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60161644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上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 (39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2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戴望舒雨巷)3但我不能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4(),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二)文言文阅读(27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8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

2、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

4、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杀人如不能举(尽)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意外的变故)也C故(故意)遣将守关者D沛公起如厕,因(趁机)招樊哙出(2)下列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A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常以身翼蔽沛公D距关,毋内诸侯(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项王按剑 而 跽曰 而 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若属

5、皆 且 为所虏 A、与相同,与相同 B、与不同,与相同 C、与不同,与不同D、(与相同,与不同 4)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目的是表达对项羽的愤怒、仇恨。B樊哙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王之意,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C樊哙强行闯帐,一番陈词后,项王没有发怒,反而赐座,表明杀机已经基本消除。D刘邦在危急中“如厕”很可能是借口,实际是急欲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5)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2分)得复见将军于此( )若属皆且为所虏(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不然,籍何以至此( )(6)根据文段意思,用从课文中演化出的成语填空,使

6、下面一段话完整顺畅。 (2分)张良在宴会上看到_的危急情况,便立即到军门告诉樊哙。樊哙英勇闯帐,对项羽陈说秦王暴政失民心,重提楚怀王与众将的约定。表白沛公入关之后_,还军霸上,等待项王。并强调如果项羽要杀像刘邦这样_的人,就与暴秦无异。刘邦借故离开宴会,却为没有辞行而犹豫时,樊哙向他指出当时的处境是_;做大事的人不必顾虑这些细枝末节。刘邦在张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终于从鸿门宴金蝉脱壳,回到军中。(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_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3分)_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9分)樊 哙 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

7、。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8、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问其遗老

9、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B.以屠狗为事 为事:为职业。C. 暴师霸上 暴师:使军队暴露。 D.项伯常屏蔽之 屏蔽:用屏风遮挡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焉用亡郑以陪邻.B.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C.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D.高帝笑而起 泉涓涓而始流(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 )(2分)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哙乃排闼直入。 哙等见上流涕。A. B. C. D

10、.(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_(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访 隐 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1)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1分)(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答:_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A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C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5分)(一

11、)文学名著阅读1、下列各项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A宝玉病时,全家忙碌,贾芸红玉等人守着宝玉,渐渐混熟,贾芸把自己的手帕传给红玉。B宝玉在冯紫英家,与琪官蒋玉菡互相欣赏,并交换了汗巾。谁知道那是袭人的东西。C黛玉因记挂宝玉被父亲叫去,晚上来怡红院看望,由于袭人发脾气,且有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的很,没有开门,这不禁动了黛玉的身世之悲,开始哭泣。D黛玉性格忧郁,因一个误会触动寄人篱下的凄凉,正逢贱话花之期,又勾起伤春愁思,于是将残花埋葬在沁芳亭。她由落花想到自己的命运,口吟葬花词。E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读牡丹亭被黛玉发现,后来黛玉也认真阅读,二人借牡丹亭里的词句表白。宝玉自比柳

12、梦梅,黛玉自比杜十娘。2、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1)“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不可封锢;命宝玉也随进去读书。”贾政王夫人接了谕命。请简述“入住大观园”的情节。(2)请简述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的情节。(3)请简述黛玉葬花的情节。(二)文化经典阅读(5分)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篇第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篇第十三【注释】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1.解释下列词语 (2分) 周: 比: 2.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君子无论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一视同仁,从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一起排斥异己者。B. 党同伐异几乎是人类难以消除的天性,孔子却把这称之为小人行径。C.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相反。D.孔子主张的“周”、“和”就是要取消等级观念.三、现代文阅读 (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7分)痛哭和珍石评梅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