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2课时正负数教案北师大版(最新整理)

上传人:小****克 文档编号:258855464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2课时正负数教案北师大版(最新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2课时正负数教案北师大版(最新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2课时正负数教案北师大版(最新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2课时正负数教案北师大版(最新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2课时正负数教案北师大版(最新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2课时正负数教案北师大版(最新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2课时正负数教案北师大版(最新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二课时正负数教学内容 :课本第 86 87 页。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2、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知道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 是正负数的分界。3、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 :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认识“0. 难点 : 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游戏激趣 .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说反话”的游戏。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说出与下面的内容或意义相反的词或句。(课件出示相关词、句,

2、并结合回答出示答案)(1)左( 右) 前(后)高(低) (2)零上 10(零下 10) (3)向东走 40 米(向西走40 米) (4)比赛赢两场 ( 比赛输两场 ) (5)存款 5000 元(取款 5000 元) 2 谈话导入 . (1)“存款 5000 元 和“取款 5000 元”都能用5000 元表示吗?为什么? (2)怎样表示“存款5000 元”和“取款5000 元”这类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正负数。( 板书课题 )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 结合温度,回顾对正负数的认识. (1)如何表示零上10? (2)0表示没有温度吗?生活中 , 除温度外 , 还有其他事物会

3、用到像“10”“ 10”这样的数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 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正负数的意义。(1)用正负数表示收支情况。(课件出示教材86 页爱心超市3 个月的经营情况)图中的 16900 元、 127 元和 15200 元分别表示什么?(2) 用正负数表示比赛得分情况。(课件出示教材86 页知识竞赛评分规则图) 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你知道知识竞赛评分规则的含义吗? 3 明确正负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1)概括正负数的意义. 你们知道像10,200,8844.43 这样的数是什么数吗?(结合学生的回答,简介正数的写法及读法)像 1000,500, 127 这样的数是什么数? (结合

4、学生的回答, 简介负数的写法及读法) (2)明确“ 0”的特殊性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明确正负数与0 的关系。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0,即正数 0负数。4找一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和同伴交流。 5 了解负数的历史。学生阅读教材87 页“你知道吗”。三、巩固练习 . 1 、读出下面的数。120 4。7 7。8 68 23 6 50 0 2、完成教材 87 页练一练 13 题。四、课堂总结 .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负数。板书设计: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数量。+10读作正十10读作负十0 既不是正数 , 也不是负数。正数前面的“ +可以省略

5、不写 , 负数前面的“”不能省略.教学过程:本节课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本课的教学目标, 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 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 , 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

6、成长。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