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车集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8391258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车集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车集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车集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车集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车集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参考答案:D2.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主张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A.民族主义 B.民本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参考答

2、案:D3. 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seres”和“china”,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丝绸之国”和“瓷器”,可见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丝绸和瓷器就是古代中国的象征。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商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B.唐朝时期我国的瓷器制作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明清时期洛阳是全国的“瓷都”D.明清时期丝织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参考答案:C 4.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是: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

3、府“总统府”A B 参考答案:D5.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参考答案:D6. 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农业经营方式落后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土地贵族掌握政权参考答案

4、:D解析: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是18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已经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已不占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农业经营方式落后与商人赚钱后买田置地不存在直接的逻辑联系,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仅为中国明清时期的政策,英国没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和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都买田置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这是因为当时两国的政权都与土地所有权有关。明清时期,地主是地主制经济下的主要剥削阶级,也是封建社会主要的统治阶级。而18世纪的英国政权也主要掌握在土地贵族手中。因此,商人买田置地的共同原因是土地贵族把持政权,而商人可以通过置地成为土地贵族,从而获

5、得更多的政治权利,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农业和近代英国的农业进行比较,是典型的材料型选择题。解答此类问题要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7.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应该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指的是( )A罗马帝国 B雅典 C东罗马帝国 D斯巴达参考答案:B8. 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时期革命纲领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B.海国图志C.权利法案D.资政新篇参考答案:AD【详解】太平天国时期革命纲领前期是天朝田亩

6、制度,后期以资政新篇为指导,AD选项符合题意。海国图志是魏源编写的,B选项排除。权利法案是英国重要的法律文献,C选项排除。【点睛】天朝田亩制度推行土地平均分配的措施,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望,但犯了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资政新篇试图用资产阶级的方案变革中国的现实,但并未能得到实施。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寻找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下列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是A美国 B英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参考答案:D略10. 1651年,英国政府针对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涉及英国货物的海上运输,

7、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不能由其他任何国家(主要是指海上马车夫荷兰)运送。这反映了()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C英国压制荷兰的海上贸易 D荷兰企图独霸贸易市场参考答案:C考点:有的错选A。题干反映的是英国针对荷兰颁布的航海条例的历史现象,说明的是英国压制荷兰的海上运输和贸易,C项正确。题干涉及的只是海上运输,不涉及世界争霸,故A项错误。11.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D.推翻国民政府参考

8、答案:B分析材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推翻国民政府统治。同时符合的历史发展主题应是B项“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共产党的政策及这些政策所产生的影响。12. 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A.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B.

9、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参考答案:C依据材料“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特点是“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贵族分封制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的制度,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周王室名存实亡是在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故排除BD项。点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官僚性质的家臣”“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明白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情况下出现的乱象,不符合分封制的要求,得出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的结论。13. 撒切尔政府“将三分之一的国有化产业部门交回私人企业手中”。这现象发生

10、在20世纪A.四十年代末B.五六十年代C.七十年代初D.八十年代参考答案:D14.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工厂,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实质是A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 B生产技术的革命 C生产方式的革命 D社会关系的革命参考答案:C15. 中华民族取得的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个完全胜利是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参考答案:D16.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功绩考试成绩品

11、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参考答案:D17. 1900年,八国联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B.表明了清政府意图逐步收回国家主权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说明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参考答案:CA是不正确的,1900年的时候,辛丑条约还没签订,因此A不对;侵略军可不经清政府同意就处斩了中国官员,说明外国可随意干涉中国事务,无主权可

12、言,故选C;清政府已经可以说是被侵略者控制了,不能体现其有强烈的主权意识,故排除B;D在题干中并没有提及,故排除。18. 明代中后期,苏州纺织业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应是( )A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B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C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包买商 D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是在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是否出现雇佣关系才是判断是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关键所在,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 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包买商均不是“最主要依据”,A、B、C是均不能选的

13、。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雇佣关系19.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说明中国对英国的棉纱的消费量很低,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鸦片战争不会使中国棉花的消费量瞬间减少,A项错误

14、;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中国的民族企业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B项错误,排除;该时期中国的经济水平整体上是高于印度,C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20. 宋太祖任命京官周渭到地方任知县。周渭到任时,大将符彦卿亲往城外迎接,但周渭仅在马上作揖,符彦卿极为不满又无可奈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京官周渭对符彦卿的轻视B.周渭是来自京城的皇帝亲信C.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完善D.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设计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体现了京官对大将的轻视,但这是现象不是原因,故A错误;之所以出现此现象是因为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故D正确;B项不是主要原因;C项和材料无关。21. 从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到1922 年7月二大的召开,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进步却是明显的,革命纲领逐渐由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单纯理论转变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共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产生这样巨大飞跃的主要原因是A.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B.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