宿旅游项目,游客通过参加寺庙住宿旅游项目,可以远离都市喧嚣,清晨听着鸟儿的鸣叫声醒来,跟着僧人参加早课、禅修、抄经、冥想等活动,在体验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这说明()人们对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的选择是自觉的、能动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使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能够培养个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BCD7“植入式广告”是指在影视剧情、游戏中刻意插入商家的产品和服务,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成

5、功的植入式广告会暂时让消费者忘记其背后隐藏的功利性,沉醉于对被植入物的欣赏中,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潜意识。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彼此渗透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无目的的过程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BCD8民歌是人生百科,一曲悠远的民歌唱出生活情态、民间智慧、历史文化、优美景色和人际情感的生生不息。民歌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当自己家乡的民歌响起时,其中熟悉的、真挚的乡情乡韵就会唤起人们浓浓的思乡愁。这表明()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6、民歌是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物质载体ABCD9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劳动教育()说明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应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表明教育决定文化发展方向,具有文化传承的能动性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促进全面发展能够发挥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上的综合育人价值ABCD10幽静雅致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周到悉心的人文关怀、正气充盈的家风家教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切场

7、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这说明()人的教化离不开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生活体验中自发形成的文化对人的培育和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特点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ABCD11阅读一本好书,能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充沛内心的力量。有的人遇到生活的磨难,却在书籍中获得了勇气;有的人困于琐碎的日常,却在书籍中拓宽了天地;有的人尽管身处贫穷,却在书籍中收获了精神财富。读好书()A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生B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C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既能产生精神力量,也能产生物质力量12(

8、2021广西南宁模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朗读者节目深受人们喜爱。当许多东西方名家的经典被朗读的时候,善良、正直、勇敢、进取等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和千百年前流传至今的文字融合在一起,震撼我们的内心,给人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这表明()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ABCD1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是因为()加强思政课教学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世界观

9、、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理想信念导向人生选择,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思政课建设必须立足课堂教育,守正创新A 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赵春光,于2020年2月13日给父母写了一封家书,在这封家书中,我们读到了赵春光关爱父母而又舍家为国的博大胸怀。“惟愿我父我母:衣暖,食饱,寝安,身健。儿在他乡,亦当自顾,

10、父母无以为念疫事一起,儿自请缨,蹈火而行,生死不念若儿成仁青山甚好,处处可埋忠骨,成忠塚,无需马革裹尸运长沙,便留武汉,看这大好城市,如何重整河山”。正是因为有着许许多多像赵春光这样爱家爱国的凡人英雄,总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所以,无论中华民族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总能够迎来无限春光,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的认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

11、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等。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结合材料,分析加强思政课教学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参考答案1 B【解析】

12、故宫博物院在“大庆之年”组织了“绿洲行动600名小学生进故宫”“紫禁城记忆文脉600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600名中学生进故宫”等文化交流公益活动。此举有助于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符合题意;此举有助于推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而不是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复兴,错误;材料不涉及文化产业发展,与题意不符。故选B。2 C【解析】家风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不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说明良好家风对子孙后代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确;好家风并不“统帅”全社会好风气的形成,表述错误;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支撑全社会的好风气,这说

13、明良好家风促进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正确。故选C。3 B【解析】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动员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下基层,开展文化服务项目和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了欢乐祥和、喜庆热烈、文明进步的浓厚节日氛围,凝聚起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说明该做法不仅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而且属于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体现,符合题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体制改革,也不能满足各种精神文化需求,排除。故选B。4 D【解析】材料未涉及文化地域特征,排除;“亲亲闽台缘”

14、活动中,两岸非遗传承人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儿,再续两岸文化情缘,多名在闽台青、台商、台生现场观看,多平台直播也吸引了两岸网友线上观看,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两岸民心,也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文化共同体,正确且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错误。故选D。5 B【解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错误;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可以让自己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这说明读好书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读书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受文化”,排除。故选B。6 B【解析】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选择远离都市的寺庙旅游,体验佛教文化,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的选择是自觉的、能动的,符合题意;人们通过体验佛教文化,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释放,体现了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符合题意;题干与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无关,与题意不符;题干也与创新传统文化无关,错误。故选B。7 B【解析】成功的植入式广告能激发人的购物潜意识,可以看出广告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符合题意;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无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