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60200585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性必修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选择性必修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选择性必修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选择性必修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选择性必修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择性必修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性必修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一、单选题(20题)1战国时期“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而若将六艺、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类的书也包括进来,则战国时期“诸子”更要多至596家,书籍13269卷。与这一现象出现的相关因素有礼乐制度崩坏,典籍流入民间士子竞相传阅,进而著书立说施教不问族类,颠覆传统教育尊道礼佛崇儒,各取所长兼融ABCD2欧洲文化能整个地迁移到南北美洲,是因为原住民或者被消灭,或者已被撵走。但印第安文化的影响依旧存在,例如披在肩上的塞拉普毛毯起源于印第安部落。日常菜肴中的玉米粽子、玉米粉圆饼和各种辣菜都是以印第安两大名产蚕豆和玉米为基本原料。据此可知美洲文化A融合多种文化具有多元性B完全

2、来自欧洲文化的迁移C依旧是印第安文化占主导D不受干扰自成体系的发展3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又转而进入两河流域,灭亡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A伯里克利B屋大维C亚历山大D穆罕默德4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外部极盛时期”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C促进了基督教文明的传播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5(成吉思汗的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的侵入波斯、高加索和罗斯“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

3、噩梦,而蒙古人留在这些城市里面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材料说明蒙古西征A是一次正义的战争B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C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D推动欧洲城市发展6他是古希腊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发现了杠杆原理、比重原理、浮力定律等物理学原理,这位历史人物是 ()A欧几里得B伏尔泰C卢梭D阿基米德7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贯彻到史学研究中,把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分为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创造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构建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得到传播B历史研究成为民国时

4、期的显学C各行各业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弊端D学术研究与国际前沿紧密结合8“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留居17年。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他”是()A阿基米德B亚历山大C马可波罗D但丁9“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10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

5、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希腊时代的文化特征的是A科学获得较快发展B东西方文化融合C希腊文化逐渐式微D西亚、北非文化保持长期影响12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并在元朝担任官职,返回后据其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1342年,意大利传教士马黎诺觐见元朝皇帝时以教皇名义赠送了骏马一匹。这说明A蒙古西征后东西方的政治、文化交流畅通无阻B西方认为马可波罗行纪的记述可信度低C马可波罗来华事件直接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D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13公元前4

6、世纪,一个庞大的帝国建立起来。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该帝国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波斯帝国14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两种: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下列属于暴力冲突的有()希波战争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马可波罗来华蒙古西征鉴真东渡ABCD15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城市的兴建和发展A给东方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B借鉴了东方各国的政治体制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D导致希腊文化逐渐衰落16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即位时,在波斯境内,尚有两个国家保持独立:一是立国

7、于马三德兰地区(今伊朗北部马赞德兰省)的木刺夷国;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报达国)。其西还有叙利亚国。此三国彼此不相声援,地位孤立。其中木刺夷人屡劫蒙古商旅。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以图在该地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材料反映了蒙古西征()A灭掉花剌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17“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中华

8、文明的吸引力18伴随着蒙古西征,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交涉;同一时期,中国也有人到欧洲访问,这反映了 ()A意大利人重视与中国交往B蒙古西征推动了东西方交流C意大利最早与蒙古交往D西征是为了加强与西方的联系19“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蒙古帝国的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这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草原游牧生活是经济活动中最专业化和单一化的形式之一。(他们)很少能自给自足游牧民与定居者的跨越军事边界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南面农业帝国的限制而惟利是如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这种共同利益,在对外征服中他们将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的打击。”以下对这种深刻的经济根源带

9、来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A拥有强大的军事优势B采取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C发动对保守农业帝国的征服D对科技文化的交流给予包容的态度20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只有希腊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随着东征,他却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这表明A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B马其顿顺利征服了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处事优柔寡断D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二、材料分析题(2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让商人自由经商,“为地方行旅谋安,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窝阔台通过征服高丽与西征,打通了东北亚到中

10、亚的丝绸之路“原来金山一带深谷长坂,车不可行窝阔台率军西行时始辟其路”。1251年蒙哥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摘编自孙秀君论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对陆上丝绸之路的贡献材料二 “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刺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成吉恩汗从不花刺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

11、天主教的总主教。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的措施。试分析其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及文化交流的表现。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波斯的君主阿鲁浑派遣兀鲁台解、阿必失呵、火者三人为专使,带着大批的扈从来到中国,请求忽必烈大汗为他选择一名淑女为配偶,大汗答应了这个请求,选择了一位十七岁的姑娘,叫阔阔真,并派遣已来到帝国多年的马可波罗一家由海路护送他们而去。据永乐大典记载,(至元二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尚书阿难答、都事别不花等奏:“今年三月奉旨

12、,遣兀鲁台解、阿必失呵、火者,取道马八儿(今印度东南岸一带),往阿鲁浑大王位下”。马可波罗游记的作者是否真的到过中国,人们一直持怀疑态度。怀疑者认为游记只是据传闻写成,但吴芳思在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文中提出:“我倾向于他可能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这并不能否认有关中国和远东的资料来源,他把本来会散失的情况记录了下来,这与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相似,希罗多德并没有去过他所记述的所有地方,可他的著作绝不可以轻率地摒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可波罗游记的史料价值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试卷第5页,共6页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学术繁

13、荣局面出现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动荡,礼乐制度崩坏,典籍流入民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施教不问族类,颠覆传统教育,士阶层形成,士子竞相传阅相关典籍,进而著书立说,符合题意,C项正确;战国时期佛教尚未传入中国,说法与史实不符,与之组合的ABD三项错误。2A【详解】由材料可知,美洲文化融合了欧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具有多元性,故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均排除。3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灭亡波斯的是亚历山大,故选C;伯里克利未灭亡波斯,排除A;屋大维和默罕默德出生时,波斯帝国早已灭亡,排除BD。4D【详解】材料中提到,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

14、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征战,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故D正确;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民主政治和基督教文明的传播都不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排除A、B和C。故选D。5C【详解】蒙古西征本身是对这些国家的武装入侵,大肆屠杀当地居民,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故AB错误,C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发展问题,故D错误。6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杠杆原理等物理学原理,D正确;欧几里得是数学家,A排除;伏尔泰和卢梭是启蒙思想家,BC排除。故选D。7A【详解】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史学,划分中

15、国历史发展阶段,创造出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可以用来说明当时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得到传播,A项正确;郭沫若个人的史学研究成果不能说明历史研究成为民国时期的“显学”,B项错误;郭沫若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史,不能说明“各行各业”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弊端”,C项错误;20世纪20年代“中国古代文化体系”的构建不能说明当时中国的学术研究与“国际前沿紧密结合”,D项错误。8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17年,返回意大利后,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描写了东方的富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9A【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