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朝花夕拾”试题答案》

sh****na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64.06KB
约4页
文档ID:258842158
《“朝花夕拾”试题答案》_第1页
1/4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测试卷 一、 填空 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 1926 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 10 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 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 , “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 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 ) ,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 )玩耍 6.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 )件重大的事 7.“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 8、 迅在 琐记 中记叙为了 “寻别一类人们去” 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 (江南水师学堂) 9、 “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0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乌烟瘴气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1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弃医从文) 12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 迎神赛会 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3 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4 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 ,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15 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 ,接触“物竟天择” , “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 琐记中提及 16 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17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二、 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D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C) .一件.两件.三件.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5 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B )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A ) A.有 B.没有 7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D) A、 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 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8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的是(A) A、 风筝 B、 无常 C、 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9 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B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10 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 )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1 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C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B)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13 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D) A 狗猫鼠 B 五猖会C 二十四孝图D 琐记 14“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B)A 孔乙己B 范爱农C 藤野先生D 寿镜吾老先生 三、 判断 1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 ,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 ) 2琐记 、 藤野先生 、 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 3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叶天士 ) 4 鲁迅不喜欢天演论 ( ) 5 藤野先生是一个有偏见的人 ( ) 6 藤野先生为人诚恳公正; () 10 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11 范爱农常常从乡下搭船进城,是因为他向往城市生活;() 13 范爱农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受到重视和重用 14琐记中有“肚子疼”绰号的是衍太太 () 15 陈莲河是琐记中的人物 () 16无常是对保姆阿长的回忆 () 17 鲁迅是借狗、猫、鼠一文来表明他为什么那么讨厌猫的 () (一)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问题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 ,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 , 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 ,读下去,记住它, “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 ; 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 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 :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 ,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2 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3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 4 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制学习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 类似即可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 ; 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 “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

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 ,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段文字选自狗猫鼠 狗猫鼠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描写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共十篇 (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 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4) 读过这段文字后,你受到什么启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