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60160078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命题人:吴丽莺 审核人:高三语文备课组一、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7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7分) (1) 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2)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3)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4) 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5)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6)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7)不见复关, 。(诗经)(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醉吟先生传白乐天 醉吟先生者,忘其姓字、乡里、官爵,忽忽不知吾为谁也。宦游三十载,将老,

2、退居洛下,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榭舟桥,具体而微,先生安焉。 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游之外,栖心释氏,通学小中大乘法。与嵩山僧如满为空门友,平泉客韦楚为山水友,彭城刘梦得为诗友,安定皇甫朗之为酒友。每一相见,欣然忘归。洛城内外六七十里间,凡观寺、丘壑有泉石花竹者,靡不游;人家有美酒、鸣琴者,靡不过;有图书、歌舞者,靡不观。自居守洛川及洎布衣家,以宴游召者,亦时时往。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过,必为之先拂酒罍,次开诗箧。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若兴发,命家僮调法部丝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若欢甚,又命小妓歌杨柳枝新词十数章。放杯自

3、娱,酩酊而后已。往往乘兴,屦及邻,杖于乡,骑游都邑,肩舁注适野。舁中置一琴一枕,陶、谢诗数卷。舁杆左右悬双壶酒,寻水望山,率情便去。抱琴引酌,兴尽而返。如此者凡十年。妻孥弟侄虑其过也,或讥之,不应,至于再三,乃曰:凡人之性,鲜得中,必有所偏好。吾非中者也,设不幸,吾好利而货殖焉,以至于多藏润屋,贾祸危身,奈吾何?设不幸吾好博弈,一掷数万,倾财破产,以至于妻子冻饿,奈吾何?设不幸吾好药,损衣削食,炼铅烧汞,以至于无所成,有所误,奈吾何?今吾幸不好彼,而自适于杯觞讽咏之间。放则放矣,庸何伤乎?不犹愈于好彼三者乎? 注舁:轿子。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台榭舟桥,

4、具体而微 具:具备 B凡观寺、丘壑有泉石花竹者 观:观看 C自居守洛川及洎布衣家 洎:到、及 D好事者相过 过:拜访3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属于醉吟先生“率情”的一组是(3分)栖心释氏,通学小中大乘法 每一相见,欣然忘归 人家有关酒、鸣琴者,靡不过放杯自娱,酩酊而后已 屦及邻,杖于乡,骑游都邑 一掷数万,倾财破产,以至于妻子冻饿 A 8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醉吟先生为官三十载,脱离官场后隐居洛下,有如羁鸟脱离樊笼,率性而为,经常是放怀自娱,游山玩水。 B面对众人的担扰,醉吟先生认为自己所好虽放荡,但无伤大雅,至少好过自己无所癖好却让家人忍饥挨饿。 C作

5、者假托醉吟先生这一形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退职归隐后诗酒自娱的生活乐趣以及闲适淡泊的生活理念。 D全文描写了醉吟先生的日常生活,真挚自然,妙趣横生。十年中,他遍游洛城内外,广交趣味相投的朋友。5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凡人之性,鲜得中,必有所偏好。(3分) (2)今吾幸不好彼,而自适于杯觞讽咏之间。(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归至武阳渡作刘克庄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注此诗写的是诗人将抵家时的情景。楝:音lin,落叶乔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扫”字的妙处。(2分) (2)全诗

6、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刘表新死,曹操率军五十万南征荆州,刘表次子刘琮袭职,降了曹操。曹操攻刘备,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取荆州,弃新野而移兵樊城。后又弃樊城往襄阳撤退,百姓随其同行。刘备嫌速度太慢,怕被活捉,欲弃民先行,被部下劝阻。(三国演义)B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提亲,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正与琴热恋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遭到训斥后,在觉慧的帮助下出走逃婚。他给大哥的信中明确表达了不妥协的立场。最后,临终前的高老太爷只好答应取消婚约。(家)C孙

