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同步练习:《陈情表》4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60040424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同步练习:《陈情表》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同步练习:《陈情表》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同步练习:《陈情表》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同步练习:《陈情表》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同步练习:《陈情表》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同步练习:《陈情表》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情表(三)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图”字与例句中的“图”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如有违离,宜别图之 A本图宦达 B绘影图形 C执图诣寺后 D使画工图形2下列各组加点的字中,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虫翘然衿鸣 B自衿功伐 C犹蒙衿育 D不衿名节3选出加点词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D连辟公府不就4选出下列翻译最准确的一项()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A此后又过了四年,舅舅夺去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B此后又过了四年,母亲改了嫁。 C我到四岁的时候,舅舅夺去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D我到四岁的时候,母亲改了嫁。5下列对文章的分

2、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段先从幼年坎坷不幸的遭遇说起,造成了一种悲怆酸楚的环境氛围,激起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 B第二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叙两次征辞,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皆是供养祖母之事无人承担。 C前两段重在议论中动之以深情,三四段重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 D本文是介乎散文与骈文之间的过渡文体,由于缘情挥洒,故具有行云流水,天真自然之妙。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

3、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薄;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洲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狡狼狈。6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夙遭闵凶 B零丁孤苦 C常在床蓐 D门衰祚薄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看见。 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

4、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猥:谦词,犹“鄙。” 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逋:逃脱。10下面各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9下面加横线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10以下说法不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未曾废离”等词,直接描写其凄苦之情,令人读而生悲。 C“慈父见背”、“舅

5、夺母志”,写祖母“躬亲抚养”的原因,“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写“躬亲抚养”之不易。 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11翻译(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赛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

6、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1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用法判断

7、正确的一项是()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圣朝以孝治天下 却宾客以业诸侯 A相同;相同 B不同;相同 C相同;不同 D不同;不同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闻吏议逐客 逐客:驱逐在秦做官任事的非秦国籍人 B惠王用张仪之计 张仪之计:指张仪为秦制定的连横之计 C遂散六国之从 从:即六国服从秦国的政策: D昔穆公求士 穆公: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3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举地千里 举臣秀才 B北收上郡 催臣上道二C并国二十 亡国贱俘D国无富利之实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4下列各句中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中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各国的人士对秦国所作的巨大

8、贡献。B张仪替秦孝公制定连衡之计离散了六国联合抗秦的合从策略。 C文中提到的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都不是秦国人。 D文中“太山不让”两句借比喻劝秦王不要驱逐客卿。5翻译。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人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李密为了亲情放弃了仕途,最终无怨无悔。由此我们想到: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人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请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参考答案1A2C(C为“怜惜”;其余三项都作

9、“夸耀”讲)3C(A、B、D均为授官,C为贬官)4D 5D(过渡文体错)6D(A:“阂”同“悯”;B:“零丁”同“伶仃”;C:“薄”同“褥”)7A(见背:去世)8C(C项中“以”字为介词,作“把”讲;其余三项中“以”作“因为”讲)9A(B项中“成立”古义为“成人自立”;C项中告诉古义为“申诉苦衷”;D项中“上报”古义为报答皇恩)10B(“未曾废离”未直接描写)11(1)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2)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1C(两句中的“以”都作“凭借”讲;句中的“以”作“因为”讲;句中的“以”作“用来”讲)2C(“六国之从”应为合纵政策,指六国联合对抗秦国)3C4B(张仪不是为秦孝公定计的,而是为秦惠王)5如今您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驱逐客卿去辅助诸侯成就功业。这就使得天下有才能的人都退缩畏惧,不敢西向,停住脚步不敢进人秦国。这种做法就叫做给敌人武器、给强盗粮食。作文提示:“清点”一般指对物品清理查点,在这个话题中,含义不同。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