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0197795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A.反对君主专制B.主张三权分立C.主张社会契约D.民主思想参考答案:D据材料“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人民主权的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反对君主专制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三权分立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主张社会契约,故C项错误。故选D。2.

2、顾炎武说:“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C明确与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 D为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参考答案:C3. 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材料表明 A.孙中山从根本上分析了革命失败的原因B.孙中山认识到应该反对帝国主义C.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D.孙中山认识到了建

3、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性参考答案:D略4.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是()A都是地区战场上规模最大的战役B都是美英同盟对德意法西斯的胜利C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点D都是陆海空三军配合的战役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认识问题的能力。中途岛海战是美国对日本法西斯的胜利,是空军、海军配合作战,故排除B、D两项。莫斯科战役是苏德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亚太地区的最大战役在中国,排除A项。5.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 D王阳明参考答案:D

4、6.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说过:“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下列孔子思想中与苏格拉底该观点相似的是A有教无类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温故而知新 D因材施教参考答案:A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参考答案:B8. 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

5、.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参考答案:B近代的机器“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故A项错误;“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说明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迫切的问题,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D项错误。9. 儒家学说提倡“为仁由己”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强调的是() 人人都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知识、美、善的修养都要靠“己”由个体到群体去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ABCD参考答案:考点:儒家思想

6、的发展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主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为仁由己”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解答:“为仁由己”是说“为仁”靠的是自己的追求,并不是说人人都可以达到“仁”的境界,故理解错误,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主张的理解,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做10. 下面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至上C维护私有财产 D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参考答案:C罗马法。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维护公民的私有财产。11.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

7、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A.三大政策 B.兴中会纲领C.同盟会纲领 D.新三民主义参考答案:A12. 假设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期间患病,你可以给出的治疗方案包括运用针灸疗法 到黄帝内经中查阅病因 看马可波罗的表情,问其现状,切脉看病情等 查阅本草纲目,抓中药疗治A B C D参考答案:D略13.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B.农耕文明的

8、积淀传承C.天文历法科学严密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从“战国末期”八个节气名称的确立,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南北方经济状况;C选项错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建立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不够科学严密;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农学研究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4.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日心说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参考答案:B

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可以说明该学说对宗教信仰不利,同时该学说对人们思想的触动超过了牛顿学说,由此可知只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才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选B项,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进化论进化论15. 法学总论第二篇第一条指出:“罗马人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已特有的法律,另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对材料中前后两个法律解释正确的是A. 前者指习惯法,后者指成文法 B. 前者指成文法,后者指习惯法 C. 前者指公民法,后者指万民法 D. 前者指万民法,后者指公民法参考答案:C16. 由孔子到孟子,“孝”的内涵中家

10、庭、道德伦理慢慢走向政治、道德二重化。孝道与治道开始慢慢地融合,并成为历代帝王和圣贤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孝”由家庭推向社会,把个人的伦理道德升华为治国平天下。这体现了A.儒家理想化的治国追求B.儒家思想成为了专制统治的工具C.追求个人品德的重要性D.统治者提高个人修养以治理天下参考答案:A材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儒家思想把加强自身的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相结合的理想化的治国追求,B符合题意;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是在汉代及以后,B不正确;材料强调,追求个人品德完善的最终目的在于治理国家,C不正确;材料是针对民众或知识分子而言,不是对统治者的要求,D不正

11、确。17. 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A九一八事变 B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C七七事变 D二二六政变参考答案:A18.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注:周武王之子,西周第二代国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这说明西周初年( )A.分封邦国众多 B.天子与封臣关系平等C.靠盟约维系宗法关系 D.尚未形成高度集权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西周初年的分封制。A 项“众多”无法体现;B 项错在“关系平 等” ;C 项错在“

12、宗法关系” ;从“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可以看出 当时诸侯王实力强大,说明当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 D 项正确19.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参考答案:A20. 在梭伦改革前进一步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的事件是: A基伦暴动 B德拉古法典的制定 C萨拉米危机 D疯诗人事件参考答案:C21. 1918年有人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派;经

13、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人是A.陈独秀 B.蔡元培 C.杜亚泉 D.严复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期间的进步思想,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1918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可知此应为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的史实。故排除ACD三项,故选B。22.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A.先代贵族 B.王族 C.功臣 D.少数民族首领参考答案:B23.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根据所谓“公平”“正义”原则,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创立了专门调整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万民法的诞生A.表明罗马奴隶制出现危机B.体现出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C.说明罗马共和国平民化的趋势D.为罗马帝国的扩张提供法律保障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表明,罗马法由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是为了“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特别是“调整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关系”,这反映出罗马法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时代适应性,适应当时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