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258615047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_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_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_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_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_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蚜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若臧武仲之知 B闻义不能徙C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D富而可求也 【解析】A项“知”通“智”,C项“要”通“约”,D项“而”通“如”。【答案】B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都是并列、紧靠的意思。A项,讨厌/满足;B项,危难/端正;D项,好的东西/好好地。【答案】C3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都是介词,用。A项,即使/虽然;B项,通“如”,表假设/表方式;D项,代词/主谓间的结构助词,不译。【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B饭疏食饮水C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D非其鬼而祭之【解析】B项,“饭”,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译为“吃”。 【答案】B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B见义不为,无勇也C是吾忧也D文之以礼乐【解析】D项是状语后置句,A、B、C三项都是判断句。【答案】D6名句默写。(1)富而可求也,_,_。(2)_,人不厌其笑;_,人不厌其取。(3)不义而富且贵,_。(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_,_。(5)君子之于天下也,_,_,_。(6)_,学之不讲,_,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答案】(1)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2)乐然后笑义然后取(3)于我如浮云(4)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5)无

3、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6)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徙阅读鉴赏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0题。(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5)子路问

4、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信:真实、不虚。B饭疏食饮水疏食:粗糙的饭。C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成名:树立名声;得名于世。D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处:处所。【解析】D项,处:安居,可以理解为接受。【答案】D8下列各句省略的内容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而可(以义)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B以(之)告者过也C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不处也D(臧武仲、公绰、卞庄子、冉求

5、)亦可以为成人矣【解析】D项省略的应为“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又文之以礼乐者”。【答案】D9下列对有关文段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而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B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信念信仰,即使物质生活条件是恶劣的,他在精神上也一样是充实的、快乐的。C乐道而安贫,鄙视富贵功名,是孔子一贯的追求。D孔子认为,真正完美无缺的人不仅要具备“智”“不欲”“勇”“艺”,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以礼乐”来修饰自己,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解析】A项,“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错;C项,“

6、鄙视富贵功名”错;D项,“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错。【答案】B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译文:_(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译文:_(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译文:_【答案】(1)吃粗糙的饭食,喝白开水,弯着胳膊枕着它,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2)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3)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处于穷困之中,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无缺的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7、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加斧锧其

8、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服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服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锧,殁头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注】桡:弱。桐棺三

9、寸:墨子节葬下云:“(禹)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以“桐棺三寸”代指质地朴素的棺木。政廷:执法官。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养:供养之地B遁者无罪 无罪:不加惩处C还车而返 还:退回D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阿:私,偏袒【解析】还,应读xun,作“掉转”讲。【答案】C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上句“辞”作“辞别”讲;下句“辞”作“拒绝”讲。B项上句“则”意为“那么”,连词;下句“则”加强判断,副词。C项上句“复”是动词,意为“告白”;下句“复”意为“仍旧”。D项两个“之”字,均

10、为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D13给画波浪线句子补充被省略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乘难与比行万乘难与(之)比行B不复于王而遁(荆师)不复于王而遁C荆之为四十二世矣荆之为(国)四十二世矣D正法枉必死正法(者)枉(法)必死【解析】B项省略主语“子囊”。【答案】B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动必缘义”与“行必诚义”互文,意思是:“举动”一定要依据道义,实行道义。B子囊认为撤军有罪,伏剑而死,荆王追悔莫及,赐他一具桐木棺材并“加斧锧其上”。C文中认为,在荆国历史上,子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其节操不单单激勉于一代人臣。D选文写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迹,意在彰显儒家所谓的

11、“廉耻”“仁爱”与“忠孝”。【解析】B项中“子囊认为撤军有罪”与“荆王追悔莫及”的说法错误。【答案】B1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译文:_(2)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译文:_【答案】(1)将军撤兵,是因为这样做有利。现今确实有利,将军为什么还请处死刑呢?(2)一国之主的忧虑是,社稷存而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之危多次出现的原因。【参考译文】君子独自行事,举动一定要遵循道义,实行道义。孔子谒见齐景公,景公赠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孔子拒绝不接受赠地,回到住处,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

12、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令弟子驱车,辞别景公离去。孔子本是布衣,官职不过为鲁国司寇。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显扬,孔子对待取舍的态度一丝不苟啊!荆国与吴国即将交战,荆国军队人数少,吴国军队人数多,荆国将军子囊说:“我们与吴国交战,一定会打败仗。这样就使荆国军队溃散,使君主名声被玷污,使荆国领土丧失,忠臣不忍这样办。”他没有向荆王请示就撤兵了。子囊带队到达都城外,派人向荆王转达他的请求,说:“请处我死刑。”荆王说:“将军撤兵,是因为这样做有利。现今确实对国有利,将军为什么还请处死刑呢?”子囊说:“临阵撤兵

13、的将军不受惩罚,那么今后为王率领军队的人,都会借不利于国家的名义来效法我而退缩。倘若这样,则荆国最终还是天下的弱者。”于是以剑自刎。荆王说:“允许我成全将军的义节。”于是赐予子囊一具桐木棺材,上面放置斧锧。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而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之危多次出现的原因。荆国治理国家已有四十二代,这期间有像子囊这样的人臣吗?子囊的节操,不单单激勉于一代人臣。荆昭王为政时,有士名叫石渚。他为人正直无私,昭王任命他为执法官。有人杀了人,石渚追捕凶犯,得知杀人者是自己的父亲,便掉转车头返回,站立在宫殿上说:“杀人的人,是我的父亲。对父亲执行刑罚,我不忍;私庇罪犯,枉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抛却国法当接受惩处,这是人臣应恪守的义理。”于是伏在斧上,请昭王下令处死。昭王说:“追捕犯人但没有追到,怎么一定要惩处你呢?你还是履职去吧。”石渚谢绝,说:“不钟爱自己的父母,不能称作孝子。为君主做事而枉法,不能称作忠臣。您下令赦免我,是为君者的仁惠。不敢枉废国法,是人臣的品行。”石渚不离斧锧,在昭王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