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学案:《晁错》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60040425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学案:《晁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学案:《晁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学案:《晁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学案:《晁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学案:《晁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中学高二语文晁错教案(2)鲁教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2、能根据句式的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句子。3、鉴赏晁错人物形象。【模拟试题】 一. 语言知识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天下无治尚书者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B.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顷襄王怒而迁之 C.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相如奉璧奏秦王 D. 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C

2、. 因上便宜事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为诸侯报仇 如姬为公子泣 B.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独畏廉将军载 C.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 广故数言欲亡 D.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4. 对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太子善错计策 别疏人骨肉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内杜忠臣之口 吾当先斩以闻 将军身披坚执锐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A. / B. / C. / D. / 5. 下列各句括号内补出的省

3、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错常数请间言事,(景帝)辄听。 B. 吾当先斩(晁错)以闻 C.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晁错)东市。 D. 太常遣错受尚书(于)伏生所 6. 对下面句子分句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还,因上便宜事 孝文不听,然奇其材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不如此,天子不尊 A. 不同,相同 B. 相同,不同 C. 相同,不同 D. 不同,相同 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难:反驳 B. 错乃穿两门南出 穿:越过 C. 吾去公归矣 去:离开 D. 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疾:痛恨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

4、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 具为上言之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错以此愈贵 申之以孝悌之义 9.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译:。 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 译:。 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译:。【文言虚词积累】 【之】 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2、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4、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5、士大夫之族(师说)6、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7、均

5、之二策,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8、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9、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10、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11、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2、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1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15、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6、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1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18、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19、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20、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2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23、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反思: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