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杭州孔庙地址]杭州孔庙考略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4.56KB
约6页
文档ID:258572193
[杭州孔庙地址]杭州孔庙考略_第1页
1/6

[杭州孔庙地址]杭州孔庙考略【摘要】孔庙是以孔子为主祀,历朝历代的先贤、先儒为从祀的礼制庙宇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其意识形态,而孔庙则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实物载体,历代的统治阶层通过孔庙来影响国家中上层知识分子的思想流变,孔庙又是历朝统治者的话语咽喉,孔庙不仅传递统治阶层的种种指导思想,还肩负着教育成千上万学子的教育功能如今,关于全国各地孔庙的功能、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学术界都均有涉及但对地方孔庙文献资料整理方面,还有一些空白比如对杭州市孔庙的文献研究基本没有,文章以杭州孔庙的现状、历史沿革等着重对杭州府府学进行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对其进行系统的资料爬梳希望能对发展儒家文化作一点小小的贡献关键词】孔庙;杭州;历史沿革一、杭州府孔庙现状杭州自古为文化之邦,杭州府志(民国刊本)的学校开头就对杭州府及隶属各县学的向学风气进行了称颂,“杭州所隶邑凡九邑,各置学,通郡学为十,宋元以前,余杭、於潜,故号小邑,乃文士代不乏人,入国朝来二百余年,兹二邑之士殊不蔼蔼,岂风气以时殊哉将昌炽于前者,瘠确于后也今庠序任衿带者,惟会城三学,暨海昌为蕃,然斋舍徒设而弦诵,罔闻博士倚席不讲,先王建学之意邈矣,观风振铎者,盍念诸。

如今杭州文庙坐落于杭州市上城区府学巷8号,西湖东南侧吴山脚下坐北朝南,南起府学巷,北连娃哈哈小学,东接劳动路,西与中国美术学院相邻,杭州孔庙最早有记载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年间,靖康年间,高宗定都杭州,由此原本临安府学升格为南宋王朝的教育核心太学所在,亦是元明清三朝孔庙所在地,1961年,杭州孔庙内的南宋石经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对孔庙全面整修,并利用孔庙收藏的大批古碑和历年来收集的各地佚散、发现的碑石,把杭州孔庙改建为杭州碑林杭州在2008年将孔庙扩建扩建后的孔庙总建筑面积达到5581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上亿元,建成后与整个西湖风景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二、始建年代与地点考论杭州孔庙的确切始建年代已经很难确定,只能从历代方志确定大概的一个时段,最早对于杭州孔庙的记载来源于南宋潜说友编纂的《咸淳临安志》记录了杭州孔庙旧在通越门外,绍兴元年始以凌家桥(今名凌云桥),明代陈善等修纂的《杭州府志》万历七年刊本上同样收录了《咸淳临安志》对于杭州孔庙的记载,杭州府儒学旧在通越门外,凤凰山之右,莫详创始,宋绍兴元年徒建涌金门内,凌家桥西,惠安寺古基。

由此在杭州府志万历七年刊本中我们仅能知道杭州孔庙的创始时间仅能追溯至南宋绍兴元年由清嵇曾筠、李卫等修;清沈翼机、傅王露等纂出版的雍正《浙江通志》同样沿袭了《咸淳临安志》中的说法,由清郑�V修编纂的乾隆杭州府志记载的时间则为绍兴中,而清龚嘉�y修,李�孀氲暮贾莞�志民国十一年刊本中又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天圣,知州李谘建赐学额,根据范仲淹代胡侍□奏乞□杭州学名额表,可知天圣年间杭州已经有学庙,天圣是北宋仁宗的第一个年号,从1023年至1032年十一月总共十年时间,由此根据现有的地方志资料,杭州的庙学至迟建于1023年至1032年10月,当然了,就《新唐书・礼乐志第五》记载,唐贞观四年(630年)“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这时全国各地普遍开始兴建孔庙,杭州作为东南大郡,建有一座孔庙是必然之事,但由于战争或者人为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至今没有发现记录杭州的孔庙最初建立时间的具体史料,所以我们暂且将杭州孔庙的最晚建立时间定在北宋仁宗的天圣年间孔庙的始建地点《雍正浙江通志》地点为在府治东,《万历杭州府志》则没有具体记载,《民国杭州府志》为北宋天圣年间,地点在府治之南,所以根据史料的先后顺序杭州孔庙的始建地点应为府治之南,在通越门外,凤凰山之右。

