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模型的农产品出口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杨安娜(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组织部,湖南长沙410205)摘要:基于引力模型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到美国、香港、日本、韩国、德国、荷兰、英国和新加坡等8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绩效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农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因素为地理距地、经济规模及需求结构地理距离不是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阻力因素,进口国经济规模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起促进作用,需求结构差异程度也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关键词:引力模型;农产品出口绩效;固定效应法F32:A:1002-3240( 2011 )10-0117-04一、引言面对世界进出口贸易量的逐年增加,各国国际贸易额的飞速增长,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些进出口产品中农产品出口现状如何?农产品出口绩效如何?农产品指农、林、牧、渔部门的产品,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翟士军,2007)是:第一,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匮乏农产品出口企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进入国际农产品市场时间短,经营规模小,信息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不强,整体竞争优势不强;第二,农产品出口区域分布不平衡东部沿海省份如山东、广东、浙江、福建、辽宁、北京、江苏、上海等8省(市)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80%。
第三,农产品出口市场集中我国近1/3的农产品出口输往日本市场,占日本农产品进口市场份额的13.8%第四,农产品外贸摩擦严重目前,国外对进口农产品的检疫重点已经从疫病监控向农药残留、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强制IS014000认证等转移,而我国农产品生产往往忽视这些问题从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角度来看,中日韩三国间农产品相似性指数高于市场相似性指数,农产品贸易关系以竞争性为主(崔超,吴林海,2007);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程度不高,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很强互补性(司伟,周章跃,2007);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在整体上呈现互补性而在区域上存在一定的竞争性,总体而言,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杨亮,吕耀,2009)从农产品贸易格局来看,中国出口欧盟的两大主打产品为植物产品与食品、饮料、酒、醋、烟草及制品(国秀丽,易法海,2007),中国对东盟出口金额最大的前三类农产品是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坚果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杨亮,吕耀,2009);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主要是食品及活动物类(司伟,周章跃,2007);中国对非洲出口的农产品中,中国在大米、玉米、蔬菜水果、茶叶、猪肉、禽肉等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大体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征(孙东升,刘合光,周爱莲,2007)。
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省份是山东、广东、浙江、辽宁、福建、北京和江苏等;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地区总体上,我国农产品出口绩效不高,那么我国农产品出口绩效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因此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建立一个基本模型,该模型是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接着推出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然后利用引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农产品出口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是结论及相关对策二、模型1.基本模型假定世界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A国的农产品出口到B国,A国的农产品与B国农产品有两种关系: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农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故假定生产过程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L)A国的农产品出口需求由A国生产者创造,B国的消费者对A国农产品的需求决定A国农产品出口商的市场成败因此A国生产者行为和国消费者行为对A国农产品出口非常重要B国消费者行为假定B国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其它商品xo和A国的农产品xl假定B国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拟效应函数: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A国农产品出口商在(19)式成立时,如果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或超额利润,A国农产品会向B国源源不断地出口(高鸿业,吴易风,刘凤良,1996)。
如果A国出口的农产品XI是B国产品xo的互补品,则A国的农产品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引力不断出口到B国如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在整体上呈现互补性,在区域上存在一定竞争性,但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两国农产品贸易具有很大的潜在利益如果A国出口的农产品xl是B国产品xo的替代品,则A国的农产品出口到B国具有较大市场压力因此,该基本模型可以成为农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三、数据及回归结果原始数据本文采用2005-2008的面板数据,其中既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又包括中国对8个主要贸易伙伴即美国、香港、日本、韩国、德国、荷兰、英国和新加坡的农产品出口数据农产品出口额来源于中国海关2005-2009统计数据,人均GDP及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2009年国际数据中国到各国距离是根据北京到各国首都地图上的比例尺换算得来面板数据的使用有几个优点:第一,面板数据同时容纳时间序列与横截面双维数据,大大扩大了观测值数量,从而提高了参数有效估计的可能性;第二,面板数据模型可通过控制非观测的样本异质性,克服遗漏变量带来的偏误;第三,在影响农产品出口的众多因素中,一些因素短期内相对稳定,不随时间变化,横截面模型往往无法包纳这些变量或因素,而面板数据模型与之相比,具有更强的包容性。
数据处理假定有n个样本,m个变量,则原始数据矩阵X如下:高品质的进口农产品,对中国农产品会采取挑剔态度,导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减少四、结论按照引力模型分析的结果,中国农产品出口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理距地、经济规模、需求结构,因此本文结论如下:第一,地理距离不是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阻力因素地理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高,但农产品资源——市场互补性越强地[来自www.LW5u.coM]理距离越近,农产品竞争性越强因此,对于资源——市场互补性较强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占领和开拓高端农产品市场;对于农产品竞争性较强的地区,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应对技术壁垒,技术壁垒才是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阻力因素第二,进口国经济规模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起促进作用GDP总量与经济规模呈同方向变动,像美国、香港、日本、韩国、德国、荷兰、英国和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地区,GDP只要增长约0.3个百分点,对农产品的需求就增长1个百分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物能源原料等是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首选第三,需求结构的差异程度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人均GDP差别不大的国家,需求结构相似程度高;人均GDP差别很大的国家,需求结构相似程度低中国同文中提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GDP都差别很大,按照美元计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是中国的10-20倍,这种收入差距所导致的需求结构差异,不利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因此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来自WwW.L]收入差距,可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到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