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8387668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商丘市大候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往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变红 B饱和FeCl3溶液在沸水中变成红褐色胶体 C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D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人SO2,溶液褪色参考答案:C2. 实现Al3+3AlO2-6H2O4Al(OH)3,正确的做法是:A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纯碱溶液 B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小苏打溶液C向烧碱溶液中不断滴入铝盐溶液 D向铝盐溶液中

2、不断滴入烧碱溶液参考答案:C略3. 已知:t下的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有关该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变大 B增大压强,W(g)物质的量分数变大C升温,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正反应放热 D增大X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参考答案:C4. 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g)与Y(g)可以反应生成Z(g),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容器中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

3、Z(g)B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若其他条件不变,开始时将该容器压缩为1L,则反应将按图3进行D若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则反应可以按图3进行参考答案:AD略5.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的是( )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先用浓硫酸干燥再用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b克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A只有 B C只有 D只有参考答案:B略6. X、Y、Z、T四种

4、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或结构如下: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X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Z元素在周期表的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3倍T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简单阳离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TZYXB.Y、Z分别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ZYC.T的单质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能反应D.由X、Y和Z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对水电离均起抑制作用参考答案:C略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与甲烷 B苯、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乙烷、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D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

5、葡萄糖参考答案:BD略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提醒人们在使用浓H2SO4时要注意安全,贮存浓H2SO4的容器上贴有右图标识 B实验室可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Cl等杂质制蒸馏水 C做焰色反应实验时,应先将铂丝(或铁丝)用稀硫酸洗净后,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待检溶液进行实验 D由于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活泼,实验室中的各种碱金属单质均保存在煤油中参考答案:B略9. 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下列叙述不正确

6、的是( ) A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V100 mL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 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 L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 3.6 gm9.6 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0.4 mol 参考答案:B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即金属离子结合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5.1/17=0.3(mol),也等于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A、沉淀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所以至少需要氢氧化钠的体积是100mL,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100 mL,正确;B、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

7、量是0.3mol,即NO物质的量是0.1mol,但未指明标准状况,所以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错误;C、若金属全部是镁,则其质量为(0.3mol/2)24g/mol=3.6g,若金属全部是铜,则其质量为(0.3mol/2)64g/mol=9.6g,所以固体的总质量 3.6 gmc(CO)c(OH)c(HCO)c(H)参考答案:BD略11. 实验室用固态不纯氯化钠(含少量NH4HCO3和Na2SO4杂质)制取纯净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可供选用:逐滴加入稀盐酸,调pH值为5;煮沸;加蒸馏水溶解;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上述实验操作

8、的正确顺序应是A BC D参考答案:C12. 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2:1 C. 1:2 D. 2:3参考答案:B略13.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 2Y2Z ,达到平衡后, X的转化率不可能为 ( ) A25% B20% C15% D10% 参考答案:A略14.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

9、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 CH4中含有4nA个CH键B1L 1molL1 FeCl3溶液中含有nA个Fe3+C20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为8nAD48gO3气体含有3nA个O原子参考答案:D略15. 下列各项试验相应操作、实验现象及原因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理论A把铁片投入浓硫酸无明显变化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B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导致纸中的纤维素碳化C把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D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试纸变蓝该气体是氨气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发生钝化

10、反应;B浓硫酸表现脱水性;C二氧化硫和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解答】解:A铁片投入浓硫酸,没有明显变化,是由于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并不是不反应,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纤维素碳化,故B错误;C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表面的漂白性,故C错误;D试纸变蓝,说明气体水溶液呈碱性,溶液呈碱性的气体只有氨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多角度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习的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难度不大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研究性学

11、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提出假设 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 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 设计方案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实验步骤 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 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

12、,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步骤、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数据处理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s5u参考答案:CO2、CO的混合物 NH4+NO2N2+2H2O步骤中是为了排尽空气;步骤是为了赶出所有的CO2,确保完全吸收2C+Fe2O32Fe+CO+CO2ks5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甲、乙两个研究小组,用以下两种方法由Cu粉制Cu(NO3)2溶液。(1)甲组用a g Cu粉,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充分反应,然后将生成的CuO全部溶于适量的稀HNO3溶液中,制得Cu(NO3)2溶液。则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是 ,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2)乙组用a g Cu粉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HNO3中,测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b L (不考虑NO2转化成N2O4)。则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mol。为消除污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并同时通入O2,使生成的气体完全溶于水,则消耗O2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