三、历代重建、修复杭州孔庙沿革考杭州文庙历经千年的风霜,杭州孔庙的兴衰与历代儒学的受尊崇程度以及帝国命运息息相关历史文献对其多有记载,下面以时代为经,对杭州孔庙历朝历代的兴衰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北宋元�v元年,知州蒲宗孟重建杭州孔庙位于府治之南,子城通越门外有稽古阁,奉安御书宣和中,本路廉访使降御书殿榜曰:“大成”,钱塘仁和县学附焉孔庙内有六经斋十二座,分别为:经德、进业、炳文、兑习、颐正、贵文、蒙养、时升、益明、履信、复古、宾贤建炎以来,孔庙迁徙不常,绍兴元年,又建于凌家桥东,以慧安寺故基重建,孔庙内建有六斋曰:升俊、经德、敦厚、弥新、贲文、富文根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南宋绍兴十二年四月甲申增修绍兴十二年(1142年),杭州府学一度被南宋王朝增修为全国最高的学府――太学按照学制,学校的主体建筑为祭祀孔子的殿宇―孔庙十三年正月癸卯建太学,从此临安府学正式晋升为王朝太学,二十六年,高宗御制孔子暨诸贤赞刻石,太学仍赐刻本于诸学校自为序,杭州孔庙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进行扩建,教授袁肃、黄灏请修府学,仿成均规制,以大成殿为中轴,竖戟门、棂星门,筑廊庑,建厅堂,立祀架阁,规模宏伟理宗御制道统十三赞刻石于郡学,绍定四年,府尹余天锡增置学田。

淳�v六年,御书大成殿养源堂二匾以赐十一年,安抚赵与□重建,增置学廪,养弟子员二百人咸淳七年,安抚潜说友买民地议增辟八年,吴益踵成之元代,身为游牧民族的蒙古族对学校教育的重视程度急转直下,这一时期孔庙也进入了冰河期,各地孔庙的增长数目极为有限,对于维持杭州孔庙的运行与影响也降入最低点元大德九年命浙江省制造、宣圣庙乐器,以宋旧乐工施德仲拨校,教授刘惟肖监造至正六年十一月,总管赵琏、教授谢池重建之,次年四月成黄�梦�记至正十年,总管保格又新之十二年,毁于寇十三年,总管特穆礼斯乃饬材重建,购宋惠安寺地,展棂星门于南二十二年复毁二十三年,总管夏思忠尽购寺基新之此时杭州府学已有“甲东南为杰观”之称明清时期是杭州孔庙恢复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清统治者深知孔庙对人民精神上的统摄力,所以对杭州孔庙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明洪武二年,颁行学校卧碑八年重建庙学永乐十八年,毁宣德三年,巡抚大理卿熊概重建正统初,左布政使孙原贞,按擦使轩�r重建庙学,未几迁去,后按察使陈璇踵成之成化二十一年郡守张缙加修,宏治十年,布政使阎仲宇、按察使刘福重修立科目题名碑于棂星门之外,巡按御史吴一贯拓学宫南路十八年巡按御史车梁又重新之。

正德十二年,巡按御史宋廷佑檄知府留志淑迁仁和县学石经于戟门外两偏道统十三赞于尊经阁下,提学副使刘瑞�`书大学圣经一章,于明伦堂座后门下,志淑命工刻之,今废嘉靖八年,诏建敬一亭贮御制敬一箴,宋儒程颐视听言动四箴�],范浚心箴�]九年,始奉制,易大成殿曰:先师庙,建启圣祠,正圣贤祠典十年,勒御制正孔子祠典圣谕于石树戟门左右十五年,布政使任忠以展谒时,诸司□从直庙门行,非礼,出官帑购民地,辟为便道,今称新路二十二年,按察佥事刘望之书大魁字于石树、于泮宫坊两直之南,知府陈仕贤筑亭覆之四十五年,提学副使屠义英建敬一亭于庙后,移御制诸箴石于中万历三年,提学副使滕伯轮改三司庙为名宦祠三年,教授陈文炅改土神昌文侯祠于义路之左,以祠就在戟门东,僻陋故也二十三年,提学佥事伍袁萃增置学田,今开垦以为永业,按察佥事仁和沈瑞临为记二十四年,巡抚刘元霖檄郡守季东鲁重修,国子监祭酒冯梦祯为记四十年,巡抚高举重修崇祯十年,巡抚喻思恂、巡按赵继鼎、张任学暨诸司修庙学十二年,巡抚熊□渭重修明伦堂  清顺治五年,巡台诸司各捐金修葺圣庙及两庑、棂星门、明伦堂、钟鼓楼十三年,巡抚秦世祯捐俸重修,备礼乐诸器十五年,总督兵部尚书李率泰,巡抚都御使陈应泰,巡按御史王元曦重修。

