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的导演】Eva的纤维世界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58586465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va的导演】Eva的纤维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eva的导演】Eva的纤维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eva的导演】Eva的纤维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eva的导演】Eva的纤维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va的导演】Eva的纤维世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va的导演】Eva的纤维世界导语: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看到这个名词的时候多半人应该认为这是一篇晦涩难懂的说明文,其实这是关于一个女孩,一个艺术领域的故事。故事应该从纱线球说起,艾娃.玛格烈(EvaMarguerre)从小性格温顺,犹如乖巧的小猫,她也有个和猫一样的爱好一一喜欢玩纱线球。艾娃会将五颜六色的纱线球收集起来并且分门别类。这个爱好对她以后的艺术设计思路影响深远。艾娃的家在德国南部普福尔茨海姆,母亲的纱线作坊让她从小便对纤维材料发生了兴趣,而身为物理学家的女儿,才是艾娃-玛格烈后来在设计学院开始了一个使用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的项目的真正原因。艾娃遵从自己的爱好进入艺术学院学习,一次偶然的机

2、会她发现了父亲实验室里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立即被这种材料吸引,纤维在原始形状中是像线轴一样卷成。她发现这些纤维像天使头发一样柔软和亮泽,但非常结实,令人着迷,如果加入碳元素这些纤维会变得更轻更坚固。艾娃的成功始于一个简单实验。纤维增强复合塑料很难进行手工处理,纤维会松脱并可能导致伤害,甚至穿透防护服。为了绑住纤维并固定材料,她把纤维束浸在树脂中。然后将纤维缠绕在物体上。当树脂变干时,材料变得又硬又结实。她在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大学的工作室花了几周时间,忙于用纤维缠绕各种物品,包括花瓶和旋转桌腿。后来她发现用纤维塑形而成的物体才是她需要的,而非对现实物品的重复塑造。艾娃运用三维纱线缠绕技术结合材

3、料的不同属性制成各种形状的装置艺术品。做成各种形状。一开始,她也不确定能做出什么东西来。创意从材料和技巧中形成,家居艺术品Nido座椅由此诞生。2008年1月,艾娃的指导老师带着这位学生的作品在科隆家具展上举行了展览。在艾娃看来不够成熟的几件作品却在艺术展上引起轩然大波,多家专业艺术杂志刊登了关于艾娃和Nido的评论文章。然而,Nido有一个几乎将它扼杀在摇篮之中的缺陷:起初Nido只能承受50公斤的重量。大家提了一个好建议:加碳!没错,就是加入碳纤维元素。虽然煤炭没有一副好形象,它又脏又难开采,即便如此谁也无法阻止它受欢迎的程度。碳纤维却大不相同。在20世纪80年代,碳纤维在F1单壳体车身中

4、取代了铝材料,从而以很高的硬度挽救了许多赛车手的生命。从那以后,碳纤维一直被视为高端材料。于是艾娃带着样品去了瑞士,找到了一家专业加工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的公司。这家瑞士公司通过测量和计算,最终做出了结论:Nido具有完美的结构。但是,这家瑞士公司不能帮助艾娃实现让Nido变得更结实的想法。第二年秋天,专门从事玻璃纤维强化塑料的一家德国公司联系了艾娃。情况又一次出现了转机。当艾娃驱车850公里来到位于斯特拉尔松的这家公司时,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明智决策。在这里艾娃遇到了几个第一次说“这肯定可以投产!”的专家。他们只对Nido的外观进行了轻微调整,最主要的改变是在材料构成方面,直到这个900克的Nido

5、能够支撑起200公斤的重量。额外的稳定性得益于碳纤维材料的紧密编制。艾娃的第一件概念艺术品得以量产,这让艾娃颇感欣慰。在卡尔斯鲁厄的设计学院获得学位之后,艾娃前往汉堡,在海港边的工作室继续进行实验。她的最新项目MOA又是一个关于纱线和树脂的大胆尝试。首先,EvaMarguerre将弹性纱线穿过一个二维木质框架,做成一个网状模样。然后,她将树脂浸渍的网状物进行模压和绷紧,最后在树脂干燥之后去除框架。一些生产商已经在排队等待MOA项目的成功。与此同时,EvaMarguerre也在进行着其他新的项目。“新事物总是在你让事情自然进行、让实验自然发展时产生。”这个女孩正在用最先进的纤维技术酝酿着另一个传

