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专题一古代手工业经济复习设计(23中申健)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57809606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专题一古代手工业经济复习设计(23中申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二专题一古代手工业经济复习设计(23中申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修二专题一古代手工业经济复习设计(23中申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必修二专题一古代手工业经济复习设计(23中申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必修二专题一古代手工业经济复习设计(23中申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专题一古代手工业经济复习设计(23中申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专题一古代手工业经济复习设计(23中申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通史线索历史特征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耕作技术不断进步(2)生产工具不断更新(1)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2)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古代手工业(1)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2)手工业成就突出,技术长期领先世界(1)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长期并存(2)长期远销欧亚非许多国家,享誉世界古代商业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对外贸易及商业政策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1)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2)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发展艰难(3)官府控制对外贸易古代经济政策(1)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

2、2)明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 “重农抑商”与小农经济密切结合,导致商业发展艰难(2)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古代的手工业经济【考纲】 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主要类型、形态;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课标提示】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基本类型(1)家庭手工业:手工业长期依附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2)田庄手工业: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田庄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3)官营手工业:从汉武帝时代起,政府垄断煮盐、冶铁等行

3、业;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成为职业世袭的“匠户”。2主要成就(1)纺织业时期成就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原料最初用的是麻和葛商代有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唐代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元代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棉布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明代桑蚕、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而且出现了雇工和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2)冶金业青铜器新石器时代有了小件铜器商代生产规模相当大西周青铜

4、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铁器春秋晚期出现了人工冶炼铁器汉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革命性变化:经历了从皮囊到水排的演进北宋已经有了以煤做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法,用于制作兵器(3)陶瓷业制陶业原始时代彩陶(如蛋壳黑陶)工艺水平相当高唐代“唐三彩”风行一时制瓷业先秦时期出现原始青瓷东汉出土有釉色光亮、质地纯净的青瓷器唐代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有青瓷和白瓷两大体系,代表是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清朝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烧制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古代手工业可归纳为三个“三”三大经营形

5、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多种经营模式并存、长期领先世界。三大生产部门:冶金业、陶瓷业、纺织业。1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的几个误区(1)古代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最大区别:前者属于手工劳动,后者属于机器大生产。(2)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夏商周,商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出现并成为中国手工业的三大主要经营形态。(3)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4)几个易混史实:元代烧成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

6、彩瓷,清代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瓷。2正确认识官营手工业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地位在明代前期以前,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重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特点及私营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 1手工业经营形态、特点形 态特点官营手工业政府经营、大作坊生产;满足封建贵族需要;明朝前期占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民间消费、出售;明朝中期后居主导地位【史料印证】2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1)市场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7、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小。(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加之规模大、技术精,冲击了民营手工业。(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地位低下,封建政府课以重税。(4)社会环境: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很大。读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的原因发展动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础技术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新技术难以向社会推广,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劳动者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统治者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

8、的发展加以限制,如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发明思考3:你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特点? 提示:(1)手工业的保守性、封闭性。手工业市场狭小,行业之间相互隔绝,具有保守性,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采取的这种方法是防止技术竞争的自卫措施;(2)受宗法观念及封建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古代手工业技术一般不传外高考考什么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高考考过什么2012江苏单科: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特征2010重庆文综:灌钢法的内涵【体验高考】 (2012江苏单科,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

9、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解析从题干中关键信息“攻木、攻金、攻皮”等可以看出分工很细,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其他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吻合。故选择C项。答案C高考再考什么【预测题】 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 B筒车用于山地灌溉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江南出现灌溉工具翻车解析根据“江南水轮不假人”推断,此物不用人力,并且是一种灌溉工具。综合

10、四个选项B项正确。答案B1(原创题)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A铁制工具 B曲辕犁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解析从材料中的“惟以伐木,纵火焚烧”可以看出其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当时的生产工具是石制工具,故选D项。A、B、C三项出现的时间要晚,且C项属于灌溉工具,皆排除。答案D2(2013四川柏亚中学月考)西周时 “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社会秩序的稳

11、定A B C D解析人均耕地面积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表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与实际不符。答案C3(改编题)从图一到图二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生产关系的变革D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解析图一是指井田制,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允许土地买卖;图二实质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答案C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汉代 B曹魏 C唐朝 D北宋解析从材料判断此灌溉工具的动力是水力。而隋唐五代时

12、期,在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答案C5(2013武汉模拟)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解析由材料中“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可以看出,主要描述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状况,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答案B6(2013四川阆中模拟)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

13、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A项正确。 “卖新丝”“粜新谷”,反映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项正确。“新丝”是手工业品,“新谷”是农作物,反映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答案B7(原创题)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应出自官营手工业B青铜器具在社会上普遍使用C人类进入铁器时代D这一时期青铜农具广泛应用解析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故A项说法正确。青铜器属于高级物品,民间几乎没有,排除B项;人

14、类进入铁器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中很少使用,排除D项。答案A8(2013九江模拟)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家聚众”“奸伪”,可以看出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故选A。题干材料体现不出政府政策,排除B;从材料中看不出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排除C;材料体现不出手工业生产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排除D。答案A9(原创题)2012年,在广州动物园发现并挖掘出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隋朝和明代,在考古现场肯定不会发现 ()。A用灌钢法锻造的宝剑 B精美的青花瓷C极具审美价值的珐琅彩 D成套的青瓷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