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联合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8392922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联合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联合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联合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联合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联合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D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参考答案:B2.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这表明至迟到明朝

2、中国已经出现 A.筒车 B.翻车 C.水排 D.风力水车参考答案:D3. 明末清初张履详补农书中记载一个他设计薄产十亩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A.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B.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参考答案:A根据“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说明该方案对土地的使用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安排,生产粮食和经济作物以及发展饲养业,体现出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故A正确;B、C材料无法体现;D不符

3、合“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排除。4. 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来维护其在华利益,它能够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列强与近代中国的反动政府存在着共同的利益B、近代中国的反动政府需要得到列强的大力扶植C、近代列强需要近代中国的反动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D、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对列强的沉重打击参考答案:A5.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1787年颁布1870年颁布1954年颁布制定机构国会制定国民议会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特点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议会至上的

4、原则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评价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参考答案:C 6. 如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阶段荷兰人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B.在阶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C.在阶段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D.在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可以知道,16世纪的殖民帝国是葡、西,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从此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和殖民霸权,故A项错误。17、18世纪加紧殖民扩张的殖民帝国是荷兰与英国,故B

5、项错误。18世纪中期后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故C项正确。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阶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失去,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注意图示中的时间,结合葡、西、荷、英等国的殖民扩张概况即可得出答案。7. 1925年苏联确定工业化的方针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粮食供应越来越困难,工业资金也愈发紧张。为了保障战略的实施,苏联采取的主要政策是A.实行农业集体化B.提高出口创汇额度C.大力发展轻工业D.追求提高农业产量参考答案:A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解决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粮食、资金困难,1929年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故A正确,BCD错误。【名

6、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城市粮食供应越来越困难,工业资金也愈发紧张”,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粮食、资金困难,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8.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出现滞涨的现象。这一时期密特朗进一步实行国有化措施,

7、必然会恶化经济形势,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物价上涨,BC选项排除。放弃经济自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9. 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后期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从而孕育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对这种新制度的评述,恰当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参考答案:10.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厦”。这四根“支柱”对于中央集权的作用不包括( )A郡县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

8、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B尊儒制度:使儒家思想上升为官方哲学C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D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保证中央财政收入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尊儒制度,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的统一,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B项尊儒制度:使儒家思想上升为官方哲学并没有正确表述出尊儒制度对中央集权的作用。所以本题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尊儒的作用。11. 欧洲近代科学革命从意大利开始;此后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使英国成为欧洲科学的中心;至19世纪,英、法、俄、德、美科学研究迅速崛起,各领风骚。这说明了A英国是

9、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心 B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C19世纪科技发展速度开始加快 D民主政治的确立促进科学发展参考答案:B近代欧洲的科学发展中心多次变化,从变化中可看出,经济发展水平与科学研究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地区科学发展相对较为迅速,同时科学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故B选项正确。12.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参考答案:A13. 从元朝开始中央政府加强了对于西藏地区的控制。下列图示能够正确反映清政府与该地区关系的一项是

10、( ) 参考答案:C解析:首先应该明确题干考查清朝对于西藏地区的统治,不要受到元明的影响。熟练掌握清朝前期与西藏地区关系的史实:册封班禅和达赖,金瓶掣签,设立驻藏大臣。其他均属干扰项。14. 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

11、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参考答案:B15. “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是时任新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对“九一三”事件的讽刺。 “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与“文革”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混乱状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外交成就捷报频传。下列词语符合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一线连片” B.“扫庐请客”、“安贫乐交”、“柳暗花明”C“左右开弓”、“韬光养晦”、“和而不同” D.“化敌为友”、“跨洋握手”、“三分天下” 参考答案:D16. 邓小平说:计划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和市场结合

12、起来,才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下列各项中不符合邓小平观点的是A苏俄新经济政策 B苏联斯大林模式C美国罗斯福新政 D中国的改革开放参考答案:B17. 商业在古代被看作“末业”,但商业却增强了社会经济的活力,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京师(指北京)大贾数晋人。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A. B. C. D.参考答案:A18. 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展开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人认为“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区区节俭又何

13、足道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是A.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B.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D.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材料主旨强调的是追求更多的财富,而不是倡导节俭。再根据题干“根源”要求,可知C项属于经济方面,属于内部原因,最为根本,正确;A项属于外部客观原因,排除;B项属于思想观念的变化,不是根源,排除;D项与题干信息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

14、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19. 有史学家说:“英国十八世纪失去了美洲,但是却在本土范围内创造了新美洲。”材料实际上在赞扬英国A.议会改革的创新精神B.积极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C.工业革命带来的富强D.殖民扩张造就了殖民帝国参考答案: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8世纪“在本土范围内创造了新美洲”指的是英国率先开始的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英国议会改革开始于1832年,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积极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故B项错误;英国确立“日不落低帝国”是在18世纪后半期,但这不符合“在本土范围内”,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十八世纪”“本土范围内”等限定信息,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定答案。20. 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莱利韦茅斯对蔡英文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韦茅斯两次提到“大陆(mainland)”,蔡英文始终用CHINA一词指代大陆。蔡英文还批评美国政府自1979年后“不公平地”将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宣称“我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主国家”。这说明了蔡英文当局A.力图实现与美国平起平坐B.反对美国的对华政策C.赞同“一国两制”的方针D.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参考答案:D蔡英文坚持使用CHINA代指大陆,实质上是对台湾是中国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