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8393075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水源 资金 能源 技术A BC D参考答案:D2. “2012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近日,英国新科学家网站出现了这样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太阳活动十分必要。据此完成34题。3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

2、响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可能出现异常变化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4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参考答案:3.D 4.D3.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和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从图中无法看出的是A第二产业比例变化最小 B第三产业比例增速最快C第二产业比例最大 D第一产业产值下降参考答案:D4. 根据选购商品住宅的通风

3、、采光、气温、噪声、悬浮物等要素,下列商品住宅中,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是 AA4 BB3 CC2 DD1参考答案:A5. 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从美国转移到了日本,造就了富士通、日立、东芝、NEC等世界顶级的半导体企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韩国、中国台湾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主力军,三星、台积电等企业诞生。如今,中国已成为半导体产业第三次转移的核心地区。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有布局,并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经过十几年的技术积累,中国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与中西部四大半导体产业聚落。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仅1/3。据此完成

4、下列各题。1. 目前中国已具备应对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浪潮的主要实力是海运发达,对外出口运费低 政策大力支持,汇集雄厚资本生态环境良好,人力成本极低 科技发展迅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A. B. C. D. 2. 针对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浪潮,今后中国半导体产业应A. 提高核心产品自给率B. 大力鼓励进口C. 加快前期投资回收D. 加快向国外转移参考答案:1. B 2. A【1题详解】半导体产业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据材料可知,我国四大半导体产业聚落主要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与中西部,经济发达,科技迅速发展,同时国家政策的支持,正确;半导体产业零部件主要是航空运输,错误;人力成本高,错误。故选

5、B。【2题详解】针对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浪潮,今后中国半导体产业应提高核心产品的自给率,降低对外的依赖,提高自身的研发技术。故选A。【点睛】(1)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家政策的调整、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因素。(2)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响分别是:移出地:有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环境污染得到改善;不利-就业人口减少,失业人口增加。移入地:有利-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不利-环境污染问题、社会治安变差。6. 读某大洲沿60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为海岸、为河流完成地的地理环境叙述正确是 A地所在国家主要的农业

6、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地所在国家有种植园农业B地属地中海气候;地属热带雨林气候C地所在国家城市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地所在国家人口主要沿大河分布D处河流水能蕴藏丰富;处河流航运繁忙参考答案:A7. 读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和某种天气系统出现频率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出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热带高压B.该天气系统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面积大约50万平方千米C.与该天气系统伴生的是伏旱D. 该天气系统最强大时,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农忙季节参考答案:C8. 读下图回答飞机从A城市沿最短航线飞往B城市,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A先西北后西南 B先东北后东南C正东 D正西参考答案:B9. 某地质小组对图示区城进行

7、地质地貌考察时,发现甲、乙两河中只有一条河的下游河床分布有大面积的河漫滩。当他们分别沿着两河溯游而上时,看到甲河两岸树叶在西风的吹拂下纷纷飘落,而乙河两岸树木却苍翠欲滴,景色迷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该地质小组进行考察的时间大约是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8. 面积较大的河漫滩主要分布在A. 甲河南岸 B. 甲河北岸C. 乙河南岸 D. 乙河北岸9. 甲、乙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是A. 径流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B. 没有明显的结冰期C. 含沙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 对应河段流速大致相当参考答案:7. D 8. C 9. B【7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区域位于40纬线附

8、近,且位于大陆西岸,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而甲河流两岸分别有落叶林,乙河附近没有,说明甲纬度较高,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乙纬度低为亚热带气候类型之地中海气候。而此时温带落叶阔叶林正值落叶时节,所以此时应为北半球秋季,故选D。【8题详解】两条河流中有一条有河漫滩,说明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汛期时将沿岸的平原(泥沙淤积而成)淹没,枯水期出露,应为河流的沉积岸,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南岸为沉积岸,北岸为冲刷岸,所以河漫滩位于乙河南岸,故选C。【9题详解】读图结合上题分析,甲乙两河分别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两河均没有明显的结冰期,B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季节变

9、化不明显,A错。含沙量变化较小,C错。甲河落差大,流速快,D错。故选B。10. 读下图,回答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A B C D参考答案:D11. 生态位是指有机体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所利用的资源和在那里的时间。下图为岷江上游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一聚落生态住民族类型图谱及岷江上游山区聚落个数与海拔的关系图。据此完成89题。8.岷江上游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9.影响岷江上游聚落民族类型垂直带谱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和国家民族政策 B.地形和民族农业生产方式 C.河流和民族建筑风格 D.矿产和民族工业生产方式参考答案:8

10、.D 9.B解析: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岷江上游地区山脉基带为常绿阔叶林,据此可知,岷江上游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正确。9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汉族主要居住在山脉的最下面,此处多为农耕区;而山脉的中部和上部,多为少数民族居住区,此处多为森林和草地。所以据此推断影响岷江上游聚落民族类型垂直带谱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民族农业生产方式,B正确。【思路点拨】熟悉“山脉基带植被带与山脉所在纬度植被带一致”规律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知识点】本题考查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12. 读图1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图2“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甲、乙表

11、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于AA-B时段 BB-C时段 CC-D时段 DE-F时段参考答案:B13. 下图为10 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5 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降低时期,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水稻种植范围向北扩展 B野象栖息的最北界北迁C竹类分布向黄河流域扩展 D江淮一带遭受寒潮侵袭次数增加参考答案:D14. 右图为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时间表示北京时间,0、60表示太阳高度,读图完成2627题。26该地可能位于A杭州 B乌鲁木齐 C拉萨 D哈尔滨27有关这一天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京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B地球处于近日点

12、附近C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D这一天全球昼夜等长参考答案:C D15.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降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于2007年6月27日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地跻身于世界自然遗产之列。读表1回答表1 我国部分地区喀斯特地貌溶蚀量表地区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溶蚀量(mm/a)冀西北400600680.020.03鄂西1000120012150.06黔北127115.60.036滇东173415.10.051A1500200020-220.120.30造成各地溶蚀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气侯 B地形 C土壤 D河流参考答案:A16. 薄荷岛位

13、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景观如右下图)。读该岛月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15. 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可能原因是A. 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B. 土层浅薄,树木难以生长C. 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D. 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16. 能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景观,旅游时间最好选在A. 45月B. 67月C. 910月D. 121月17. 小山上“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的原因是A. 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B.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未到C. 热带草原气候,旱季降水少D.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少雨参考答案:15. B 16. A 17. B【15题详解】根据材料,巧克力山是石灰岩小山,石灰岩易被水溶蚀,水土流失多。该地小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可能原因是土层浅薄,树木难以生长,B对。该地小山上没有森林,A错。是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地势较低,位于热带,热量充足,C错。图中可以看到山坡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