7、权派使者见关羽,让儿子与关羽的女儿成婚,结秦晋之好。关羽粗暴拒绝联姻的要求,放弃了孔明联吴抗曹的策略。(三国演义) D乞丐王克劳班听说圣母院避难权将要结束,率领成千上万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救大难临头的姐妹。不明真相的卡西莫多死守教堂,他从楼顶扔下巨大的石条石块,不料砸死了克劳班。卡西莫多明白真相后,痛不欲生。(巴黎圣母院) E在押赴西伯利亚的途中,玛丝洛娃认识了一个叫西蒙松的政治犯。西蒙松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为人也很正直。这时,玛丝洛娃必须在西蒙松和聂赫留朵夫之间作出选择。她不能接受所爱的人为她作出的牺牲,于是接受了西蒙松的爱。(复活)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8、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话说林黛玉与宝玉角口后,也自后悔,但又无去就他之理,因此日夜闷闷,如有所失。紫鹃度其意,乃劝道:“若论前旧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别人不知宝玉那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的。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遭两遭了。”黛玉啐道: “你倒来替人派我的不是。我怎么浮躁了?”紫鹃笑道:“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 宝、黛二人因何角口?如何收场?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2)简述曹操待关羽甚厚的故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

9、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1)孔子认为不学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2分) (2)材料所说的“好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守护文化的价值质点艾斐 所谓文化价值的质点,是指文化的原生价值、本质价值。价值质点是一切内容和形式的文

10、化创造、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生命之腱与活力之源,是文化主体劳动绩效的凸显,更是文化对人和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体现。特别是在价值量、价值形式、价值效能和价值取向均呈多元化格局的今天,高度自觉而有效地强化文化价值的质点,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在精神价值之外的其他价值,对于文化来说,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衍生出来的副价值。因为历来真正的文化创造者,从来都不是以牟利和娱乐为目的。他们的一切劳作和创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开智、养心、励志、修德,是张扬正义、布达真理、激励人生、繁昌社会。这便是文化价值的质点,也即文化价值的核心与本质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文化价值的衍生物固然越来越多、越

11、来越杂,但文化价值的质点却永远不可改变,也永远不能改变。文化价值的质点一旦易质,其后果自当是不堪设想的。如果把赚钱当成了文化的唯一目的,势必就要放弃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引导与提升功能,必然要使文化陷入低俗、畸靡的渊薮。 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终极效能和主要实现方式,始终都在于它所天然赋有并理应履施的社会性、公益性、思想导向、智能寄寓和精神内涵。文化不但要以真、善、美的方式来揭示和表现生活与人性中的真、善、美,而且要在不可逆和个性化的艺术创造中给生活增添亮色,使社会焕发光彩,让精神得以提升,促人性更臻完美。凡此种种,既是文化的社会担当,又是文化的效能旨归。任何内容和形式的文化创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12、都只有在赋有了这样的性质和达臻了这样的效能之后,才可望使质点的效能实现。 正因为如此,文化价值的质点也便被赋予了独具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文化价值的质点,即是指在文化创造和文化服务过程中,不论其内容和形式如何,则都应当和必须赋有和服膺于真、善、美的品格、性质、目标与效能,发挥思想引导和精神提升的积极作用,产生淳化社会风气和铸冶民族灵魂的巨大效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其主体价值与本质价值。 文化的这一价值质点,是文化的生命线。文化一旦离散了这个价值质点,其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便会随之而消失殆尽。10下列对“文化的价值质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价值的质点就是指文化的原生价值、本质

13、价值,文化创造是以精神救赎为目的,而不是以牟利和娱乐为目的。 B.文化的价值质点没有固定的内容,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今天价值取向多元化,文化的价值质点也是多元的。 i C.文化的价值质点是指在文化创造和服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服从于真、善/美的文化品质,价值目标与社会效能。 D文化的价值质点是文化的生命底线,不能背离。文化一旦背离价值质点,它的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便会消失殆尽。11请根据文意,概括文化的本体价值和终极效能的内容。(3分) 。 12守护文化的价值质点有何现实意义?请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

14、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15题。套 袖铁凝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老师。我脸上竟显出了难色,我怕见大作家,尽管他的优美篇章有些我几乎可以背诵。我还听人说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也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叫得都不顺畅。向我介绍孙犁同志很注意细节的渲染,而细节是最能给人以印象的。我怎么也忘不掉这点:连孙犁的鸟都怕孙犁。 我带了信,终于走进了孙犁老师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了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 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先看到老人的侧面,就猜出了那是谁。 看见我,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目光很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