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60106150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摘 要: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中不难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的理念上有很多重大的改革,其中对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显得尤为突出。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有很多: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史学理念和高考理念等等。简要从课程理念、教学理念两个方面阐述几点看法。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高考;教学理念理念其实就是做事的理论,而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云南省2009年首次使用了新课程,新课程的性质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

2、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如果仍然用旧的教学理念教与学,所做的工作恐怕只是穿新鞋,走老路,效果不佳。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首先就得更新传统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和高考理念。一、更新传统的课程理念新课程历史教材不仅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而且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而编,纵观新的历史教材就是一“标”多“本”。“标”就是课程标准,“本”就是有多种版本的教材,现今有岳麓书社、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大象出版社等4家出版单位出版的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在一种版本下有必修3个模块和选修6个模块。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

3、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二、更新教学理念1.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知识和经验获得过程的指导,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美国人沃德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抑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传统的教学为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出的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4、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不同发展潜能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践证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一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方式。此外,也要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集体的力量远远超过个人。新课程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更高,备课最重要的不是备内容,而是备学生、备方法、备重点与难点,围绕学生来备课。通过备课组定期举行的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统一进度,明确教学重点,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交流。2.更新高考复习教学理念从这几年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考核来看,在新

5、课程高考教学和复习时要注意:(1)以课程标准为根本,积极努力促进教师教学观和学生学习观的转变。重视新课程下的课程标准,不仅要重视每一单元、每一节内容标准,更要重视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的变化。新课程下的教材观:教材只是历史课程内容中最重要的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资源,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课程标准整合教材。(2)注重“双基”,根据课标如何有效地把握教材,大胆取舍,精讲、讲透。(3)突出新史学理念(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的导向作用,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展现新课程理念的

6、导向作用,通过情境创设,加大问题的灵活性、应用性、探究性,使高考更能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5)要适当加强学法指导,注意加强专题史下的通史复习,对重要时期进行重点专题复习,中外关联、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关联,帮助学生构建通史知识框架。如:在自习古代史时把公元前五世纪单独归纳。政治上:中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古希腊是伯利克里时代、古罗马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过渡。文化上:西方是人文主义起源,中国是百家争鸣。总之,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要求我们更新理念与方法,去探究更适合教学的新手段,同时,通过新课程的运用,促使教师的教育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学校的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最终使课堂成为真实的课堂、有趣的课堂、艺术的课堂、快乐的课堂,为学生走进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中学)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