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 衡东县高湖红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0199492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 衡东县高湖红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衡阳市 衡东县高湖红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 衡东县高湖红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 衡东县高湖红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衡阳市 衡东县高湖红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所示为具有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或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或b)的家庭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3的乙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他的祖母C如果6是女孩,且为乙病患者,说明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若从第代个体中取样获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2、3和4参考答案:CA、根据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错误

2、;B、3不患甲病而患乙病,故其基因型为aaXbY,他的父亲和外祖父正常,所以其乙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他的外祖母,B错误;C、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不患乙病的父亲XBY不可能生患乙病的女儿,如果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D、2的不患乙病,有患乙病的弟弟,故其基因型为不一定含有乙病的致病基因,不适合做获得乙病致病基因的样本,3和4一定含有致病基因,适合做获得乙病致病基因的样本,D错误2. (2012海南卷)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

3、了变性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参考答案:C3.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参考答案:B4. 已知果蝇的红眼(B)和白眼(b)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果蝇。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变异原因,下列推断不能成立的是A.该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B.母本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XbC.母本的基因型为XBXb,父本的基因型为

4、XBYD.该白眼果蝇个体的出现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参考答案:B由题干中“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果蝇”可推知,母本的基因型为XBXb,父本的基因型为XBY。子代中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果蝇,其基因型应为XbXbY。该果蝇的母本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应为XbXb,这是由母本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而导致的,属于染色体变异。5.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会与埃博拉病毒结合形成复合体,然后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埃博拉病毒与抗体形

5、成的复合体的水解与溶酶体有关B.埃博拉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其RNA分子中C.埃博拉病毒与抗体形成的复合体彻底水解后产生20种氨基酸、4种核苷酸D.埃博拉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参考答案:C选项A正确,埃博拉病毒与抗体形成的复合体需要溶酶体将其吞噬消化。选项B正确,埃博拉病毒是RNA病毒,它的遗传信息贮存在其RNA分子中。选项C错误,埃博拉病毒与抗体形成的复合体包含的成分有蛋白质、RNA,蛋白质彻底水解不一定能产生20种氨基酸,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磷酸和碱基。选项D正确,埃博拉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6. 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

6、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最多只有三对等位基因B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自由组合D.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参考答案:D【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解析: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显示了有三对等位基因,实质上等位基因可以有很多对,A错误。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也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B错误。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自由组合,因为它们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C错误。基因D和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

7、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力。7.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几种激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B.生长激素与生长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本质C.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都是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参考答案:A胰高血糖素是机体升血糖的主要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A正确;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是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IAA,B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甲状腺激素失衡碘的氨基酸衍生物,不含肽键,C

8、错误;寒冷环境中,一方面通过减少血流量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协同作用,增强代谢增加产热,D错误。8. 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一个四分体内有四个染色体 D每一个四分体都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参考答案:C【Ks5u解析】一个四分体内有2个染色体,四个染色单体,C错误。9. (04上海卷)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A生活环境不同 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D着丝点数目不同参考答案:答案:B10. 下列有关细胞内的物质、结

9、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和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B. 细胞内各酶促反应所需空间是细胞需要适度生长的原因之一C. 同一生物个体中,各种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都相同D. 胰岛B细胞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最可能出现在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中参考答案:B【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高尔基体加工

10、完成的蛋白质即具有了一定的生物活性。【详解】衰老的细胞中并非所有酶的活性都下降,A错误;细胞内各酶促反应所需空间和细胞器有一定的体积是细胞需要适度生长的原因,B正确;同一个体中酶的最适pH可以不同。如人体中绝大多数酶pH为7左右时活性最强,而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C错误;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经过内质网初步加工的蛋白质需要在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胰岛B细胞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最可能出现在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中,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生长的原因、不同酶的最适pH值和细胞器之间功能的协调作用,熟记相关知识,理解人体中的特殊环境是解题要点。11. 用

11、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A. 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B. 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C. 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D. 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参考答案:B愈伤组织是外植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A正确;愈伤组织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仍然具有全能性,经过再分化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B错误;愈伤组织是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C正确;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胚状体,D正确。12. 如右图P1、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

12、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A室内溶液浓度为2mol/L,B室内溶液浓度为1.5mol/L,C室内溶液浓度为1.5mol/L,实验开始后,P1、P2分别如何移动()AP1向右、P2不动 BP1向左、P2向左CP1向右、P2向右 DP1向左、P2不动参考答案:C13. 假设某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可以引起()A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B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C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参考答案:D14.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细胞内脂肪鉴定的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是 ( ) A实验全过程都要

13、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B.都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参考答案:B15. 水中CO2和蓝藻细胞产生的CO2到达蓝藻细胞固定CO2的部位至少各自需要跨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A3、4B6、8C1、0D2、0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蓝藻没有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进行光合作用,生物膜是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基本骨架【解答】解:蓝藻没有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进行光合作用,水中CO2到达蓝藻细胞固定CO2的部位至少需要跨过一层细胞膜,即2层磷脂分子,蓝藻细胞产生的CO2到达蓝藻细胞固定CO2的部位不需要穿过膜,

14、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蓝藻没有叶绿体,蓝藻细胞固定CO2的部位在细胞质16. 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 )A丙酮酸、二氧化碳、葡萄糖 B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丙酮酸、葡萄糖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参考答案:A17.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 每种生物都将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B 每种生物都位于一条食物链的规定位置上C 由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构成D 随着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化而增加其食物链的环节参考答案:C18. 以下关于构建人工微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需要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 B提供的生物应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 C把人工微生态系统放在阳光直射环境中即可 D达到稳定状态的微生态系统内生物数量也是有变化的参考答案:答案:C19. 右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中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最可能是核苷酸B若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是磷脂C若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4种D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