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陶铸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0193372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2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陶铸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永州市陶铸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陶铸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陶铸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永州市陶铸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A冷空气在锋面以下 B过境时气压升高C过境时天气转晴 D降水多发生在锋后参考答案:A2. 我国的内海有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东海、南海 D.渤海、琼州海峡参考答案:D3. 参考答案:C4. 读深圳和长沙两地某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单位:元),完成1617题。生 产 成 本市场平均价格技术原料劳动力其它深圳1990年1584282009年1.2618632长沙1990年1562282009年1.261033216.生产该产品的工厂属于A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2、B技术导向型企业 C原料导向型企业 D市场导向型企业17.该类工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主要目的是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C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方,降低生产成本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获得技术支持参考答案:16.A 17.C5. 某极限运动爱好者协会选定在下图中P处开展活动。读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3. 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上游河段(直接连着河源的河段)有明显错误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4. 某极限运动爱好者在 P 处(P 处为悬崖)做绳降运动,他准备的绳子的长度最适宜为( )A. 118 米B. 158 米C. 138 米D. 9

3、8 米参考答案:3. B 4. A3.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且河流由高流向低,所以甲、乙、丙和丁四河流上游河段有明显错误的是乙。故本题选择B。4.绳子的长度最适宜应该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稍微长一点,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d(n-1)Hd(n+1),其中d:等高距,n:等高线相交条数,中间H是陡崖的相对高度。读图可知,经过P处陡崖的等高线为4条,计算如下:20 (4-1)H20(4+1),相对高度为60米H100米。准备的绳子最适宜应该稍长,综合选项为118米比较适合。故答案选择A。6. (图一)美国较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空间结构上表现为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的特点,成为当今世界

4、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研究美国农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从中探讨农业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规律,可为我国选建农业商品基地和调整农业空间结构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图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1113题。11.美国甲、丙农业带的农业区位优势有(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不使用化肥、农药C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 D人口稀疏,劳动力不足12.图二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较,其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13.下列关于美国东北工业区的叙述

5、正确的有( )是工业发展最早的传统工业区 是技术最先进的高新产业区 人口和城市集中,形成了巨大的城市带 工业污染严重,土地价格高 人口和工业向国土西部和南部迁移A B C D参考答案:A B B美国甲、丙农业带是位于美国的中央平原,所以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选择A项。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优势。图二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较,其优势条件是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等方面的优势。7. 读图10“某地生态产业示意图”,完成29-30题。29. 图中箭头A. 表示秸秆、沼气供给养殖业 B. 表示粮食、蔬菜等供给农户C. 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D. 表示饲料、花卉和粮食等供给市场

6、30. 实现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开垦草场,增加畜产品种类 使用化肥,提高农产品产量发展食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采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A. B. C. D. 参考答案: 29.B 30.D8.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参考答案:A9. 钢铁企业为考虑环境效益,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适宜伯明翰 B适宜塔兰托C适宜上海 D适宜加尔各答参考答案:A略10.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下列问题。13. 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

7、是A. 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C.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14. 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A. 春季晚上 B. 夏季午后C. 秋季早晨 D. 冬季傍晚参考答案:13. A 14. B13.图中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消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削弱太阳辐射作用明显,对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影响很小。A对,B、C、D错。14.黑色尼龙网的主要作用是削弱太阳辐射。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容易将作物晒伤,

8、B对。春季晚上没有太阳辐射,A错。秋季早晨、冬季傍晚太阳辐射弱,C、D错。11. 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031题。30.表示大理岩形成的箭头是A B C D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外力作用只参与了环节B为熔融(重融)作用C甲类岩石中常能找到化石D最常见的乙类岩石是花岗岩参考答案:D A 12.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9. 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 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B. 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C. 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D. 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20. 岩石圈的物质循

9、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A. 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B. 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C. 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D. 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参考答案:19. B 20. D试题分析:19. 图中a表示形成沉积岩是外力作用;b表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c表示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d表示重熔再生形成岩浆,B正确。20. 岩石圈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大气运动,选D;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是沉积岩;可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如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可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

10、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方法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的判断,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形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又成为新的岩浆。13. 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原因主要是市中心:A地租最高 B环境较好C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 D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参考答案:D14. 一般情况下,同一经线上的各地:A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B地转偏向力相同 C地方时刻相同 D自转线速度相同参考答案:C15. 童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

11、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据此回答4-5题。4童谣中这些星星大多属于 ( ) A行星 B恒星 C流星 D星云5下列天体中属于上题所述类型的是 ( ) A 太阳 B 月球 C木星 D陨星参考答案:B A16.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读下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0.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B. C. D. 11. 现阶段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B. C. D. 参考答案:10. C 11. C试题分析:10. 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移民支援边疆建设和建设新的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数量较少,主要原因是政策的限制。选择C。11.现阶

12、段,我国大量的内陆人口往沿海迁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这属于经济原因的人口迁移。选择C。【名师点睛】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方法(1)结合下图全面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2)找出主要原因。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年轻人从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是考虑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总体来说,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逐渐减弱,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人口迁移的影响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缓解就业压力。弊: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人才外流。迁入地利: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弊:带来一些问题,如对交通、住房产生压力,可能加剧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