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记叙文写作技巧

上传人:lj157****0132 文档编号:259055941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记叙文写作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记叙文写作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记叙文写作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记叙文写作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记叙文写作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记叙文写作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记叙文写作技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记叙文写作技巧一 激活思维,是快速作文的关键 中国的文学史上,有人为文章精雕细刻,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有人即兴作赋,七步成诗,倚马可待;更有人在大喜、大悲之后,奋笔疾书,一挥而就惊天地、泣鬼神的杰作。 进行精雕细刻的写作是必要的,具有倚马可待的实力也是可能的。据测定,十二岁的小学生脑重量已经接近成人,心理发展水平已相当完备,已经具有作出假设,进行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的实力。中学生在智力发展及心理表现上比小学生更为成熟。中学生的头脑还有广袤的天地有待开发,是完全可以承受快速作文训练,以达到奋笔疾书,倚马可待的水平的。 但大多数人总感觉中学生的生活单调

2、、枯燥,没有素材可供写作,更不要说快速写作了。出现这种感觉,缘由是多方面的,但一般都是主观缘由,决不能归咎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并不是没有素材可供写作,而是我们的写作欲望未能激发,写作热忱未能调动。从小学到初中,我们读了七八年书,学过几一百零一篇课文,阅读了不知多少篇课外读物,交往结识了数以千计的同学、挚友,经验了多数次的喜怒哀乐。能说我们的生活枯燥、单调吗古时尚能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科学发达、交通便利,学问信息密集,传播大大加快的今日,我们学生的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学生的见识应当是远超古人的。 但一般学生又的确感觉生活单调、枯燥,无素材可用。尤其在作文题目出得偏、窄、怪时,学生理解

3、题目难,选择材料难。冥思苦想,搜肠刮肚也无从下笔。因此,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课中都感觉时间惊慌,能在规定的90分钟内完成作文已实属不易,想要进一步提高速度好像是不行能的。 教化家赞可夫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不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智力、情感和性格特点去领悟文艺作品,那就不能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作文也是一种文艺作品,命题之后,我们假如不能根据自己的智力、情感和性格特点去领悟题目,就无法使我们的内心产生反响与共鸣。当然,我们也就无法使我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思维不能活跃,潜能也就不能发挥,行文都很困难,提高速度当然更不行能了。 由此看来,激活思维,是快速作文的关键。 二 如何激活思维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

4、体会:有时候,遇上了一个简单的或者熟识的作文题,写起来就顺手多了。思路清楚,语言流畅,行文速度也大大加快。缺憾的是这种机会好像并不多。 事实上,任何作文题目都是我们所熟识的,只要我们变换一下题目,变更一下思维的角度,把这些偏、窄、怪的题目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题目也就变得熟识了,简单了,不成其偏、窄、怪了。 所谓换题,即改换思维的角度。中考作文题伸出友情的手,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题目的变换,就可以找出我们熟识的材料来。如:从人际关系方面,可转换成同学情;从社会影响方面,可转换成路遇、乘车记;还可以转换成诸如邻里之间、运动场上等等。只要使题目与我们所熟识的材料联系起来,选材就有了依据,就可以活跃思维

5、,引起内心的共鸣,激发创作的冲动。 可以说,任何作文题,都是可以通过变换来改换思维角度,激发创作冲动的。例如小小荒唐这一文题,它很简单使人走入死胡同,无从下手。其实,只要了解了荒唐的词义:错误得使人感到惊奇。我们就可以变换这个题目,找出新的角度,从而引起内心的共鸣,激发创作的冲动。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我第一次炒菜、童年趣事;也可以从人际交往中选择:风波、一件小事;甚至从最平常的题目中,也可以找出新的角度:运动场上、野炊不都可以发生小小的荒唐事吗 变换出来的这些题目,比起小小荒唐来,我们会觉得特别熟识,它所要用的材料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这样,我们的创作冲动就会被激发,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起

6、来,写文章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这种变换,在我们的课文中也比比皆是:分马未必不是风波社戏莫非不是我的小伙伴驿路梨花不就是在学雷锋的日子里因此,只要使题目与我们所熟识的材料联系起来,选材就有了依据,就可以活跃思维,引起内心的共鸣,激发创作的冲动。 曾有学生在驾驭了这一方法之后,将我们面临中考这一作文题目转换成车祸。在谈构思时,他说,初三时,他就读的某校为了创收,将操场向社会出租,变为夜间停车场。结果,早自习时,司机们出车,马达轰鸣,喇叭声声;晚自习时,司机们回场,又是喇叭声声,马达轰鸣,使学生不能宁静地自习。无奈,只好转入一所无操场的学校,满以为这下可以宁静了。谁知,一个月后,学校为了提高老师收

