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牧童《答钟弱翁》诗意及赏析

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18KB
约5页
文档ID:259476942
牧童《答钟弱翁》诗意及赏析_第1页
1/5

牧童《答钟弱翁》诗意及赏析导读: 《答钟弱翁》原文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①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②《答钟弱翁》诗意【注释】①弄:相合②蓑衣: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译文】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 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答钟弱翁》赏析这首诗载于南宋诗人刘克庄编的《千家诗》,署名“牧童”钟弱翁, 名叫钟傅, 弱翁是他的字, 钟傅是宋朝人, 以此可推断这位 “牧童”是宋代人钟弱翁曾因人推荐而做了官,但多次被降职这首诗是在安慰他,也是在劝勉他,不必争功名利禄那些虚名,与其和人勾心斗角不如全身而退,去过一种闲逸舒适的生活诗的全景是一片广阔的田野, 人烟稀少, 描写主体里只有牧童和他放的牛 但是这里所有的是宁静和悠闲, 并没有太多孤独冷漠等等,至少诗里没有写出来那些田野里孤独的人或事, 着重于山野之趣, 以及一种无拘无束的快乐诗是工整的,像六七里对三四声等,但又脱离了对对联的嫌疑。

后一句更是把七言诗这种体裁的优点发挥了出来, 写得极尽意味 饱饭后牧童可以休息了, 他选择穿着蓑衣躺在草地上看月亮来放松自己一个人赏月,是有种与世无争的态度,还是躺在厚厚的草地上牧童的心情是很轻松的,他也很惬意虽说这样的生活没有奢侈和喧闹,但这也正是如此生活的长处,可以使人的 . 心静下来,得到真正的休憩纵情于野外,即使是现代,还是许多人心里向往的田园生活政局混乱,朋党间相互倾扎,使钟傅屡遭贬职诗人写这首诗,是想劝说他与其苦苦挣扎,不如退而求其次,既然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不如独善其身既然混乱改变不了,那就离它远些,省得白费力气,出力不讨好诗里说牧童是穿着蓑衣的, 这可以和前一句有个映衬 之所以晚风中只有三四声的笛声,是因为有雨声即使是在广阔的田野上,开阔的草地上,雨声还是遮住了笛子的声音断断续续的音乐,有点愁绪牧童是这样面对这愁苦的:穿着蓑衣躺在月光里,风雨过后,欣赏着明月, 早把那不快扔到了九霄之外 诗人的意图是劝钟傅不妨学学牧童的人生观, 间接表露了他对仕途坎坷的钟傅的同情 诗人是善意的,对文字的运用也很细心。

《答钟弱翁》作者简介牧童据说, 钟弱翁和一位道士闲游, 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 钟弱翁于是指着牧童对道士说: “您能对此情景赋诗吗 ?” 道士笑着说:“这孩子也能作诗,哪里用得着我呢 ?”他们就让牧童作诗牧童拿起笔来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牧童,也可能只是一个化名,到底是谁,很难考证牧童《答钟弱翁》诗意及赏析】1. 朱熹《春日》诗意及赏析2. 林杰《乞巧》诗意及赏析3. 李商隐《常娥》诗意及赏析4. 袁枚《所见》诗意及赏析5. 牧童的改写6. 张籍《秋思》诗意及赏析7. 牧童改写8. 改写《牧童》上文是关于牧童《答钟弱翁》诗意及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