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程楼乡联合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8392877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程楼乡联合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商丘市程楼乡联合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程楼乡联合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程楼乡联合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商丘市程楼乡联合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参考答案:B2. 抚养比是指在某一地区的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数之比,用以反映该地区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大小。读长三角和川渝地区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4. 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的原因有婚育年龄提高 养育子女的成本高 总人口数量大 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A. B. C. D. 5. 造成川渝地区和长三角老年人口比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A. 两地自然环境差异B. 经济水平差异

2、引起的人日迁移C. 全国“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D. 社会福利和老年基础设施的差异参考答案:4. B 5. B该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问题。【4题详解】由图中长三角人口年龄结构可以判断,长三角地区少年儿童比重低,其主要原因是婚育年龄提高、养育子女的成本高和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使得出生率降低,故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选B。【5题详解】结合图示信息,川渝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大于长三角地区,同时川渝地区少年儿童比重较大,自然增长率比长三角地区高,有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迁出才使得川渝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迁移的原因是经济水平差异。故选B。3. 从扬州开往西安的K51次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

3、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较重A南侧 B北侧 C东侧 D西侧 参考答案:B4. 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 近年来,图示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区域内人口大量迁出 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C近几年的降水量偏多 D资金和科技投入增加参考答案:D5. 读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回答1718题。17.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甲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 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D.乙、丙分别是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18.当丙图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

4、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乙地盛行西北风C.丙地盛行西北风 D.乙地高温多雨参考答案:DB略6.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是A台风 B地震 C沙尘暴 D赤潮参考答案:B7. 读图,回答18-1918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是( )A此时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B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19如果图示地区在大陆的西岸,它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参考答案:B D8. 读北半球理想海陆分布模式图,完成78题。7关于甲、乙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甲向南流,乙向南流,

5、降温减湿B甲向北流,乙向北流,增温增湿C甲向北流,乙向南流,降温减湿D甲向南流,乙向北流,增温增湿8关于a、b两地气候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a地冬雨夏干,冬寒夏热 Bb地夏雨冬干,冬暖夏凉Ca地全年多雨,四季如春 Db地全年少雨,终年炎热参考答案:7.B 8.D9. 下图中,MN为晨昏线,弧线EF为纬线,O地有一旗杆。该日,旗杆的影子保持相同的长度作逆时针运动。回答若O点的太阳高度与P点的零时太阳高度相差15时,下列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O点的太阳高度的2倍BP点的日出方向与日落方向相同,均为正南方CO点的影子方向始终是正北方D北京与上海两地的日出方向均是东北方向,且东偏南的

6、角度相同参考答案:D10. 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回答下列各题。13. 图示地区()A. 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B. 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C. 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D. 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14. 当前()A. 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 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C. 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 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参考答案:13. C 14. C13. 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说明降水主要分布在锋面之后,故该锋面天气为冷锋天气;冷空气从南向北移动,故该半球为南半球,C项正确。14. 此时甲

7、地受暖气团控制,故A项错误;乙地正在受冷锋天气影响,故B、D项错误;甲地还没有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故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较大,故C项正确。11. 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34题3.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 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C.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 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4.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6月和8月差异的主要因

8、素是A.太阳高度 B.白昼长度 C.天气状况 D.地面反射率参考答案:3. C 4. C 解析:3题,据图分析,Q 值和PAR 值均是春夏季节大,秋冬季节小,A、B错误;Q 值8 月达 最大值,PAR 值在7 月达最大值,D错误;Q 值起伏比PAR值起伏大,则季节变化更大,C正确。4题,太湖区6 月份受梅雨天气影响,多阴雨;而8 月份受伏早天气影响,晴天多,故太阳总辐射8 月份较6 月份多,所以是天气状况,C正确。【思路点拨】掌握梅雨发生的季节在6月中旬7月中旬,伏旱天气在8月。【知识点】本题考查读图能力。12. 读“我国某两省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回答1011题。省份常住人口(万人)

9、在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比重(%)0-14岁人口比重(%)15-65岁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甲省5950.143.0117.9871.8410.18乙省10430.366.1816.8976.366.7510. 由表中信息直接可以反映出甲省比乙省A.城市化水平更高 B.人口素质更高C.人口合理容量更大 D.老龄化问题更突出11. 2011年夏季,乙省某城市多次出现严重内涝现象。它的形成与下列人类活动无关的是A.城市人工绿地面积增多,使地下水位上升B.城市空气中尘埃多,增加暴雨形成机率C.城市“热岛效应”,使大气对流运动增强D.城市建设使地面硬化,地表水下渗能力弱参考答案:D A1

10、3.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7月22日返回到P地。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参考答案:B14.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理解。据图示等高线在甲乙直接向北弯曲信息可知当地地势

11、总体北高南低,后来总体向南流。河流一般在中下游进入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会出现河湾,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由此可知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处”的形成提供条件,故该题选择B。15.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下面左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23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参考答案:C A16. 土壤中排放的 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受人类干扰,我国东北某山植被群落发

12、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本。下图示意该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CO2排放量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A. 草本物种数逐渐增加B. 植被覆盖率逐渐下降C. 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D. 群落内光照逐渐减弱10. 该时段土壤 CO2排放量受土壤温度影响最小的森林群落是()A. 红松阔叶林B. 阔叶杂木林C. 白桦林D. 灌木林11. 下列因素中,与图中土壤CO2排放量的时空变化相关性最小的是()A. 土壤微生物B. 地下生物量C. 表层凋落物D. 土壤含水量参考答案:9. C 10. A 11. D【9题详解】该山植

13、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是在林木树种之后出现的,并非逐渐增,植被覆盖率也不是逐渐下降;但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群落内因地上生物量的减少,光照逐渐增强。【10题详解】图中曲线显示,该时段红松阔叶林随时间变化,土壤 CO2 排放通量变化不大,因此红松阔叶林受士壤温度影响最小,选A。【11题详解】土壤 CO2 排放通量与生物有关,而与土壤的含水量关联度相对较小,据此选D。17. 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素图”。读图完成旗杆影端位置由变为的过程中A地球公转线速度逐渐加快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参考答案:B18. 右图示意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与经纬度的关系。据此回答78题。7关于该森林带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南界线为25S B最北界线为60NC上限海拔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D上限海拔最高可超过5 000米8自沿海向内陆引起该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逐渐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参考答案:7.C 8.C19. 读右下图15,回答2425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