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张庆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7117612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张庆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晋中市张庆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张庆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张庆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晋中市张庆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第二次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地广泛开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英国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C.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参考答案:D2.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述了某个朝代都市生活的繁华景象,这座都市是 A. 唐朝长安 B. 宋朝汴梁 C. 元朝大都 D. 清朝北京参考答案:B略3. 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A.

2、18世纪末的英国 B.19世纪末的美国C.1920年代的苏联 D.1930年代的德国参考答案:B4. 右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较快发展、萎缩绝境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参考答案:B5.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对美国渡过经济危机起了重大作用C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D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参考答案:D6. 20世纪3

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员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整顿金融 B调整农业政策 C.发放救济金 D.兴办公共工程参考答案:答案: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题文中“不能让人吃闲饭”的意思是让人人都有事做,都可以就业。当时,美国政府拨款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吸纳了大量的失业者。故答案选D;属于金融领域;属于农业措施;属于社会救济。考点: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爆发措施7.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了电力、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 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科学成了技术进

4、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D大企业时代到来参考答案:B8.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 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 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参考答案:A9.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参考答案:A10. 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

5、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中国在19291937年期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C.美、英等对华倾销商品D.苏联慷慨援助中国参考答案:A注意题干时间“1929193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BC两项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发展下去”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是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点睛: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19291937年”,我们可以排除D项,时间不符。根据题干的指向“坚持下去”的原因,可知寻找的是有利原因,进而排除B

6、C两项不利原因,从而找出正确答案。11. 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参考答案:C12.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 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参考答案:C略13.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记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洋货铺。”由

7、材料可知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参考答案:A14. 2010年10月12日,美国纽约举行第66届“哥伦布日”大游行,但很多拉美国家却把这一天看成是“种族日”、“耻辱日”。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理解正确的是()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加强了世界联系扩展了工业文明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A B C D参考答案:C略15. 大学历史教材世界近代史指出:“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

8、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新航路开辟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民的经济生活 B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C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世界历史形成D极大地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参考答案:C略16. 清朝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词中的情景当时最有可能出现在A环渤海地区 B两湖地区 C四川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参考答案:D略17. 如果我们上网搜索下图所示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 )遵义会议旧址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A国民革命B红军长征C战略大决战D渡江

9、战役参考答案:B长征。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的知道,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等都是长征时期经历国的事件,因此这一关键词应该是长征,故选B。18. “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A设立中朝和外朝 B废分封,设郡县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丞相,设内阁参考答案:A汉代政治体制。选项BCD明显与汉代史实不符。B项是秦朝时期的做法;C项是唐代的体制,D项是明朝的体制。19.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与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

10、,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表明当时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是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C.日本崛起,成为政治大国D.欧共体建立,欧洲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参考答案:A材料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日本、美国关系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反映了西欧、日本实力增强,美国势力相对削弱,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开始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A正确;B、C、D三项均只涉及到其中一个方面,排除。20. 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你推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

11、约D.南京条约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关条约的内容,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属于备考重点。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每一项均涉及,更有反应资本主义时代发展要求的资本输出的内容,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21. 下图是2

12、0世纪50年代的一张中苏友好宣传海报,主题语是“中苏两国人民友谊万岁!”这一海报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特色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考答案:C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符合材料中“中苏两国人民友谊万岁!”主张,故C项正确;A项是针对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B项是针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D项是中共与印度、缅甸倡导的。【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中苏两国人民友谊万岁”,判断出本题主要是考查中苏关系的,结合所学对各个选项排查。22. 东汉时期,地方举荐的孝廉,家资丰厚、累世仕官、研读经书、晓习律令且通过地方吏职历

13、练的占大多数;而来自贫寒之家,又才德兼备的,则很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孝廉制选人范围比较固定B.举荐权在地方士绅手中C.汉代选官制度是重大倒退D.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东汉实行察举制,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材料反映的地方举荐的孝廉“家资丰厚、累世仕官、研读经书、晓习律令”,说明由于这些人的家境特殊,导致所受教育程度不同。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察举制的出现是选官制度发展进步的表现,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23. 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的战争是A. 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参考答案:A24.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寿终正寝,这就意味着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B.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C.封建制度的结束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参考答案:B清朝的覆亡代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B正确:A是新中国的成立;B是辛亥革命影响;C是三大改造完成。25. 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