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任务中心模式(tasks centered model)一、理论发展概述l任务中心模式,起源于60年代后期芝加哥大学William J.Reid和Laura Epstein的倡导l1972年,他们在任务中心个案工作中提出“任务中心”概念 ,倡导建立一个有时间限制,针对生活问题的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l希望在有限的服务时间内,达成明确的、案主自己选择的、有限的目标,从而提高个案社会工作的效率l希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问题的解决采用较快见效的调适方法 lReid认为任务中心模式能够成立的主要原因有:l(1)短期治疗与长期开放式治疗都可以得到类同的治疗效果及疗后功效l(2)在大部分长期开放式治疗中,其疗效已经显现于治疗的初期l(3)大部分治疗过程都是简短的p任务中心模式发展很快,除了强调时间限制与效率之外,也强调兼收并蓄p它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借用诊断的知识和技巧;从问题解决模式中借鉴其以问题为本的取向;从角色理论中吸收了社会互动概念;从社会学习理论中采用社会行为的原则等等p任务中心模式有相当的特殊性,即它提供的是关于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框架,对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没有具体规定,而是采用博采众长的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理论假设 1人性观n强调案主在界定问题与处理问题上有最后的决定权;n案主在任务执行上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 2有限的目标n确立的任务是具体的、有限的、外在的目标,而不是整体性的内在目标n它的目标是案主的问题,而非案主的个人成长这使其目标更具达成的可能性案主的任务(clients tasks )不足(inadequacy )工作上的问题(problems of Living )个案工作介入(casework intervention )生活上的任务(tasks of Living )强化解决问题技能(problem-solving mechanism strengthened)解决问题(alleviation of problem)完成任务(task accomplishment )应付生活任务(performance of tasks of living) 3问题的原因n人的生活与成长可以看成一个不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当问题无法解决时就会产生问题n个案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协助案主界定任务,指导并鼓励案主完成任务,从而帮助案主处理某些任务三、方法与技巧1 案主的界定(1)案主的能力自主或者有能力自主。
autonomous or ability to be autonomous )(2)案主的责任(3)案主的自愿性 (voluntary)2如何界定问题任务中心介入模式是问题取向的,受到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案主的问题更难以由外界和社会工作者去决定,必须从案主的意愿出发,由案主自决1)可处理的问题案主知道这一问题存在案主承认这是一个问题案主愿意处理这一问题案主有能力处理这一问题|从形式上看,任务中心模式处理的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问题必须是有限度及清楚明确的;|问题是可以用行为形式表达的2)转介过程中的问题差异|(3)法定问题的处理|不能因转化案主对问题的看法而伤害其自尊和自主任务中心模式的问题类型: 人际冲突(interpersonal conflict) 不良社会性关系(dissatisfaction in social relation) 与正式组织互动中产生的问题(problem with formal organization) 角色扮演上的困难(difficulty in role performance)社会性变迁所带来的问题(problem in social transition)反应性情绪困扰(reactive emotional distress)社会资源不足(inadequate resource)其他问题 3确定核心问题n确定核心问题的步骤包括:n列出案主所关心的问题。
n达成关于案主如何看待自己问题的初步意见n列出并探讨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n根据案主的看法,将问题按照重要性的程度依次排列n决定核心问题n确定核心问题的类型,并加以详细说明 4订立初步的合约 社工与案主在核心问题确定以后,可以尝试订立初步的合约,对即将采取的行动达成初步意向 Reid倾向于用口头合约而不用书面合约,因为口头合约相比较而言,较少压迫性 合约的内容包括: 同意一起解决某个或几个案主所界定的问题 确定问题解决的优先顺序 对治疗结果的希望的界定 初步达成的任务 和社工联系的次数及时间限制 5制定工作任务u(1)任务的本质与特性u任务是一种治疗的架构u案主的行为是促使问题改变的方法u社工的治疗策略是直接地协助案主履行他的行为u案主对于治疗目标、治疗的策略、以及他自己的角色等三个方面要有清晰的认识l(2)分析与确定任务l了解案主的动机l(1)案主希望采取何种行动;l(2)案主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l分析任务的可行性l(1)分析任务得以完成所具备的条件是否可行l(2)分析任务的预期结果是否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变化l防止不良后果的出现l分任务与多重任务的确定l开放式任务或封闭式任务的选择l任务的订立。
l6任务实施l进行任务完成状况的记录l给子适当的鼓励和奖励l进行相应的技巧训练l(1)模仿l(2)引导练习l分析遇到的障碍l7介入程序l社工与案主找到目标问题;l社工与案主就目标问题、服务时间及服务安排达成协议;l根据案主对各问题的焦虑程度,确定处理的先后次序;l双方就有关问题选择及确定任务,同时分配这些任务给案主及社工;l案主与社工完成有关任务;l检验成绩并计划案主在结束后应该继续履行的任务 !在上述六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是完成任务,所以Reid与Epstein提出一套“履行任务程序”,以促使案主完成其任务它包括五个连贯的步骤:!提高案主承担任务的积极性!确定履行此任务的各种细节与步骤!估计可能出现的阻力!模拟及预习履行此任务的行为!总结并不断给案主鼓励,同时对案主的成功持乐观期望的态度8沟通技巧不太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但非常强调沟通的作用在任务中心模式中,有效的沟通必须具备两种素质:(1)有系统即介入的设计层次分明、循序渐进2)有反映社会给案主以适当的回馈,使其感觉被明白、被接纳n任务中心模式中沟通的主要技巧:n(1)外露的了解(overt understanding)n(2)解释现况(explanation)n(3)组织(structuring)n(4)带引方向(direction)n(5)制定奖励(establishing incentive)n(6)模拟情况(simulation)n(7)指导实习(guided practice)n(8)制定计划及检讨(task planning and review)n(9)以终结为动力(termination as a drive)9结束(1)社工和案主的工作重点在于对任务完成的评估。
2)还要制定未来的规划3)根据情况,订立附加合约四、任务中心模式的评价n1对案主的要求n2短暂、简要的介入n3理论多元化n4人与环境的关系n5 专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