7、入,改善办学条件,破墙开店,将教室下面的房子改为批发部做生意。每天提货的汽车、摩托车川流不息,车声、铃声热闹不已,连上课都无法宁静了。这一车祸使他极为不满,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在作文中呼吁:给我们一方净土,让我们放下小小的书桌。救救孩子! 车祸的构思极为新奇,主题也特别主动,紧扣了我们的生活,又深刻的针贬了时弊。这就是激活思维的功效,这就做到了思维发散。这一更为广义的车祸是我们特别熟识的,从熟识的生活中去选择材料,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由此可见,换题在激活思维,拓宽思路上所起的作用是特别明显的。 练习:多角度变换题目 示例1运动会上 变换:他真了不得 啦啦队小记 伸出友情的手 示例2这场风波最终

8、平静了 变换:邻里之间 记一次大扫除 小小荒唐 示例3邻里之间 变换:风波 伸出友情的手 改变 示例4放学路上 变换:车祸 球迷与书迷 雨中情 理解:1.题目之间是可以互为因果,扩展变换的。 2.换题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角度,拓宽作文的思路,以便更好的选择材料。不能违反原有题目的要求,只能在原有题目的范围内去变换题目。 三 如何选择材料 多角度变换题目,目的是为了激活思维,打开思路,从而去更快的选择材料。快速作文时间短,我们无暇细致思索,须要倚马可待的功夫。只有心中有数才能做到这一点。如何做到心中有数呢 作文的源泉在生活之中,生活中的素材是可以提炼出作文的题材的。小到洗脸刷牙,大到山崩地裂,都可以

9、提炼出作文的题材。生活中的任何素材只要经过恰当的加工,都完全可以运用在我们的作文里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洗脸刷牙,这是极为一般的小事例。但就是这种事例,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表现事务的主题。诸如父母的关切爱惜或娇宠溺爱,子女的勤劳朴实或懒散任性,兄弟姊妹间的冲突冲突或互谅互解,这些琐碎的凡人小事,只要经过适当的加工,它们都能成为我们作文的题材。如洗脸: 你说烦不烦,洗个脸妈妈都要罗嗦。 擦擦颈项洗洗耳朵她又不厌其烦的起先唠叨了。 每天都这样,我都十五岁了,她还把我当小孩子。还不能不听,假如略有不轨,她会亲自动手操作。这不,洗完脸,我把毛巾一搭,还没转身,你啊你妈妈就过来了。一边拧毛巾

10、,一边又起先数落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要你说烦不烦 再如刷牙: 奶奶,牙刷呢 奶奶,牙膏呢 奶奶,热水呢 奶奶, 奶奶真拿她没方法,这小祖宗,什么事也不会做,可就会使唤人。这洗个脸刷个牙,实在不难吧她偏要喊得震天动地 这两个片断,不都有主动的主题和显明的人物形象吗 生活中的素材当然不止是洗脸刷牙,还有更多更多的材料。一天当中,会发生很多事情。假如我们把它列成提纲,可以发觉,它们都是写作的材料。 设题我的一天,运用记流水账的方式列出提纲: 1.早上起床晚了,未吃早饭就匆忙骑车上学。 2.路上车坏了,总也修不好,急死了。后来一个过路人帮忙修好了车。 3.在校门口买了早点,进校又被值勤的老师挡住,吃完

11、早点才能入校。早自习未赶上,被班主任训了一顿。 4.放学回家,父母都不在家。自己煮饭,半生不熟的,只吃了个半饱。又不敢睡午睡,怕迟到,看了一中午的书,头昏脑胀。 5.下午上课打瞌睡,又挨一顿训。 6.课外活动时在走廊上踢球,违反了校规,球被没收了。 7.放学回家,父母回来了,望见夹生饭,数落了好一顿。不过,终于吃了一顿舒适的晚饭。 这是一种流水账式的材料,但稍加提炼加工,就可以化为作文的题材。如:从材料4中,可以提炼出自己动手、不做小皇帝的主题(我第一次_);从材料2中,可以提炼出相互关切、乐于助人的主题(路遇);从材料3、4、5中,可以提炼出要留意劳逸结合,不然则得不偿失的主题(有这么一个少

12、年),从材料7中可以提炼出赞美亲情的主题(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材料1和6用在有这么一个少年中不也可以吗可见,生活中并不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发觉。 这仅仅是一天中的部分材料,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天中发生的事例是远远不止这些的。假如我们不局限于一天,而是从几天,几个月,乃至几年中去提取材料;假如我们不局限于自己一个人,而是从众多的熟识的人物中去提取,去发掘材料,那么,材料的来源就更广泛,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我们就会惊喜的发觉:材料到处有,只要伸伸手。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