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隆化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258749318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重庆隆化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年重庆隆化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年重庆隆化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重庆隆化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重庆隆化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重庆隆化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浓度低于正常水平C从图中看出,垂体是内分泌腺的枢纽D垂体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参考答案:A2. 下图表示用不同方法处理的胚芽鞘:在尖端下方切去一小部分,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切断尖端后,插入琼脂块,给以单侧光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光弯曲 B向光弯曲 C向光弯曲 D向右弯曲参考答案:D3.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2、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参考答案:D4. 以下不是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的是()A营养不良B淋巴循环受阻C过敏反应D组织细胞代谢减弱参考答案:D【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

3、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B、淋巴循环受阻,导致组织蛋白增多,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水肿,B错误;C、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C错误;D、组织细胞代谢减

4、弱,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降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D5. 下列现象属于渗透的是( ) A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B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 C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D唾液淀粉酶的分泌参考答案:B6.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参考答案:C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属于能量的输入过程,A错误;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是能量的转化和散失过程,B错误;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C正确;D、能量从生物体

5、进入环境的过程还是能量的输入过程,D错误【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7.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塘进而合成脱氧核苷酸作为DNA复制的原料。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与正常的细胞相比过程在癌细胞中

6、明显增强的有 (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 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酶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 (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参考答案:8. 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营养物质B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运输代谢废物D贮藏能量参考答案:D【考点】1T: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的考查,回忆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

7、:A、运输营养物质是自由水的功能,A正确;B、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结合水的功能,B正确;C、运输代谢废物是自由水的功能,C正确;D、细胞内的水不能储存能量,D错误故选:D9. 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共生、捕食、竞争 B捕食、捕食、捕食C共生、竞争、捕食 D竞争、捕食、共生参考答案:A略10. 关于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B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直接产生并分泌的 D抗体和特异性抗原结合,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参考答案:C11. 下列

8、关于生长素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胚芽鞘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B.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C.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D. 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解:A、在胚芽鞘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正确;B、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其中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不是主动运输,B正确;C、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的运输为非极性运输,C正确;D、如果在单

9、侧光的作用下,在胚芽鞘尖端可以横向运输,D错误;故选:D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1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与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快B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动物以尿作为存在或领域的一种标记,实质是向外传递化学信息D在草松鼠狐山狮食物链中,如果松鼠要5Km2的生活面积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那么山狮的生活面积至少是125Km2参考答案:B【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S、P等元素,都不断进行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

10、过程物质循环的特点:全球性,可以反复循环;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传递可以双向的【解答】解:A、与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快,A正确;B、无机环境中的能量不能被反复利用,B错误;C、动物以尿作为存在或领域的一种标记,实质是向外传递化学信息,C正确;D、在草松鼠狐山狮食物链中,如果松鼠要5Km2的生活面积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那么山狮的生活面积至少是520%20%=125Km2,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

11、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男性色盲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父 B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则无耳垂为隐性性状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杂合子测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参考答案:B略14. “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下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过程增强后过程也会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CO2C生物群落内部碳传递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参考答案:B15. 如图表示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

12、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导致物种进化B种群数量减少到K2时遗传的多样性会减少C当种群的变化曲线为,则可推出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若a点变化为干旱且干早能抑制蝗虫天敌的生长,则该种群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参考答案:C【考点】F4: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F1:种群的特征【分析】据图分析,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呈现J型曲线;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使得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解答】解: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环境阻力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13、A正确;B、种群数量减少到K2时,种群数量减少,遗传的多样性会减少,B正确;C、当种群的变化曲线为,a点以后种群数量减少,a点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a点以后才为衰退型,C错误;D、若a点变化为干旱,能抑制蝗虫天敌的生长,蝗虫数量上升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为曲线I,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及生物种间关系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16. 下列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A吞噬细胞B红细胞CT细胞DB细胞参考答案:B【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系统组成成分: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

14、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解答】解:人体免疫细胞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K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红细胞是血细胞的一种,但不是免疫细胞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V茶农对茶树进行打顶处理(即去除顶芽),这是为了()A增加茶树脱落酸的含量B促进茶树向光生长C提高侧芽生长素浓度D解除顶端优势【考点】C4: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