6、奇故事。1600年前,东晋的陶渊明辞去朝中官位归隐田园,在浔阳的柴桑,以一篇归去来兮辞铺陈出一种独特的生活美学,成为后世万千文人墨客的精神导师。今天,艺术家北水以“来兮去兮”的个人作品展,在京城安定门的“逃禅小院”设下一处道场,借着迁流不息的鱼群,吟咏着生命穿梭往来中恒久不变的诗性光辉。千年岁月如白驹过隙,世事沉浮无数。不同时空中两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借着对生命往复的独特体验,演绎出一场禅味悠远的精神邂逅,并显现着某种文化旨趣的传承与生命价值的回归。北水的科技新闻独行是以二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作为支撑的。二十多年间,中国当代艺术由边缘而主流,来来去去地上演了无数让人眼花缭乱的智谋韬略,而身处其

7、间的北水却似乎早已看穿了这机巧善变中的无聊与空洞,抱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信念,乐而不疲地描绘着“玄赤相生”的视觉意象,咏叹着万物齐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命感受。无论是版画、油画、装置,还是大漆、陶瓷、行为,北水始终倾心于“鱼”这样一个母题,用各种不同的媒材和方式,推敲着作品形态的视觉张力和精神内涵的准确传达。本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包括北水的油画作品、大漆作品、版画作品、陶瓷景观装置作品和_次持续8小时书写的行为创作。在油画作品中,北水延用了宽大的笔触和厚重的颜料,在画面中堆塑出极富视觉感染力的主题物像。借助丰富的肌理效果和色彩叠加,艺术家努力使画面中的“鱼”呈现为一种带有抽象意味

8、的形态概括,并巧妙地阻止了画面向纯抽象风格的蔓延,保持了主题、形态与意涵之间的必要关联,使油画这种西来的艺术式具有了东方式的“意象”特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明清之际朱耷笔下那一幅幅带有鲜明生命格调的“墨鱼图”。与展览同名的太幅版画作品来兮去兮则通过平面化的转印方式,将油画中厚重的生命感受推衍成一组带有节奏律动的鱼群,而当这些被简化概括的“鱼形”以复数组合的方式出现时,整个画面便衬着红色与黑色的变奏,营造出一种宇宙间生命循环、迁流不息的意象效果,让观者在一瞬间陷入对某种神秘而奇诡氛围的猜想之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中“作品”与“空间”的合奏。在2011年今日美术馆的大型个展“欲望花园”之后,

9、本次冬末春初的个展中,艺术家与策展人特意选择了京城腹地一处闹中取静的院落。告别了现代美术馆中高大空冷的纯白空间,四合院中展出的这些作品,似乎也亲昵地应和着“院落”这种中国人最为钟情的居住格局,在梁宇、条案、桌几、蒲团、茶席所铺陈的舒缓氛围中,弥漫出一种独特的温情。同时,作品的陈列方式也尤显别具匠心,无论是厅堂墙壁上悬挂的单幅画作,还是窗台桌几边摆放的把玩小品,都与一般的画廊陈列迥异。特别是玻璃屋顶下红色鱼群与黑色地面上陶瓷鱼群的相互映衬,就像一股静谧而轻波慢涌的生命之流,在展厅变化错落的立体空间中营造出一种颇具禅味的幽玄意境,与这座别致的“逃禅小院”颇为相宜。此外,展览开幕前,北水以8小时持续不断的书写,在彼此相对的两壁白墙上完成了朝闻夕死这件行为作品。数量惊人的红色“来”字与同样数量惊人的黑色“去”字,分别在两面墙上扩撒成一红一黑两朵“字云”,仿佛两团幽深而玄奥的迷雾,“来”“去”之间,尽是莫测的生命玄机。正是艺术家对这种玄机的猜想、贴近与领悟,成就了他二十多年持之以恒的艺术探索,一如白色墙壁上持续8小时的重复书写,或如大漆木板上一遍遍的披麻刮灰与手工推光,北水用三十年的艺术生命反复推敲着“鱼”这个母题中所蕴含的生命意境。多少生命的轮回,多少世事的沉浮,似乎都在这不动声色的一“来”一“去”间消长更迭、循环往复。来兮去兮,似乎什么都没有,又似乎什么都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