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苏教版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58756943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苏教版1.在中国历,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消失。完毕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和时间是 ( )A.581 年杨坚 B.605年隋文帝 C.589年杨坚 D.611年隋文帝2.隋朝大水道,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它们分别是今日的 ( )A.北京、上海 B.北京、杭州 C.天津、扬州 D.洛阳、杭州3.隋炀帝开凿大水道的根本目的是 ( )A.攻打陈朝 B.巡游享乐 C.稳固隋朝统治 D.攻打高丽4.右图反映的大事在历起的重要作用,正确的选项是( )A.加强北部边防 B.稳固隋朝统一C.促进南北经济的沟通 D.便于隋炀帝南巡5.以下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

2、历史特点的是 ( )A.繁盛一时 B.完毕分裂实现统一C.统治者昏庸无道 D.开凿大水道6.隋朝灭亡和唐朝建立,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隋文帝唐太宗 B.隋炀帝唐太宗C.隋炀帝唐高祖 D.隋文帝 唐高祖7.以下史实中,不属于唐太宗统治时发生的是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进展生产 B.擅长用人,重视纳谏C.进展科举制,设立州县学校 D.任用姚崇、宋璟为相8.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9.人们根本上确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由于 ( )A.她是我国历女皇帝B.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连续进展C.她能重用一些有

3、才能的人D.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10.“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角色应是? ( )A、杜如晦 B.宋璟 C.魏征 D.房玄龄11、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哪方面?( )A.经济富强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兴盛12.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应是 ( )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南北朝13.作为唐代的农夫,以下现象符合其生活实际的有 ( )南方水稻广泛采纳育秧移植栽培政府修建四十多处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浇灌使用

4、曲辕犁和筒车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A. B. C. D.14.唐代瓷器着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15唐朝的长安城有特别严格的布局,商业区是 ( )A.皇城 B.宫城 C.坊 D.市16.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进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以下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 ( )A.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B.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C、武则天时开头进展武举考试D.唐太宗扩大国学的规模,增加学员17、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消失于 ( )A.唐太宗统

5、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18.以下对科举制影响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改善了用人制度,有才学的读书人可以做官B.促进了文学艺术、训练事业的进展C.为高门权贵翻开了做官之门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19.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科举制最早产生于隋朝 B.科举制存在了1300多年,清朝废除C、唐皇帝完善科举制度 D.科举制好处多,没有任何害处20、对科举制度的精确理解是 ( )A.用分科考试俄方法选拔官吏 B.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C.隋朝时开头创立 D.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21.小明暑假期间去西部实地感受大开发的状况,顺

6、路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请你据此推断他去的是以下哪个城市? ( )A.成都 B.兰州 C.西宁 D.拉萨22、唐朝时的吐蕃是今日哪个民族的祖先? ( )A.回族 B.藏族 C.朝鲜族 D.维吾尔族23.被我国北方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谁? ( )A.唐太宗 B.唐中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24.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加强联系,“海东盛国”与哪个民族有关? ( )A.彝族 B.棘鞠 C.藏族 D.维吾尔族25.“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此话谁说的?(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文成公主 D.金城公主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仔细阅读,结合所学学问,

7、回答下列问题。要求:规律清晰、简明扼要。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在隋文帝统治后期,隋朝消失了鼎盛的局面。材料二:炀帝遂恣荒*。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答复:“隋之鼎盛”历史时期的名称?从不同角度,用语言描述。(6分)材料二中列举了哪些征发农夫的史实?你认为消失隋朝由盛而速灭的缘由有哪些?(4分)通过上述的探究,你从中有什么感悟?(2分)27.结合图片,探究问题。(8分)请答复:上述图片反映了历的什么制度?(2分)唐朝的哪三位帝王为此制度的完善做出奉献?(3分)此制

8、度实行后在隋唐时期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28.融入情景,探究问题。(14分)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材料二:右图步辇图:吐蕃赞普派使者到唐朝求婚,恳求把唐公主嫁给赞普。请答复:依据材料一,写出唐朝的民族政策?(2分)结合材料二,写出3例反映唐朝表达民族政策的事例。(6分)结合所学学问,总结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6分)29.总结比照,探究历史。(16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贞观之风,一朝复振.旧唐书玄宗下请答复:材料一、二分别与哪两个皇帝当政时期有关?(4分)结合隋唐历史,分别举出“水能载船舟”和“亦能覆舟”的事例各一例。(2分)唐玄宗的哪些统治措施表达了“贞观之风”的复振?(8分)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熟悉或对你的启发。(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