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马臧克家

凯和****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67KB
约7页
文档ID:258548498
老马臧克家_第1页
1/7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老马臧克家老马(lǎo mǎ),汉语词语喻指阅历阅历丰富者下面是我共享的老马臧克家 老马臧克家赏析供大家参考!  老马臧克家 老马臧克家赏析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介绍 臧克家,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爱好古典诗词,18岁以前一向生活在农村,对农人的凄凉情况有较多的了解这段农村生活成为他以后创作的深厚根基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头写诗1926年秋加入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逃亡外地1930年至1934年,入山东大学学习,在新诗创作上得到了闻一多的激励和扶助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人的凄凉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可怜,艺术上具有朴实、严谨、含蓄、凝炼的特色,受到茅盾,闻一多等人到好评茅盾曾断言:"在目前青年诗人中,《烙印》的可能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老马》即选自此诗集。

抗战前,诗人还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集抗战期间,出版了《从戎行》、《泥土的歌》等诗集抗战后又有政治讥讽十几诗集《宝物》、《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 二、作品分析 (一)《老马》的思想内涵 诗人曾说过:"我曾写下《烙印》,《生活》,《梦想》和《老马》表现我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诗人写他所看到的生活:"这可不是混着好玩儿,这是生活,/一万支暗箭匿伏在你的周边,/侍奉你一千回提防里一回的不检点'他又指着"梦想'说:"你老是发着美观的大言,/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红脸/人类追着你的背影乞怜,/你不曾给他们一次圆满'在诗人看来,不但不成对生活空抱空想,还务必四处的、时时,提防翼翼于是,诗人觉得生命"像粒砂,风挟你飞扬,/你自己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写出了无法掌管自己命运的悲苦境况面对险恶的生活,诗人提出了"个人的坚忍主义',即不灰心,不颓丧,要能咬紧牙关,忍受困苦的磨难《老马》就是对这样的生活态度的解释:当前的磨难就是你的对手,运尽气力去和它苦斗臧克家的特点就是他不同于新月派、现代派诗人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的"坚忍主义'他能肃穆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从棘针尖上去熟悉人生';他能带着倔强的精神冷静而有锋棱地去迎接磨难。

在中国现当代诗人中,没有任何一位能像臧克家一样在精神上与中国农人息息相通,这是他的最名贵之处他始终眼光向下,凝望着苦难中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不仅他的思想和农人的思想相通,而且他写诗的态度也是农人式的,他是专心而执着地提倡"苦吟',这在中国现当代诗坛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诗作的第一节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凄凉的画面:一匹衰弱的瘦马,已经筋疲力竭,不堪驱使了,但在仆人的淫威下,他被迫驮上难以承受的重荷,悄悄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这样的描写,形象地表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凄凉情况,透露了他坚忍的性格特质和渺茫的梦想诗人说:"纵不能有敏锐的眼指示着未来,也应当把眼前的惨状反映在你的诗里,不然那真愧煞是一个诗人了'臧克家《论新诗》)实际上诗人通过老马的境遇写自己所看到的人生,那背负超重的生活重压,低头忍耐的形象,就是"坚忍主义'的表现 鲜明,诗人受到了农人性格的感染,所创造的形象,是地地道道的农人这就难怪有人将此诗看作一首写农人生活的诗其实,这就局限了诗作的内涵,理应说,诗人表现的这种人生,这种生活态度,在我们这样的国度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诗人本着"不愿粉饰现实,也不愿逃避现实'的清楚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民族精神做作了一种深刻的扫视,从而使其诗作"没有一首不具有极顶真的生活意义'闻一多《烙印序》) (二)《老马》的艺术特色 1、短小精粹,凝炼深邃 《老马》一诗只有八句,马头的一俯一仰,即鲜明地表现了一种人生观表达了"深刻到家,深刻到浅显的程度'的艺术境界 2.专心推敲,平易朴实 诗人认为,"把一句诗写得叫人人懂,懂了还觉得好,这难,把一句诗雕得自己懂,这很轻易'所以他写诗力求平易,朴实,然而又专心严谨,这追求艺术的锤炼,形成了自己凝重的诗风因此,它被誉为新诗中的"苦吟派'他说:"我力求谨严,苦心地推敲追求,梦想把每个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螺丝钉似的把它扭得紧紧的'《臧克家诗选后记》) 老马一诗,极微为平易,流溢着简朴的质美,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象诗中"总得'、"横竖'、"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有泪只往心里在咽',简直就像农人倾诉自己的亲身感受,分不出是农人的语言,还是诗人的语言了 老马一诗,字字句句都经过专心的选择提炼,因而达成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与他肃穆专心的创作态度是分不开的。

象诗题"老马'是一个久经生活磨折的形象,它给人一种衰萎瘦枯的感受;再譬如"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可谓形象,传神不仅使人想得出马背上的重压,还是人看得出这中重压的力度和逐渐压下去的进度假使换一个别的字,就不会这样自然、恰当、精妙了 3.重视节奏,强调韵脚 臧克家反对诗歌创作形式上追求整齐,又反对完全散文化,它的诗在自然的根基上讲究节奏感,把诗的韵脚,看作"是感情的站口,节奏回归的强有力的记号'他的诗反映了格律诗走向自然的趋向这在《老马》诗中有很好的表达《老马》每段四句,一、三句押韵,二、四句也押韵,极其工整,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但诗句每行的字数并不一致,也没有闻一多诗歌那种每句皆一致的"字尺',根据感情的变化不断调整诗句的布局和字数,突破了闻一多诗作拘泥于形式的板滞感,使格律诗走向自然 在当今中国,关于诗歌的艺术特征和走向的讨论莫衷一是,大量人甚至认为诗歌已走到绝境,臧克家的诗歌创作和理论看法应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他的诗论的核心就是务必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诗人的时代责任感他认为诗人要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于要有高尚完备的人格,另外,还要接触现实,深入生活,投身时代的激流,掌管时代脉搏的跳动。

只有充实的生活,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的诗篇否那么,躲在象牙塔里,咏叹个人小小的悲欢,其诗篇必然内容空洞无物这样,诗人远离了时代,时代也就必然会抛弃诗人臧克家的这些关于诗歌创作的论断,值得今天每一个诗人深思 参考书目: 1.臧克家:《烙印》集 2.吕进:《臧克家――新诗文体创办方的重镇》,《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3.李钧:《新诗文体创办的奠基之作:论臧克家诗集烙印》,《理论学刊》2022年第4期 4.吴艳玲:《苦吟:从杜甫、吴嘉纪到臧克家:检讨中国诗歌进展的一条道路》,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年第5期 斟酌题: 1.如何评介作家在《老马》中表现的"坚忍主义'的生活态度? 2.闻一多先生说:《老马》"深刻到家,深刻到浅显的程度',对此你如何理解? 更多相关内容:儿媳妇自愿让老公公干臧克家简介 — 7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