康熙十七年,巡抚都御使陈秉直捐资又修二十三年,知府顾岱捐修两庑二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御书“万世师表”匾,悬于庙,巡抚都察院赵士麟委杭州府通判宋德深监修圣殿明伦堂并重造两庑庙门二十五年,御制先师孔子赞及颜曾思孟四子赞并序颁行天下,府州县学勒石置碑三十三年,知府李铎又修四十一年,御制训饬士子文颁行学宫雍正三年,世宗宪皇帝御书“生民未有”额悬大成殿五年,总督李卫重修檄教授苏滋恢、董理乾隆三年,大成殿诏,易黄瓦恭悬高宗纯皇帝御书“与天地参”额,三十六年,巡抚富勒浑等重修儒学,候选知府许承基、董其役四十四年,王��望等奏请浙省商籍学额四十八年,教授郭乾重修斋舍嘉庆二年,督学阮元重修大成殿及明伦堂,摹石鼓文嵌明伦堂左右壁五年,仁宗睿皇帝御书圣集大成殿七年八月,巡抚阮元重选诸贤栗主厘定乡贤、名宦祠位,造诸礼乐器道光七年,宣宗成皇帝御书“圣协时中”额九年,布政使徐宗干重修十一年,经粤寇乱,大成殿独存,斋舍学宫署俱毁同治三年,穆宗毅皇帝御书“圣神天纵”额五年八月重修,明伦堂�A栋及贤才第一关坊六年,知府谭钟麟重修文明楼、文昌宫、昌文祠并修斋舍十一月,训导范廷藻又请款重修斋舍七年,闰四月重修大成殿、崇圣祠、名宦祠、尊经阁、明伦堂。

十年十一月,知府陈鲁重修大成殿庑、明伦堂柱,制礼乐器,巡抚杨昌�F记光绪二年,德宗景皇帝御书“斯文在兹”额六年二月,风损殿脊七年三月,知府龚嘉�y重修十五年四月,巡抚崧骏又重修十七年七月,规制大备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奉御旨孔子至圣德配天地、万世师表,允宜升为大祀,从昭隆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旧学废除,孔庙仅为每年春秋两季祭祀孔子的场所宣统三年,御书“中和位育”额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孔庙又先后被单位、民居占用,因疏于维修,至“文革”后仅存大成殿一座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杭州市委市政府越来越关注孔庙复建2001年,孔庙复建立项,2007年工程开工,2008年这一工程全面完工,并于2008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正式对外开放此次复建,规模更加完善,其平面布局和建筑风格依据传统格局、文化传承、文物内涵以及江南园林特色,分成东西两个区域,两个区域既相互连贯又相对独立杭州孔庙占地1.32公顷,总建筑面积达到5581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和建筑风格依据传统格局、文化传承、文物内涵以及江南园林特色,由东、西两个既相互连贯又相对独立的区域组成西区为杭州孔庙的中轴线,着重展示杭州孔庙的文化精髓轴线以大成殿为核心,采取均衡对称、规整方正的平面布局,突出了该轴线庄严、肃穆的氛围和孔子作为大思想家的至高权威。

自棂星门而入,共二进:棂星门至大成门为第一进,大成门至大成殿为第二进这样既完整地保留了孔庙的原有中轴线风貌,又使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动静有序东区为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庭院水庭位于整个庭院中心,石经阁、星象馆、文昌阁等建筑在假山池水间层次错落,曲折绵长的回廊将它们有机地串联在一起近500碑石蕴含着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富人文内涵错落有致地展示于亭台楼阁之中,与婉约的江南园林融为一体四、杭州孔庙其他建筑沿革考尊经阁:明永乐间建藏颁发书籍宏治六年,圮郡守张�弥匦蕖U�德十二年,提学刘瑞请于巡按宋廷佐以刑金购书椟藏尊经阁,命训导专领之斋舍:宋绍兴中建为斋六,后增其二匾曰:进德兴能、登俊宾贤、持正崇礼、致道尚志咸淳八年,安抚吴益又增率性二斋共为十斋元时减为六,又减为四,曰:志道、据德、时习、日新明伦堂翼以西斋,东曰:体仁、利物、嘉会、贞固,东斋之上为书籍,乐器库文明楼:学之正门也万历三年,学西偏,居民失火,蔓延至文明楼与府县,师生侯厅俱毁,郡守吴自新请于抚按藩杲诸司重建,稍撤民居远之,规制更为宏畅射圃:三学射圃在提学道署西,明洪武初各辟一圃成化七年,三学总一圃,以开元宫废址为之宏治十一年,提学副使赵宽改为今处。

正德末,以近按察使署,不便徙水�希�巷西寻复今处嘉靖三十一年,提学副使薛应�缰匦蓿�后改校士馆仍习射于此,今地入驻防营内棂星门:庙前筑石柱为棂星门,左右列科目题名至明万历间止明伦堂:大成殿右即宋时养源堂也明崇祯十二年,巡抚熊奋重修教授署:在大门内训导署:在二门内,旧学署有三教授,一训导,二教授,旧署久废顺治三年,裁训导即改廨宇为教授署,其一在二门内,为今训导廨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