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一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选择题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证据的是( )A. 太阳东升西落 B. 地球卫星照片C.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D. 站得高看得远【答案】A【解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尤其是月环食时,可以看到地球挡在太阳和月球之间的影子,月食就是地球在月亮上的投影,从形状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等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与地球形状无关地球卫星照片、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月食是地球在月亮上的投影,从形状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选择题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 D.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在经纬网中,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的形状是半圆,而纬线则指示东西方向,形状是圆圈,故选择答案C.选择题某人从北极点到南极点顺某一经线行走,其行程大约为( )A. 5.1千米 B. 6371千米 C. 2万千米 D. 4万千米【答案】C【解析】某人从北极点到南极点顺某一条经线行走,走过的路程是一条经线的长度,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正圆球,一条经线的长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即2万千米。
故选C选择题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高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 165°E,20°N B. 21°W,47°NC. 165°W,70°S D. 15°W,65°N【答案】D【解析】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到东经160度是东半球,西经20度到180度和东经160度到180度是西半球;0︒—30︒N、0︒—30︒S是属于低纬度地区;30︒N—60︒N、30︒S—60︒S是属于中纬度地区;60︒N—90︒N、60︒S—90︒S是属于高纬度地区,15°W,65°N是位于东半球、北半球、高纬度,故选D选择题划分地球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分别是 ( )A. 赤道、0°和 180°经线B. 北纬 30°纬线、20°E和160°W经线C. 0°纬线、20°W和160°E经线D. 赤道、20°E和160°W经线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解: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故选:C.选择题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 四个【答案】D【解析】在地球表面,经度110°分为东经110°和西经110°,所以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二个,B对,ACD错。
故选B选择题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 C. 昼夜更替 D. 昼夜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昼夜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选择题(题文)下列地理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 四季更替C. 夏季白昼较黑夜长 D. 地球有五带【答案】A【解析】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成为昼半球,相对应的称为夜半球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导致各地见到日出的时间不同,东边要先看到日出,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太阳的东升西落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地球上的五带都是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的选择题北京时间1月1日19时,小明在北京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350S.590W)的父亲打,语言表达正确的是( )A. 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 B. 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C. 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 D. 爸爸,早上好。
注意防寒【答案】B【解析】理解“东加西减”,推算区时.已知西侧时区的区时,求东侧时区的区时,要用加法,即“东加”;已知东侧时区的区时,求西侧时区的区时,要用减法,即“西减”我国统一用北京所在东八区的时间,与布宜诺斯艾利斯(35°S、59°W)(西四区)相差12个时区,也就是相差12个小时,当北京时间2009年1月1日19点时,布宜诺斯艾利斯应为1月1日7时;又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月为南半球的夏季.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择题北京的贝贝同学家住一楼,他发现同是中午时分,在寒冬时节门前院子被前面的楼房遮住阳光;炎炎盛夏,整个院子洒满阳光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地球绕地轴不停自转 B. 地球上有五带分布C. 地球绕太阳不停公转 D. 地球是个椭球体【答案】C【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寒冬时节门前院子被前面的楼房遮住了阳光;炎炎盛夏,整个院子都洒满了阳光,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选择题北半球的夏季主要月份是( )A、3、4、5月 B、6、7、8月C、9、10、11月 D、12、1、2月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太阳再次直射赤道,为秋分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
由于太阳直射部位不同,不同部位得到的太阳光热也不同从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故选:B选择题北京地区正午的影子最长时( )A.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B.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C. 太阳直射赤道 D. 这一天北京地区白天最长【答案】B【解析】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每年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每年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比较小,物体的影子长;昼最短夜最长.故选B选择题在同一大小的纸张上,要绘制下列区域的地图,采用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政区图 B.亚洲地形图 C.中国政区图 D.福建地形图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答案的四个选项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政区图>亚洲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山东地形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福建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亚洲地形图>世界政区图.选择题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是( )A. 丘陵 B. 平原 C. 山地 D. 高原【答案】A【解析】试题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选择题从赤道某点向北行1 000千米,折向东行1 000千米,再向南行1 000千米,最后向西行1 000千米。
则回到原点的( )A. 正东 B. 正西C. 西北 D. 与原出发点重合【答案】A【解析】由于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故从赤道出发向北1000米,折向东行1 000千米,再向南行1 000千米,最后向西行1 000千米,不能回到原点,一定在原点以东选择题甲地位于东经52°、北纬47°,乙地位于西经152°、南纬74°,甲地位于乙地的( )A. 西北方 B. 东北方 C. 西南方 D. 东南方【答案】A【解析】在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题干提供的经纬度,勾画经纬网图判定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选择题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一直向北飞,最终能够( )A. 回到北京 B. 到达北极 C. 到达南极 D. 到达赤道【答案】B【解析】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一直往北飞,那么这架飞机最终将会到达北极点上,如果继续向前,那么从北极点之后就往南,不可能停留在赤道上,故选B选择题(题文)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你认为应该建在( )A. 北极点 B. 南极点 C. 北回归线 D. 南回归线【答案】B【解析】南极点在地球的最南端,南极点的四周均是北方,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北极点的四周均是南方。
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建造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应该建在南极点上选择题某号台风某日移动位置如下表,它移动的方向是A. 向东南 B. 向东北 C. 向西南 D. 向西北【答案】D【解析】由图中四个时间段台风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台风运动的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运动,故选D选择题下列关于北京(116°E、40°N)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北温带 B. 位于西半球 C. 有阳光直射 D. 有极昼极夜现象【答案】A【解析】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分析北京的经纬度40°N 116°E,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温带,中纬度.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选择题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 2千米B. 0.2千米C. 20千米D. 4千米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4×50000=200000厘米=2千米,故选A.选择题下列四个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B. 1:5000C. 五百分之一 D. 【答案】D【解析】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范围越大的比例尺越小,以上四幅比例尺中,D表示的范围最大,比例尺是最小的,故选D。
选择题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 黄色 B. 蓝色 C. 绿色 D. 褐色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选择题下列地图最直观的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A. 平面示意图 B. 分层设色地形图 C. 等高线地形图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