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居民投资理财状况调查研究 ◇ 王 燕 方非凡摘要: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和模型实证分析,对南京市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学历、对投资产品的了解程度以及风险偏好是影响居民投资收益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学历、家庭月收入以及对投资产品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居民是否选择除储蓄之外理财产品的重要因素目前,南京市居民对投资理财的认知程度偏低,投资较为保守,投资收益率不高树立居民理财观念、提高理财产品认知度、加强理财培训有助于投资理财产品的发展和居民投资收益的提高关键词:理财产品;实证分析;Logistic回归一、宏观经济背景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南京在经济和金融总量上都处于较为领先地位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145.52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15位其中金融业产值552.35亿元2011年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241.99亿元,同比增长10.51%;其中个人存款达到4046.44亿元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94.08亿元,同比增长21.7%2011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6872元,人均消费支出20763元,其中衣、食、住分别占消费支出9.30%、35.83%和6.19%。
伴随经济增长,南京市金融产业发展迅速,政府也提出“打造一个错位上海、辐射中西部的泛长三角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的宏伟愿景但在居民个人理财观念上、金融机构服务意识上、产品创新和竞争力方面,南京与其它一线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南京市居民在投资理财上表现出南京市居民偏向保守、求稳的性格特点二、样本基本情况本次调研采用问卷形式,于2012年7月在南京市六城区各大银行网点以及地铁站内进行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份受访者性别比例大致相当,男性受访者58人,占总数的50.4%,女性57人,占总数的49.6%随机抽样的115名受访者基本信息如下:三、城市居民投资理财产品行为相关数据分析1、市民选择的投资理财品种在市民过去及现在选择的投资理财种类中,除储蓄外,选择较多的依次是保险、股票、基金和国债,如图1所示统计市民过去及现在选择的投资理财种类(含储蓄),选择3种的人数最多,占29.57%,而选择5种及以上的人数最少,仅占5.2%,如图2所示2、风险偏好及理财规划针对过去的投资产品选择,认为承担的风险很少的有13人,占总人数的11.30%;较少的有42人,占36.52%;一般的有45人,占39.13%;只有10人认为承担风险较大;6人认为承担风险很大,分别占总人数的8.70%和4.35%。
这说明大多数居民不愿意投资高风险的产品,而比较倾向于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对于参与投资理财的资金占个人月收入的比例,63人选择了10%以下,占总人数的54.8%;27人选择了10%-19%,占23.5%;15人选择了20%-29%,占13.0%; 6人选择了30%-49%,占5.2%;4人选择了50%以上,占3.5%,这说明南京市居民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很大程度上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同时投资行为也相对保守在115名受访者中,78人曾经制定过理财计划,37人从未制定过理财计划在制定过理财计划的受访者中,仅有22人咨询过专业人士的意见,占总样本数据的19.13%;而有56人偶尔有过规划但未能一直坚持从样本数据看来,南京市一些居民理财意识不强,对于投资理财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前瞻性3、选择投资产品时的信息来源市民在选择投资产品时,决策信息来源主要依赖于自身独[来自WWW]立决策、报纸杂志及亲朋好友的推荐此外,市民对于对从金融机构所获取的理财信息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满意的22人,占19%;一般的69人,占60%;不满意的24人,占21%4、对理财产品特征需求在统计关于对理财产品最看重的方面依次排序这一问题时,针对投资收益、投资风险、产品时间期限、是否需要专业知识、操作便捷度以及手续费这六个选项,按排序从第一位赋值6分到最后一位赋值1分,将所有选项的得分加总得出各选项的重要程度,如表2所示。
四、关于居民投资收益率及产品选择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一)模型一:居民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因素1、模型建立及变量赋值本文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对南京市居民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选择了八个影响因素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如下:八个影响因素变量定义及赋值的方法如表3所示在问卷调查中,关于投资收益率的选项由负到正共设计了5档,为了使分析简化,将原始数据重新归类为盈利和亏损两项因变量投资收益率Y1=0(当亏损时);或Y1=1(当盈利时)根据前文Logit(P)的公式,推导出Y1=1的概率为: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采用Forward(Wald)方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后,最终进入方程的变量分别是学历(X3)、对理财产品了解程度(X8)和风险偏好(X9),其它变量由于不显著没能进入方程从自变量系数可以看出,学历、家庭月收入和对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与投[来自www.lw5u.CoM]资是否盈利具有正相关关系,从Wald统计值可以看出,对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较大三个自变量所建立的回归模型的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Omnibus检验)的卡方值等于64.015,p=0.001<0.05,达到显著性水平。
Hosmer和Lemeshow检验的卡方值为15.102,p=0.053>0.05,拟合效果较好二)模型二: 居民是否选择除储蓄外的金融投资品这一行为的影响因素1、模型建立及自变量赋值模型二中,自变量的选择与赋值方法与模型一相同,因变量Y2的赋值根据问卷中居民在投资产品选择一题中(多选题)是否选择了除储蓄外的理财产品,若有选择,则Y2=1;若没有,则Y2=0同理,可以计算出Y2=1的概率为: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SPSS18.0软件,采用Forward(Wald)方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后,最终进入方程的变量分别是学历(X3)、家庭月收入(X4)以及对理财产品了解程度(X8),其它变量由于不显著没能进入方程从自变量系数可以看出,学历、家庭月收入和对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与居民是否选择除储蓄之外的理财产品均具有正相关关系,回归模型的整体模型适配度均通过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五、结论和建议(一)结论1、从样本数据分析看,居民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度不高,投资渠道较为狭窄从理财产品设计上来看,居民较为青睐收益与风险匹配、期限较为灵活、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手续费相对较低的金融产品2、从模型1可以看出,学历、对产品的了解程度以及风险偏好是居民投资收益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居民投资比较倾向于保守,所接收到的理财知识相对欠缺,造成了平均投资收益不高的现象3、从模型2分析得出,学历、月收入、对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是是否选择理财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度还比较低,接受过理财培训的较少对理财产品比较了解的群体集中在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大多数民众对理财产品的概念比较陌生二)建议1、从居民角度,应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实现投资多样化;树立理财意识,提高理财的认知度尽可能多地接受相关的金融专业知识学习,以增强自身管理资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要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质量,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理财专家,要能够及时为客户提示风险和提供理财建议,为每个顾客提供差异化理财规划,进而提高居民对于理财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要针对目前大部分居民收入水平有限这一情况,适当降低理财门槛例如开发更多小额的和分期的理财产品形式3、从政府和监管机构角度,应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市场运作模式,引导金融机构之间开展良性竞争,为理财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此外要协助金融机构加大投资理财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居民的理财能力 参考文献:[1]杨艳军.投资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4).[2]吴明泷.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05).[3]王吉恒,郝文龙,蓝佳林.哈尔滨市城区居民投资理财产品行为的实证分析[J].集体经济,2012(09).[4]黄莹,熊学萍.后金融危机时代武汉市城镇居民投资理财行为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08).[5]徐小换,方婷.居民收入与家庭理财产品选择趋势分析[J].金融纵横,2012(03).(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